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营范文

时间:2023-03-04 17:31:05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范文第1篇

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在校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校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可行性建议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查研究

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在校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新的课题,得到大学生的积极响应,也受到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

1在校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

1.1当地农民的需要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广大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有了新的提高。但由于农民农业科技知识的缺乏,不同程度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而当地在校大学生是所在区域的最好科技知识资源,是一个地方的科技知识和信息储藏库,其丰富的科技知识资源不仅能为当地农民提供很大的知识信息供给,同时与地方农民科技知识信息资源的匮乏之所需,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与脱节,故急需对在校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路向进行认真探讨。

1.2大学生成长的需要

农村正是大学生成长锻炼的广阔天地,使大学生能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大学生所学专业也能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充分发挥,为大学生的成长及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故如何有效发挥在校大学生科技知识信息资源优势,使之更好地为当地农民服务,实现高校与地方资源共享,使在校大学生更好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学生更好成长,能达到互促互进、相得益彰、双向提高的一个好的路向。

2在校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查分析

我们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河北工程大学两所高校20多个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1调查方法

问卷共涉及3部分问题。第一部分为被调查大学生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了解程度;第二部分为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济兴趣程度;第三部分是大学生对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看法和体会。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000份,河北工程大学1000份,发放问卷20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816份,有效合格率为90.8%。

2.2调查结果分析

从回收的有效问卷来看,关于在校大学生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了解程度,其中比较了解的约为77%,不太了解的约为23%。不同专业的同学,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了解程度也有所区别,比如农学、园艺等专业的同学了解的比较多。由此可见,在同一所大学不同学院宣传贯彻这方面政策的力度不同。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济兴趣程度也是参差不齐,其中有兴趣且又重视的约为81%,愿意参加这项服务。兴趣不大的约为19%,不情愿参加这项服务。这种情况与学生所学专业或多或少也有关系。大学生对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看法和体会很多样化,但总体来看,70%以上的同学持积极态度,比较认可这种服务,认为很有收获,对自己的成长极其有帮助。约近30%的同学认为意义不大,持漠然态度。由此可见,学校、社会一定要加大力度宣传有关这方面政策,还要着力加强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

3在校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议及保障措施

3.1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议

3.1.1加强大学生队伍建设。大学生一定要提高自身能力,加强有关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的知识培训。大学生专业队伍建设,是有效促进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加强这一队伍建设。当地高校具备实力较强的大学生专业人员队伍。高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培热爱农业事业的大学生,组建从事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团队,以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3.1.2高校多种举措促发展。①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其各种雄厚资源建立科普培训机制。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服务热情,根据服务需求,定期不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班,为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②高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要求各个学院都要重视这项工作,把宣传工作做到位,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带动各个专业大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度。③校团委可以利用寒暑假让大学生多做一些这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让大学生亲力亲为,使他们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感。3.1.3当地政府政策支持搭平台。当地政府在政策上对来农村服务的大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倾斜,多开绿灯。比如,在经济上给来村服务的大学生一些优惠政策;再如,当地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使农村的环境变得更好一些,对大学生更具吸引力,这样甚至有的大学生会扎根农村。总之,政府有好的政策支持,搭建大的平台,才能更好的让大学生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

3.2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保障措施

建立以当地政府牵头、当地高校为指导、在校大学生互动的运行机制。形成各级互联互促、各村委会互带互动、各基层小对互学互帮的格局。并在人力、物资等资源上尽力向农村倾斜,真正形成以当地政府、高校为龙头,以在校大学生为枢纽,村与村为基础的上帮下带、下输上接、协调联动的有机运行体系。有这样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在校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景应该是很光明的。

[参考文献]

[1]宋俊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2004,(10).

[2]黄卫东.社会政策支持视角下的家庭农场发展研究[J].安徽大学,2015,(10).

[3]黄晋太,郭丽娟.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J].太原理工大学,2014,(2).

[4]郭新平,武卫晶.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农村交换方式与人际关系变迁[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1).

