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调节与监控

时间:2022-04-23 12:50:13

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调节与监控

提 要:阅读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认知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调节与监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习者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对学习策略的调整(认知监控)是以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知识为基础的。有效的阅读理解离不开阅读者的元认知。要想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有较高的阅读理解水平,就必须运用元认知策略调控。阅读中的元认知监控活动包括目标监控、过程监控、策略监控和结果监控。一个有效的阅读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元认知调控过程。

关键词:元认知;元认知策略;监控;英语阅读

?

metacognitive strategy monitoring in english reading?

yang ai?y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reading is a cognitive process unique to humanity, during which metacognitive strategy monitoring plays a vital role. based on the study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y,readerspracticemetacognitive strategy monitoring in english reading. a good 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due to a reader’s metacognition, therefore a good reader should practice metacognitive strategy monitoring in english reading,which includes objective monitoring, process monitoring, strategy monitoring and result monitoring. an effective reading process is a cognitive process as well as a metacognitivemonitoring activity.

key words:metacognition;metacognitive strategy;monitoring;english reading

1 引言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概念(flavell 1979)。元认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元认知知识,二是对认知的调节即元认知调控。有效的阅读理解离不开阅读者的元认知,它会对阅读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好的读者比差的读者能更主动地控制自己的理解过程(张必隐1992: 87)。张玉萍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为目的,指出,“在写作中应用元认知知识,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让学生有意识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写作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张玉萍 2009:168)。本文旨在探讨元认知策略在英语阅读中的价值。

熟练读者和初学者在元认知技能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熟练读者能够意识到阅读的一般目的,能够意识到一项特定任务的具体目标,初学者面对不同内容的课文时,或在不同阅读情景中目标不明确,难以调整自己的阅读行为;熟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及时意识到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注意它,想办法解决它,而初学者往往使问题累积;熟练读者比初学者更可能使用各种有效的阅读策略;熟练读者的策略使用比初学者更灵活。熟练读者更可能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策略,而初学者倾向于在不同的情景中应用单一策略。因此,英语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在于有效地运用阅读策略调节和监控自己的阅读行为(董奇 周勇 陈红兵 1996: 53 )。

2 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调节与监控

2.1 目标监控

目标监控(objective monitoring)是指学生明确阅读目的,确定阅读方式,如略读(skimming),通过扫描迅速掌握主旨大意;寻读(scanning),用搜索确定信息,从而达到找出答案,解决问题的目的;泛读(extensive reading),阅读较长材料,主要涉及到整体的理解;精读(intensive reading),阅读较短的阅读材料,通常是关于细节的阅读,运用w?questions,了解主体及情节发展的脉络。“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内容和阅读目的有选择的灵活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wallace 1992:146)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应鼓励学生设立自己的阅读目标,学生应该记录下自己的阅读目标,并在整个策略运用过程中进行自我监督。在每一次英语阅读课上都可以开展阅读前导活动来调动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例如,关于阅读文章的题目,学生口头描述他们已知的和想进一步了解的知识;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声像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文章的标题、插图等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预测;教师鼓励学生设立阅读目标并实行自我监督。

2011年 杨爱英 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调节与监控 第1期

2.2 过程监控

过程监控(process monitoring)是指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观察识别阅读材料提示的重要信息,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等手段,根据有关线索判断信息,完成相关的阅读要求。在阅读中,过程监控的方法包括:教师让学生稍作间歇思考检查是否理解所读的内容;自我提问并通过阅读找到答案;根据所读的内容修正先前的预测;及时检查所用的阅读方法是否恰当,及时调整不当的方法;根据阅读时间和阅读量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在阅读推理判断题时,过程监控尤为重要,首先要从字里行间捕捉有用的提示和线索,其次要对文章进行信息加工,通过分析、综合、判断等进行深层处理和符合逻辑的推理,要以原文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不能主观臆断,以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

2.3 策略监控

学生运用一种新的策略的目的在于提高阅读能力,因此阅读策略监控(strategies monitoring)不应脱离具体的阅读练习和语言本身。“学生能体验到阅读策略的用途和意义是成功的策略习得的关键。”(brush 1991:156)在阅读策略的习得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地给予学生指导,但应逐渐减少提示以培养学生独立使用策略的能力。让学生善于自我提问,检验自己的答案正确与否;多角度分析推理,懂得运用有效策略处理综合性问题。首先,教师帮助学生确定阅读方式,设置问题。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材料,掌握其内容梗概。然后,根据学生在第一次阅读中所得到的信息,进一步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第二次阅读材料,根据材料的有关线索来判断和寻找信息。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思考边不断向自己设问,以此来检验自己的思维分析、推理判断是否正确。有时,教师有必要描述并引导学生重新回到某一个特定的语境中去,通过明示或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在某种语境中要使用特定的阅读策略,为什么有些阅读策略在某种语境中完全用不上。anstrom指出,我们应该明确地概括阅读策略的名称(anstrom 1999)。例如,i am using inferencing when i figure out the words i don’t know from the text.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用think?aloud的方法对阅读策略的使用实施监控:为了完成某个阅读任务,采用了何种阅读策略。当遇到不解之处,如需要猜测词或短语的意思时,教师可随时停下来think?aloud,即大声说出认知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anstrom指出,think?aloud能使所用的阅读策略明朗化(anstrom 1999)。教师也可把think?aloud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并解释所用的阅读策略的意义,并告知学生们在何种语境中应使用何种策略。

