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优化指导方案

时间:2022-04-21 11:52:19

农业产业优化指导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县域经济发展三年大会战的决定,打好我县农业产业化升级战,着力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效益,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农业产业化”这个主题,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按照“丘陵散养麻鸡、旱地扩种烟叶、荒山开发茶果、水田轮作蔬菜、水面精养鱼鸭”的产业发展思路,做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文章,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高新加工技术,促进重点产业升级换代,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使我县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及农村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二、目标任务

通过打好农业产业化升级战,力争全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14年达到3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1%,到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927元;农业主导产业年均递增19.1%,到2014年总产值达31.19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年均增长25.5%,到2014年达21.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5百分点,到2014年达到58.2%以上;粮食总产量、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农村建、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和自然灾害移民等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1、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积极做好涉农项目“跑项争资”工作,加快实施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按照水利“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4年,力争完成已列入国家规划的沙堤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孙坊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县城防洪工程重要河段治理,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河巴山、左港、下港、乐家洲、许家、曹坊、官山七条千亩圩堤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临水县航埠镇段防洪工程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完成治理虎毛山、寺下2条小流域面积12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平方公里。完成89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争取列入国家小农水重点县,确保全县有效灌溉面积33.5万亩农田旱涝保收,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万亩,农村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5,治理中低产田面积0.6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2.64万农村居民和3.25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完成36个山洪灾害预警站(点)建设,形成覆盖全县的山洪灾害预警信息体系。

2、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争取列入全国农产品主产区,把农业大县打造成农产品保障和加工业强县。大力发展麻鸡、优质粮食、蔬菜、树莓、烟叶、油茶等主导优势产业,重点主导产业到2014年实现产值31.19亿元。麻鸡出栏8000万羽,产值10.4亿元,培植600万羽优质麻鸡,产优质有机商品麻鸡蛋6500万枚,产值6亿元;全县优质粮食种植60.3万亩,总产27.69万吨,产值6.64亿元;蔬菜种植15万亩,总产18万吨,产值3.96亿元;树莓种植面积2.5万亩,产值1.12亿元;烟叶种植面积2.5万亩,产值0.7亿元;油茶种植12万亩,产值0.93亿元;水产总产1.32万吨,产值1.44亿元。引进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14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35家以上,争取部级龙头企业1家,实现销售收入21.7亿元,年均增长25.5%。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6家以上。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和市场建设,力争到2014年,创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6个以上、名牌产品3个以上,知名商标4个以上、著名商标2个以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30家以上。

3、发挥农业产业化效益。充分利用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经济支撑和发展后劲,大力改善农村条件和农民生活质量。继续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全面实施“森林”创建活动,全面通过市里统一组织的“森林”验收。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支持力度,重点抓好村镇联动、大村整治和农村环境改造。2011年到2014年,完成4个村镇联动和4个大村整体推进,实施8个综合示范点建设,累计完成354个铺面新农村建设点,累计完成24个村“穿衣戴帽”工程,累计完成500个非新农村建设点的清洁工作。力争到2014年半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为县域经济发展三年大会战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县农业产业化升级战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县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农工部、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开发办、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畜牧水产局、县农机局、县扶贫办、县烟草局、县国土局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制定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的政策措施,指导乡(镇)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思路,定期研究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督促、协调、推进有关决策和工作任务的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农工部,具体负责日常的考核评比和督促检查工作。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主要领导为第一负责人,统抓农业产业化升级战工作。

(二)强化升级举措

1、进一步做大做强麻鸡产业。建立完善麻鸡良种繁育体系,大力扶持国品麻鸡公司、麻鸡原种场等一、二级良种繁育场的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加强良种选育工作,不断提高产品的生产性能和品质,逐步增强企业良种供应能力,使优质型麻鸡养殖上规模。鼓励引导天地缘、国品、跃鸣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省、市级龙头企业开发绿色麻鸡蛋等麻鸡加工新产品,丰富麻鸡加工品种,进一步提升麻鸡产品附加值。充分调动发挥麻鸡专业合作社和基层农村服务人员的优势,拓宽销售渠道,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大力推广应用“麻鸡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推行标准化养殖模式。严格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净化养殖户生产环境,筑牢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严防死守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2、大力促进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大规模开展粮田基本建设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力争实现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加快优良品种推广进度,继续实施良种推介进村入户,引导农民选用优良品种,扩大杂交稻种植积,加快品种更新,提高良种覆盖率。切实提高病虫害综防能力,进一步完善病虫防治长效机制,做好病虫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指导公共服务工作。加快推进技术推广步伐,继续实施“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示范工程,加强以超级稻品种为核心的水稻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抓好规模经营服务,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开展好“一五一”挂牌服务活动,促进大户规模经营,重点抓好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加大对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使之做大做强。