[5]王娟玲.山西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山西农业科学,2016,(2)

农业产业化经营范文第2篇

一、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应进行多角度观察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得到了中央的重视和肯定。十五大报告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这样做,不动摇家庭经营的基础,不侵犯农民的财产权益,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十五届三中全会能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这样的认识,是来之不易的,是经过相当长的过程才取得的共识。这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与规律。在此之前,从什么角度看待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摆在什么位置,是颇费脑筋的。刚开始的时候,多是从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角度看待农业产业化经营,试图以此解决小农生产的盲目性。的确,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业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面向市场的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这个产业体系是贸字当头,把产品的销售放在了第一位,依据市场的需求兴办农产品加工业,依据农产品加工业的需要去布局和组织农产品的生产。这是对生产什么卖什么的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性改革。农民生产的原料通过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变成最终产品流向市场,解决了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初级产品的问题。

接着,人们又多从农民分享加工、流通利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角度看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业从单纯原料生产向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产品的生产在农村,加工和流通往往在远离产地的城市,而且产、加、销三大环节又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形不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形不成利益共同体,农民的收入限于出售初级产品,不能分享加工、流通利润,因而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从单纯原料生产向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完整的产业体系转变,农产品在初级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加工、流通,多层次增值,农民在出售原料的基础上分享加工、流通利润,可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后来,又从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待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一是可以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多年来,我国农产品主要是运到城市加工和销售。实现农产品的就地加工,既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又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如可以利用食品工业的副产品发展养殖业,增加有机肥料等。二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开辟新的就业门路,扩大就业容量。将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到农村,既能为农村工业化开拓新的领域,又能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城的压力。三是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多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贸易,换回廉价的初级产品,与国际市场实行资源交换。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但劳动力充裕。在农产品国际贸易方面的比较优势,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贸易,或者进口初级产品经地加工后再出口,以劳动含量大、价值高的加工品来增加较多的外汇收入,再从国际市场购回价值相对较低的初级农产品,以补充国内市场的需求。这种以劳动换资源的办法,应是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方针。实现这个方针,就要推行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建立发达的、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业。现在,我国肉鸡、蔬菜等加工出口已经打开局面,取得成功经验,为发展农产品加工出口贸易创造了条件。

再后来,人们从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角度看待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关联产业纳入农业的范畴,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农业作为一个现代产业部门,不仅包括农产品的生产,还包括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3:1以上,我国只有0.5:1。以食品工业为例,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食品约占饮食消费的90%,而我国仅占25%;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通常是农业总产值的1.5~2倍,而我国食品工业产值还不及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再从我国目前所处的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的发展阶段看,人们对成品、半成品等加工后的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农业走向国际市场也要求在产品的加工、包装和保鲜等方面狠下功夫。

因此,在十五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文件或领导讲话中,一般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产业结构、乡镇企业等部分中,作为这些大的问题的一个方面。这次中央全会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则更进了一步。在继续肯定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市场化、农村工业化的重要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农业产业化经营对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作用。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放在“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个题目之中,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和看待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并通过分户生产、联合加工和销售的途径实现规模经营效益。家庭经营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后随着农业劳动者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土地相对向种田能手集中,家庭经营规模会逐步扩大,但家庭经营制度是不会改变的,是长期存在的基本制度。现在的问题是,要探索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效益的具体途径。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家庭经营和规模效益二者兼得的一个好形式。龙头企业带农户,家庭作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基本单位的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强。家庭与龙头企业的关系,不是工人与工厂的关系,而是一个产业链中上游企业焉下游企业的关系。家庭既要独立管理农业生产,还要处理与龙头企业的各种经济关系,其生产经营职能随龙型经济的发展而扩大。另一方面,在生产资料的供应,先进适用技术的吸纳,市场信息的收集,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等由各家各户去干明显没有规模效益的环节,由龙头企业去干,则可获得潜在的规模效益。这种规模效益的相当一部分通过减免收费、利益返还等方式,由龙头企业向农户转移,从而使家庭经营与规模效益统一起来。在龙头企业的辐射半径比较大的情况下,实行产业化经营,还突破了社区的小范围,按区域经济优势发展经济,形成大片基地和区域性支柱产业。跨乡、跨县甚至跨省的龙型经济,使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到新发展。分,仍然表现为分户生产、承包经营;统,则由原来的由村统一承担某些环节的经营,发展为由龙头企业在更大范围内承担这些统一经营的职能,充分发挥了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

二、对热点问题应进行冷思考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及兴起过程的研究。又如,对农业产

农业产业化经营范文第3篇

近几年来,农业生产受市场约束增强,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雷同,加工能力低,为了各自利益争夺原料、争夺市场、打价格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为此,笔者就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