也可组织小组或班级讨论学生们提出的典型阅读策略在典型语境中的应用个例。这种方式可以逐渐使学生认识到更深入的认知过程,如原有知识的激活、不同问题的归类处理、理解过程中的自我监督等,从而对自己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自我监控。

2.4 结果监控

结果监控(result monitoring)即对元认知活动的评价(evaluation),是对阅读材料的特点以及个人的理解能力作出分析。在完成阅读材料的学习任务后,一个好的学习者会反思阅读任务的完成过程,这个过程使学习者明确计划进行的情况及检查学习策略如何在阅读中所起的作用。当某一个阅读任务完成后,教师可留出时间让学生概括他们的阅读过程,即对自己为解决问题而采用的阅读策略进行评价;或校对原来的预测;或评估原设的阅读目标是否已经实现;或总结自己的表现并提出该如何将这些使用过

的阅读策略迁移到新的阅读任务中去。他们对阅读过程预测机制和上下文词义猜测的恰当性和正确性作出评价,如果预测和猜测失败,成功的学习者会思考如何在下次阅读中作出调整。具备学习策略能力的学生能对他们阅读前所设置的目标是否完成作出评价,如果没有完成,他们会寻找原因以便在下次阅读过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期取得阅读的预期目标。无论学习者对自己的阅读活动作出肯定还是否定的自我评价,对下一次的阅读任务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因为他们不仅评价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过程,而且也评价自己在阅读中的思维过程,及时作出相关的调整,更出色地完成下一次的阅读任务。因此,指导学生进行结果监控即自我评价是获得元认知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帮助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的前后自觉地集中精力作调节和监控,教师可以设计阅读效果检测单。检测单对学生在英语阅读前的准备和阅读后的效果评价提供指导。阅读效果检测单的设计和使用能帮助学生更加了解阅读的全过程,使他们自觉地对策略进行调理,并自觉地调整阅读方法。

3 结束语

随着阅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并且在阅读策略的实践中不断充实与完善。根据元认知结构的特点和要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调控的训练,强化和充实他们的元认知结构,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益的。

首先,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决策过程。这一过程可能是自动进行的,但这些决策引导着学生的阅读活动。教师必须注意学生的阅读决策的种类、影响因素以及决策过程中的个体发展差异(吴庆麒2000: 68)。

其次,要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调节机制。与上述控制执行阅读决策的过程相比,学生自我调节过程中意识的参与较多,耗时也较长。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作用尤为重要。

最后,要重视阅读策略的持续练习和迁移。如果阅读策略的效果只是短期的或固着于某个特定的任务而不能迁移,那么这种训练就是失败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阅读策略运用中融入元认知知识的一种或多种成分,经常对学生进行自我调节训练。

总之,阅读策略和元认知结构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有着密切联系。成功的英语阅读就是建立在良好元认知结构之上的有效运用阅读策略调节和监控的具体体现。

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任务、自我、策略和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认知主体随着认知活动的展开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它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同时产生的即刻反应。与之相比,元认知知识则是贮存在大脑中并可以从记忆中提取来指导认知活动的概念和知识系统。二者之间密切相关。“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元认知知识,才可能产生有关自身、任务、目的等元认知体验。”(o’malley & chamot 1990:14)元认知监控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控和调节。因此,元认知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认知,在阅读过程中离开了元认知这个“后台总管”的有效调控,阅读策略是无法发挥作用的。

从本文第“2”部分中的“目标监控”、“过程监控”、“策略监控”、“结果监控”来看,不能发现,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调节与监控都贯穿着一条红线——“自主学习”(刘金侠 2009,曹群英 2009)方略。也就是说,运用元认知策略来调节与监控英语阅读,实际上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英语阅读自主学习。正如朱玉梅所说,"自主学习就是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朱玉梅 2007:137)。可见,将本文主题同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灿烂的前景。?

?

参考文献?

曹群英. 教师在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中的角色定位[j]. 外语学刊, 2009(6).?

董 奇周 勇陈红兵. 自我监控与智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刘金侠. 网络教学环境中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j]. 外语学刊, 2009(4).?

吴庆麒等. 认知教学心理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张必隐. 阅读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张玉萍.运用元认知知识提高英语写作水平[j]. 外语学刊,2009(5).?

朱玉梅. 语言学习中的自主学习[j]. 外语学刊, 2007(5).?

anstrom,k. step one?three in the calla model:preparing for learning strategies instruction.the nelrc language resource,national capital language resource center[z].(http://l.nclrc),1999.?

brush, w. the role of reading in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designing an experiment project [j]. elt journal, 1991(2). ?

flavell, j.h.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9(4).?

o’malley, j.m. & chamot, unlanna .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wallace,c. read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上一篇: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下一篇:关于大众化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教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