3、快速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通过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大对蔬菜生产设施的支持力度,加快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稳定和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调动和保护菜农的种菜积极性,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增强蔬菜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建设生态环境优良,稳产高产优质的标准化蔬菜产业基地。要努力推进我县蔬菜生产向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实现由比较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保证卫生和安全上转变,真正让城市居民吃上“放心菜”,全面推进我县蔬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完善运作机制,进一步推进树莓产业化进程。加大引进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从事树莓保鲜、贮藏、加工、销售等活动。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协会或合作组织,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中介组织)+农户”的比较完备的树莓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树莓生产基地建设,树立生产典型,在生产比较密集的地区,依照农民意愿建立精品示范园,选择管理精细、生产效益好树莓精品园内建立种苗繁育供应基地。加大对树莓精深加工及保健、药用研究项目支持力度,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

5、全面推进烟叶种植迅猛发展。进一步加大烟叶生产力度,在今年五个乡镇试种成功的基础上,从2012年开始,在全县十五个乡镇全面推广烟叶种植。按照“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优化布局、突出特色、科技兴烟、主攻质量、提升水平、做优做强”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我县自然生态优势,突出旱地优质烟叶质量特色风格,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不断完善生产服务体系,建立风险保障机制,提高种烟效益。稳步扩大基本烟农队伍,重点发展专业烟农,培养种烟大户。树立科学发展观,规划保护基本烟田,完善烟区基础设施,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促进烟叶生产发展。认真研究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管理方法,积极探索适应烟叶生产新形势的组织管理方式,从土地流转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入手,搞好烟农互助合作,建立烟叶生产合作社的试点,使烟叶生产供销一体化,形成一个烟农、烟技员、烟草企业三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接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烟农的种烟效益。

6、瞄准高产目标力促油茶产业新发展。遵循现代林业发展理念,以“兴油富民”为宗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带动油茶造林,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做大我县油茶生产规模,促进我县油茶生产向品种优良化、经营集约化、基地规模化、产品市场化转变,使我县建立起以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农户为基础的油茶产业发展体系。通过新造高产林,改造低产林两手出击,促成我县油茶产业快速升级。

7、科学立体开发,提升水面养殖效益。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水利资源优势,提高水面利用率,形成水面养鸭、水中养鱼的立体养殖模式。因地制宜,把精养鱼鸭纳入当地农业开发计划,制定好实施方案,统一部署、统筹安排。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扶持和争取信贷部门支持及招商引资等措施引导农户加大投入,自筹资金进行开发。重点扶持养殖大户,协助大户搞好规划,充分调动,激发大户立体开发的热情,并在大户的带动下促进全县水面养殖全面推开,真正达到水面养殖增效增收。

做好农产品加工文章。营造宽松发展环境,把农产品主产区和加工确定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培植种养基地,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利益分配上的重要作用,实现农民增收、企业盈利、产业发展。打造优势品牌,根据企业产品特点、市场需求进行品牌定位,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发挥名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

(三)优化发展环境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县农业产业化升级工作。各金融机构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贷款资金用于扶助农业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的发展。已经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如有违反的,由纪检监察部门坚决查处。认真做好土地管理工作,成立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便民中心,对农业产业化升级战所涉及的农村土地,要认真做好流转服务工作。加强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乡(镇)“一站二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行为,不得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加快乡(镇)办事效率,在规定工作日内必须办理完成。

(四)严格考核制度

实行县四套班子领导挂点乡(镇)制度和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制度。县每年组织一次农业产业化升级大检查。县四套班子领导、县直有关单位和各乡(镇)领导,巡回各乡(镇)进行实地检查。县督查室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专项督查。

四、考评方法

坚持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并重、突出重点与关注全局并举,本着“考出实绩、评出先进、奖出士气”的思想,采取纵比“增幅”、横比“份额”、内比“人均”、外比“排位”、综比“质量”的“五比”方法,对15个乡镇农业产业化升级战成效进行实地考察,由县委农工部牵头进行量化考评。

上一篇:厅干部在科技工作会上发言 下一篇:厅长在知识产权会议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