第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丰富了为农服务的内容,提高了服务的水平,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联合与合作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业经营形式,是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探索的新飞跃。

第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后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也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向深度进军的过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避免分散的农户自发调整结构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全面推进新阶段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第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造就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龙头企业通过组织农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充分发挥家庭经营和农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再依靠精深加工和提高科技含量,创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参与竞争,既提高了农业的总体效益,也提高了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第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是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石。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可以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引导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组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和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新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二、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新阶段健康顺利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第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虽然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66000多个,但龙头企业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状态。大部分组织的龙头企业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科技投入少,在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龙头企业的弱小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目前,初加工农产品比较多,精深加工的产品少。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更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第二,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尽管各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时,都确定了一些主导产业,但多是小规模、不成批量的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较少。有的地方由于龙头企业重复建设,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基地生产缺乏规模,资源优势发挥不够。更有部分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或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从自身优势出发,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缺乏与市场的紧密联系,导致了主导产业不能发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组织化程度较低。分散众多的农户直接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没有联合起来的强有力组织保护,农户切身利益的维权呼声因势单力薄而被市场变化的浪涛吞没,组织化程度低使农民难以在新阶段得到生存和发展。另外,农业科技教育现状、农民素质、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在国民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等方面,也都与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第四,利益机制不完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方面,龙头企业扶持生产的机制没有健全,加工、运销企业不能自觉地扶持生产,不能自觉地为生产环节提供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不能自觉地让利于农;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普遍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因而不能做到同甘共苦,不能形成长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今后,总结经验,强化措施,扬长补短,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措施与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以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本人认为以下措施与对策:

(一)壮大规模,增强带动能力。

以壮大规模和增强带动能力为重点,把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在产品质量上有新的提高。龙头企业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并在包装、储运方面狠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企业要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尽快推进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

2、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接机制。要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着眼,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和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与基地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龙头企业与农户要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订单规范产销双方权利和义务。

3、加大投入力度,使龙头企业的发展能力有新的增强。要引导各类资本向龙头企业集中,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兴办龙头企业。

(二)建立产业化经营的合作组织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要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多类型、多层次、多领域推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突出专业合作社建设。突出农村各类生产大户,贩运大户和经纪人利用其生产、经营、购销的优势组建;加大力度扶持基层农业部门和农技人员利用技术优势组建;积极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利用其资金、信息、管理和加工、流通优势组建;鼓励基层供销部门、科协和其他部门,利用人员、场地、经营优势组建。同时,突出培育一批加工、流通、信息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在强调数量扩张的同时实现质量的新提高。

2、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突出标准化的推广和运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以质取胜,注重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按照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统一制定和实施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在合作社内部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同类产品的不同合作社之间要互相协调、互相沟通,逐渐形成良好的价格运行机制。

3、努力提高运行水平,突出开展经营活动,在向经济实体型上过渡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只有向实体化过渡,才能增强服务实力和能力,其自身也才会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得到发展壮大。明晰产权关系,使社员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和体观;坚持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体观合作制的性质;鼓励企业化经营,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办成一个实体化的市场主体。

(三)积极探索与内部成员的利益联结机制。

突出内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价格保护机制,对社员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建立风险基金,有条件的合作社努力实行利润二次返还;要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社员公开收支情况,接受社员监督。

总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进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探索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佳途径;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可急于求成,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多形式、多样化。从而,促进产业化经营更快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已被社会所公认,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农业产业化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来,农业生产受市场约束增强,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雷同,加工能力低,为了各自利益争夺原料、争夺市场、打价格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为此,笔者就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

第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丰富了为农服务的内容,提高了服务的水平,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联合与合作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业经营形式,是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探索的新飞跃。

