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时间:2022-04-23 08:32:13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摘要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除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65.57%)较低外,35%氰烯・己唑醇悬浮剂、31%丙环・福美双悬浮剂、40%戊唑・咪鲜胺悬浮剂、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等药剂的防效均在75%以上,可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158-01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小麦品种调整、栽培耕作制度变化、易感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小麦扬花期连阴雨日长或雾露较大原因,常常会导致小麦赤霉病大流行。为高效、安全地防控该病害,生产上亟需筛选出适宜的防治药剂。本研究通过比较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等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筛选出适宜的防治药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安排在泗县农科所进行,试验地土质为淤土,pH值7.0,肥力中等,栽培条件均匀一致。供试小麦品种为烟农5158,2013年10月15日机械条播。试验药剂: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5%氰烯・己唑醇悬浮剂(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31%丙环・福美双悬浮剂(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40%戊唑・咪鲜胺悬浮剂(安徽省四达农药化工有限公司);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山东澳得利化工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2 100 g/hm2(A)、35%氰烯・己唑醇悬浮剂1 800 g/hm2(B)、31%丙环・福美双悬浮剂900 g/hm2(C)、40%戊唑・咪鲜胺悬浮剂525 g/hm2(D)、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E),以空白作对照(CK)。小区面积20 m2,3次重复,共18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于扬花初期(2014年4月20日)用凯丰-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手动喷雾,药液量450 kg/hm2[1-2]。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分别在药后7 d(4月28日)和小麦赤霉病病情稳定后(5月16日)调查2次,每个处理5点取样,每点调查100穗,分别记载病穗数、病级。分级标准[3-5]采用麦类赤霉病测报调查规范(GB/T15796-1995),即1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以下,2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1/2,3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2~3/4,4级病小穗占全穗的3/4以上。

病穗率、病指和防治效果计算方法如下:

病穗率(%)=■×100

病指= ■×100

防治效果(%)=■×100

1.4 用药后天气情况

2014年4月25―27日,泗县普降中到大雨,此时正值小麦扬花盛期,因此对小麦赤霉病发生较为有利。

2 结果与分析

药后7 d调查,因病害尚未显症,故推迟至小麦赤霉病病情稳定后(5月16日)进行调查统计(表1),结果除了处理E的防效(65.57%)较低外,其他各处理的方剂均在75%以上,说明这些药剂在生产上可以有效防控小麦赤霉病。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差异显著,处理E的病穗率显著高于处理A、B、C、D,其平均防效显著低于处理A、B、C、D,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这说明多菌灵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已经不理想,这可能与该病对多菌灵产生抗性有关。平均防效以处理B的最高,为80.33%,处理A次之,为77.05%,处理C、D的防效均为75.41%。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35%氰烯・己唑醇悬浮剂1 800 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高,为80.33%,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2 100 g/hm2、31%丙环・福美双悬浮剂900 g/hm2、40%戊唑・咪鲜胺悬浮剂525 g/hm2的防效在75%左右,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的防效较低,为65.57%。因此,可选用35%氰烯・己唑醇悬浮剂1 800 g/hm2、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2 100 g/hm2、31%丙环・福美双悬浮剂900 g/hm2、40%戊唑・咪鲜胺悬浮剂525 g/hm2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

4 参考文献

[1] 韩青梅,康振生,段双科.戊唑醇与羟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7):40-44.

[2] 吉沐祥,高定如,吴祥,等.42%咪鲜・甲硫灵WP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示范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10(11):104-106.

[3] 罗华池,钟列权,王会福.多菌灵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初报[J].浙江农业科学,2015(7):1056-1057.

[4] 马亚芳,施娟娟,倪龙博,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筛选[J].现代农药,2015(1):40-43.

[5] 倪运东,陈思宏,马学文,等.多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4(1):13-14.

上一篇:作物肥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 下一篇:大学生寒暑假工兼职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