第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后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也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向深度进军的过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避免分散的农户自发调整结构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全面推进新阶段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第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造就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龙头企业通过组织农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充分发挥家庭经营和农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再依靠精深加工和提高科技含量,创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参与竞争,既提高了农业的总体效益,也提高了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第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是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石。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可以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引导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组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和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新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二、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新阶段健康顺利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第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虽然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66000多个,但龙头企业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状态。大部分组织的龙头企业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科技投入少,在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龙头企业的弱小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目前,初加工农产品比较多,精深加工的产品少。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更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第二,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尽管各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时,都确定了一些主导产业,但多是小规模、不成批量的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较少。有的地方由于龙头企业重复建设,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基地生产缺乏规模,资源优势发挥不够。更有部分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或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从自身优势出发,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缺乏与市场的紧密联系,导致了主导产业不能发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组织化程度较低。分散众多的农户直接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没有联合起来的强有力组织保护,农户切身利益的维权呼声因势单力薄而被市场变化的浪涛吞没,组织化程度低使农民难以在新阶段得到生存和发展。另外,农业科技教育现状、农民素质、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在国民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等方面,也都与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第四,利益机制不完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方面,龙头企业扶持生产的机制没有健全,加工、运销企业不能自觉地扶持生产,不能自觉地为生产环节提供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不能自觉地让利于农;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普遍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因而不能做到同甘共苦,不能形成长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今后,总结经验,强化措施,扬长补短,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措施与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以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本人认为以下措施与对策:

(一)壮大规模,增强带动能力。

以壮大规模和增强带动能力为重点,把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在产品质量上有新的提高。龙头企业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并在包装、储运方面狠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企业要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尽快推进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

2、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接机制。要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着眼,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和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与基地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龙头企业与农户要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订单规范产销双方权利和义务。

3、加大投入力度,使龙头企业的发展能力有新的增强。要引导各类资本向龙头企业集中,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兴办龙头企业。

(二)建立产业化经营的合作组织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要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多类型、多层次、多领域推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突出专业合作社建设。突出农村各类生产大户,贩运大户和经纪人利用其生产、经营、购销的优势组建;加大力度扶持基层农业部门和农技人员利用技术优势组建;积极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利用其资金、信息、管理和加工、流通优势组建;鼓励基层供销部门、科协和其他部门,利用人员、场地、经营优势组建。同时,突出培育一批加工、流通、信息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在强调数量扩张的同时实现质量的新提高。

2、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突出标准化的推广和运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以质取胜,注重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按照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统一制定和实施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在合作社内部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同类产品的不同合作社之间要互相协调、互相沟通,逐渐形成良好的价格运行机制。

3、努力提高运行水平,突出开展经营活动,在向经济实体型上过渡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只有向实体化过渡,才能增强服务实力和能力,其自身也才会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得到发展壮大。明晰产权关系,使社员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和体观;坚持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体观合作制的性质;鼓励企业化经营,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办成一个实体化的市场主体。

(三)积极探索与内部成员的利益联结机制。

突出内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价格保护机制,对社员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建立风险基金,有条件的合作社努力实行利润二次返还;要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社员公开收支情况,接受社员监督。

农业产业化经营范文第4篇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利益互补机制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形式。

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适应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客观规律,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增加农民的收入,是我们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在最近这一阶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的信号来自市场供求关系。广大农村普遍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这种家庭承包经营形式在市场竞争中是难以形成专业化,区域化和适度规模化的。因此,要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来调整产业结构。龙头企业一方面面对市场,另一方面引导农户生产,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施“订单农业”等特点,按照市场信号发展农业一体化经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产业和农业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州以生产“香格里拉?藏秘”青稞干红、干白酒为主的“云南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以国营、集体和个体青稞加工企业形成了庞大的青稞加工产业化经营体系,每年需要青稞加工原料达10000多吨。但是,我州青稞生产的集约化和市场化程度很低,优质青稞品种较少,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不高,区内难以自给。因此,各级有关农业主管部门必须提高认识,增加投资力度,培育和引进优良适宜的加工型的青稞品种,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区位优势。

1.2 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过去把农业一直被认为是“弱质产业”,其实弱质在传统体制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条块分割上,农业只从事农业生产,不能参与分享加工,销售等环节增值带来的利润,导致农业长期处于发展缓慢状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在两个方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一是延长链条,将农产品加工、销售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即产加销一条龙服务),形成农业发展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益;二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形成特色农业。特色农业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易于加工和销售,能形成市场优势和价格优势,通过加工和销售转化增值,能大大改变农业原料产品的不利地位,提高农民进一步发展农业的信心。

1.3 依托科技,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业化龙头企业深深的感受到,发展农业必须从农业生产的源头来提高技术含量,提高农业的科技素质,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同时要获得高额市场利润,龙头企业就必须对新技术、新成果以及新品种有强烈的要求,就要与科技单位开展广泛的合作,缩短科技转化周期,提高科技成果的利用率,这就依托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大大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作为农牧业科技部门,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现代科技知识传授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当中。

1.4 完善投资机制,增加农民的收入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生产的投入,由于投入机制的改变和保障机制的建立,解决了农民大规模发展生产的资金短缺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总之,为了更好的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类型。

一是采用龙头企业带动型。主要是以农副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为龙头,通过合同契约、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从事专业生产,将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一体化经营的组织类型,该类型一般以“公司+农户”为基本组织形成,这种形式在养殖业特别是外向型创汇农业中最为流行,其主要特点是“龙头”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结成紧密的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体系,最主要和最普遍的联结方式是合同契约,“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村和农户签订产销合同,规定签约双方的责权利,企业对基地和农房提供全过程服务,有的还实行优惠价格并保证优先收购,农户按合同规定定时定量向企业交售优质产品,由“龙头”企业加工,出售制成品。

二是中介组织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主要是指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含农民专业协会)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等为中介,通过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度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从事专业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施一体化经营的组织类型,该类型一般以“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为基础组织模式。该类型的主要特点是按照合作制的原则和运作机制农户在农业生产中不仅是财产的所有者,直接参加生产和经营,同时,作为社会参加民主管理,实行“农办、民管、民受益”,对外讲求经济效益,对内不以营利为目的,实行赢余返还,开展多样化服务,所办企业与农户正真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这一类型各地都普遍采用,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发挥着主要作用。

三是专业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是以专业批发为依托,通过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农户从事商品生产,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这一类型一般与农民的联系比较松散,利益机制发育不成熟的地区可以选择的类型。

2 培植主导产业,加强龙头企业的建设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是培植主导产业,加强龙头企业的建设,并在主导产业的关键环节或基础上建设龙头企业,以带动整个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发挥其主导作用。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要得到长足稳定的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优势产品或特色产品,并具有一定规模,否则就难以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这样就必须围绕这种产品确立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培植要以市场为导向,从资源、技术、资金等优势出发,主导产业一旦确定,就必须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主导产业必须坚持做到“适地布局,特优产品,科技先行,集中化生产”的原则建设为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火车头”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范文第5篇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目前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强调指出:“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近年来,我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也渐趋成熟、完善,对我省农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十一五”时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分析探讨我省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成效、问题与对策对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成效

近几年我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效益稳步提升,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不仅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大大加快了我省农业结构调整。

1.企业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我省把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突破口,龙头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综合实力日益增强。*6年市级以上企业数达733家,省级及以上企业150家,部级23家,分别比*3年增加160家、150家和8家;企业从业人员32.5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4.2%,*3-*6年均增长5.7%;工资总额35.10亿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3-*6年均增长20.8%;总产值801.51亿元,*3-*6年均增长21.0%;增加值168.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3-*6年均增长16.5%

2.企业效益稳步提升。*6年全省市级以上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684.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3-*6年均增长19.5%;净利润40.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3-*6年均增长14.1%;利税14.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3-*6年均增长20.3%;出口创汇21.0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3-*6年均增长12.9%。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42家,过十亿元的企业有9家。获得国际质量认证企业数477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数239家,分别比*3年增加167家和62家

3.带动作用日益显著。*6年我省市级以上73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为13.8%,明显高于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的增速,表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目前,我省培植壮大了一批与龙头企业配套的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天地。一是带动农户不断增加。*6年带动农户数389.91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5.4%,*3-*6年均增长7.4%,其中部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91.71万户,占带动农户总数的49.2%;订单联系农户数131.89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5.8%,*3-*6年均增长7.0%;农户从产业化组织得到的收入176.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3-*6年均增长17.4%。二是带动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和辐射种植面积1899.43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0.3%,*3-*6年均增长16.0%;牲畜饲养量804.52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1.7%,*3-*6年均增长19.2%;禽类饲养量1.63亿只,比上年同期增长3.9%,*3-*6年均增长17.8%;水产养殖面积126.02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8.0%,*3-*6年均增长17.0%

4.农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蔬菜、花卉、烤烟、水果、食用菌、茶叶、畜禽等一批优质高效的特色农产品及加工产业迅速发展,促进了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是促进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6年全省蔬菜、花卉、烤烟、水果、食用菌和茶叶等产业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由*5年的411家,扩张为424家,企业总产值达43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销售收入和净利润也分别增长11.1%和15.7%,这六大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我省种植上结构的调整,*6年全省蔬菜、食用菌、水果等非粮作物的种植面积相对扩大,非粮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由*5年的41.9%上升为42.6%。二是促进畜牧业规模化生产。*6年我省畜牧龙头企业达到137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省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6年全省畜牧业生产企业(非农户)生猪饲养量,比*3年增长40.1%,年均增长11.8%,增速比同时期全社会生猪饲养量增速4.3%高出7.5个百分点,全省非农户生猪饲养量占全社会的比重也从*3年的17.3%,提高到21.4%,提高4.1个百分点。其中,福州市、厦门市、南平市占比分别达到44.1%、44.0%和37.9%。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大大提高了饲养业的抗疫病、抗风险能力。

二、存在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一大批工农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但仍存在与新阶段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1.龙头企业规模不够强大,带动能力弱。龙头企业是“千家万户”农民与广阔大市场相联接的桥梁和纽带,龙头企业的规模状况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农户走向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目前,我省73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产值上亿元的企业仅150家,超过10亿元的仅15家。多数龙头企业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状态。大部分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有的地方龙头企业重复建设,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基地生产缺乏规模,资源优势发挥不够。有的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或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不能发挥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2.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机制不完善、联结不紧密。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产业化组织形式中,肩负着双重责任,既要保证企业自身利益的实现,又要能够带动农户,并让利于农。但目前我省大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不紧密、不稳定,利益纠纷时有发生。一方面,龙头企业扶持生产的机制不健全,不能自觉地为生产环节提供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没有建立一种让生产者有利可图,经营者利益合理分配的制度,不能自觉地让利于农;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6年订单联系农户数仅占带动农户数的33.8%,履约订单成交额仅占销售收入的16.0%,因而不能做到同甘共苦,不能形成长久的互惠互利合作关系,农户很难分享到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好处和流通环节的商业利润。

3.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目前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而市场开拓不足,投入集聚在生产加工环节。从生产加工内部来看,由于注重短期效益,简单的产品分拣、包装等占了较大比重,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产业链条延伸方面不足。我省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低,品牌效应和产品知名度不高,*6年市级以上733家龙头企业中通过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认证的企业只有142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也只有239家。

4.产业化发展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农业产业的产出水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投入的资本。资金支持不力也是制约我省农业产业化的突出问题。金融支持是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资本来源。当前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力度较低。比如福州市*6年农业贷款为62.63亿元,占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的2.9%,比*3年的3.5%反而下降了0.6个百分点。金融支持力度较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产品加工业自身的弱质性和脆弱性。弱质性表现为农产品需求弹性较低,加之产品深加工力度不够,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脆弱性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科技含量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出于利益和资金安全角度考虑,在龙头企业贷款发放方面非常慎重。二是农业贷款风险大,金融机构要求财产抵押贷款,而种养产品无法抵押,资金缺乏导致产品只能粗加工上市,企业的效益就很难得到提高。

三、比较借鉴

虽然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与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借鉴外省好的经验和做法,发挥优势,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

(一)优势

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以下三个独特的优势:

1.高优生态安全农业优势。我省具有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烤烟、花卉等高优农业以及海水养殖、海洋捕捞等生态农业,为保持并持续发挥农业产业高优生态安全优势,我省组织并创造条件深化实施“*省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了高优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改进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使我省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不断地发展壮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2.外向型农业产业优势。一是具有“五缘”的优势,可以搭建我省农业对外开放新平台,在重点促进闽台合作的基础上,抓住时机构建闽港合作机制,积极引导外资进入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二是具有外商投资农业的软硬环境,可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国际农业贷款和国际农业援助“三位一体”的多元化引资格局和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一揽子引进方式,优化我省农业外资引进结构。

3.闽台农业产业合作优势。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新变化,我省科学地定位了“政府指导、民间推动、科技先行、企业运作、法律保障、优化服务、宣传推进”的闽台农业合作运行机制,实现海峡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农村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市场的优势互补。不断调整闽台农业合作产业链由低端价值产业向高端价值产业延伸或迁移;不断提升闽台农业合作质量与技术含量;不断完善、扩展和夯实闽台农业合作的载体与平台,充分发挥闽台农业合作实验区的窗口示范与经济辐射能力。

(二)差距

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以下差距:

1.经营主体发展动力不足。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各类产业化组织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依托力量,它们的发展状态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效果。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各类经营主体规模较小、带动能力较弱,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偏少。尽管去年全省73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87.7%的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但平均年销售收入仅5241万元左右,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仅142家,超过10亿元的仅9家。而山东省在*3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龙头企业就有347家,超过10亿元的就有22家。

2.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在科技含量、品牌培植、市场意识等方面,我省与外省的差距也较大。农业企业科技开发投入少,自主研发能力弱,技术创新和品牌培植意识差,造成了我省产品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获得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的龙头企业数量少。*6年,国家农业部首次评选的96个“中国名牌农产品”中,辽宁省有11个,广东省有9个,山东省有8个,而我省仅有3个。

(三)启示

山东、河南两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创新了工作思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许多做法值得我省借鉴。

1.制订政策措施,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山东省特别注意根据宏观发展环境的变化及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性新特点、新情况,及时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河南省政府1997—1999年制定了3个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文件;进入新世纪后,又编制了《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建设规划》、《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4年8月,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了到2020年“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80%以上”的目标。

2.加强配套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山东省把生产基地建设作为政府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他们坚持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之路,借助多样化的组织形式,积极引导对接一批、多方协调集中一批、规范管理建设一批,培育形成了东西区域互动、比较优势明显、满足不同层次企业需求的农产品生产集中区和优势产业带。河南省以“两个基地”建设为重点,组织各地立足当地优势,发展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和集约经营,确立产业化发展道路。

3.重视完善联结机制,激发产业化经营的内在动力。山东省强调,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的根本和重要标志。他们坚持规范化、稳定化、紧密化的发展方向,规范定单形式、稳定合同形式、鼓励联合与合作形式、谨慎对待租赁与兼并形式,探索建立适合区域特点、产业特点、企业特点及产业化发展阶段特点的多样化利益联结形式。

4.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架起企业与农户沟通的桥梁。山东省和河南省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技术服务部门、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民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规范,逐渐形成了由各种主体创办领办、服务于各产业各环节、活跃于不同区域范围、初具规模的中介组织群体。

5.加强宣传和形象展示,营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氛围。一是开展表彰活动。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如河南省不定期召开省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新闻会。三是精心组织和参加各类展示交易会。如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中国郑州小麦交易会等,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

四、对策建议

农业产业化经营,事关我省“三农”发展的全局。我们要围绕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推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

(一)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增强带动能力

1.做强做大龙头企业。要加速培育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数量和总量上突破。一是利用民间资本,从种养运销大户中培育滋生新的龙头企业。二是采取兼并重组,实现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变。三是注入高新科技,实现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国内型向国际型转变。五是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从产前生产资料供应,到产中技术环节,再到产后农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运等,都必须按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操作,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2.打造龙头企业产品品牌。要利用市场手段对现有品牌进行必要的整合,以优质农产品品牌为重点发展对象,狠抓优质农产品品牌的扩张覆盖。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予以重点扶持,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品牌,提高我省农产品竞争力。对获得部级、省级知名品牌的企业和企业家给予必要的奖励,鼓励创建更多的品牌龙头企业。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要狠抓科技创新升级升档,在竞争上取胜。一是加强对农民、工人技术队伍、企业家的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素质。二是走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发展路子,用好“6.18”平台,促进更多的农业技术成果与企业、农户对接,加强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把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三是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对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培植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奖励。四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建设,使企业成为农业先进科技的开发中心和推广基地,成为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和主体。

4.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要引进资金和技术,在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方面下功夫。一是以科技为先导,依托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设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努力引进、研发、推广果蔬、畜产品、水产品等行业的重大关键加工技术,健全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一批与加工业配套标准化程度高的特色产品示范基地,优化加工布局。三是重点培植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产业。

(二)紧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提高组织化程度

1.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在收购农产品时,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将部分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户,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积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自愿互利、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保护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2.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鼓励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继续扩大试点范围,总结成功经验,逐步加以推广。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行业协会,把转变政府职能同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加强监督管理,使各类中介组织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龙头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强化服务指导,为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进一步加强政府调控力度。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大力扶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摆上重要议程,加强统筹协调,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农业、计划、财政、税收、金融、内外贸、科技、证券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服务工作。

2.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各级财政逐步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规模,金融机构放宽贷款担保条件、增加贷款额度、改善金融服务,税务部门降低农产品加工增值税、优先兑现出口退税等,继续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加强规划引导,理顺管理体制,做好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示范项目的定期监测和动态管理,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范文第6篇

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实现价值取向从自给型向市场型的转变;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劳动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而推动上述转变基本的途径在于实现农业产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利益为纽带,以科技为支撑,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及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动而形成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新阶段面临的问题

1.产业化经营组织整体竞争力弱

我国农业产业化竞争力弱,不仅体现在单项产品、单个市场主体上,而且体现在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科技和产品质量、品牌与价格以及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化体系的综合竞争力上。虽然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66000多个,但龙头企业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状态。大部分组织的龙头企业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80%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15%左右处于90年代水平,只有5%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龙头企业的弱小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为3:1至4:1,而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40%—50%,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只占到2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为0.8:1。总体来看,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2.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现在农户和企业还都缺乏制度约束和风险保障机制。一方面,龙头企业扶持生产的机制没有健全,加工、运销企业不能自觉地扶持生产,不能自觉地为生产环节提供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不能自觉地让利于农;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普遍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因而不能做到同甘共苦,不能形成长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3.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

主导产业是指能支撑区域经济状况和有鲜明特色的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源头和基础。尽管各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时,都确定了一些主导产业,但多是小规模、不成批量的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较少。

4.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

强有力的中介组织的缺失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至关重要的瓶颈问题之一。中介组织是将松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较为成功的国家,中介组织往往由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组织担当。目前,我国大多数专业合作组织规模较小,服务内容单一,主要限于技术、信息咨询和市场销售服务,而真正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则很少,缺乏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大部分合作组织生存较困难,因而很难做到积极有效的带动广大农户,服务农民。

三、进一步加快和推进新形势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的总抓手。工作的重点放在优化区域布局、培植主导产业和扶持龙头企业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发展。我认为农业产业化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以壮大规模和增强带动能力为重点,把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龙头企业实力强弱和牵动力大小,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水平和成效。发展龙头企业,一方面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并在包装、储运方面狠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企业要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尽快推进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从市场体系的建设,金融支持和法律支持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的发展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同时在资金投入上,要引导各类资本向龙头企业集中,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兴办龙头企业。

2.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建立商品基地

选择农业主导产业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容,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应该按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这样可以达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的目的,还可以有效避免农业产业地区趋同的问题,防止某些农特产品生产能力过剩,有利于开发特色农业、开发特色农产品,创出名优特新产品,确立市场优势地位。

3.完善利益连接机制,促进产业化健康发展

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核心。要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把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起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大力推行“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和各类行业协会等多种方式,建立产业化各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

4.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是自主选择经营方向、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但要改变农民抵抗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法制观念淡薄,市场竞争意识、诚信理念缺乏的状况,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民自己信得过,对农民生产经营具有支持力、约束力的农民合作组织。一方面为农民生产经营、市场销售、科技服务、信息采集进行全程的社会化服务,办一些单个农户需要而又难以办到和办好的事情。另一方面又可以代表农民处理与企业的关系,提高农民的谈判地位,争取更多的利益。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本文围绕新时期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范文第7篇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目前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强调指出:“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近年来,我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也渐趋成熟、完善,对我省农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十一五”时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分析探讨我省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成效、问题与对策对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成效

近几年我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效益稳步提升,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不仅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大大加快了我省农业结构调整。

1.企业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我省把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突破口,龙头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综合实力日益增强。*6年市级以上企业数达733家,省级及以上企业150家,部级23家,分别比*3年增加160家、150家和8家;企业从业人员32.5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4.2%,*3-*6年均增长5.7%;工资总额35.10亿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3-*6年均增长20.8%;总产值801.51亿元,*3-*6年均增长21.0%;增加值168.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3-*6年均增长16.5%

2.企业效益稳步提升。*6年全省市级以上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684.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3-*6年均增长19.5%;净利润40.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3-*6年均增长14.1%;利税14.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3-*6年均增长20.3%;出口创汇21.0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3-*6年均增长12.9%。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42家,过十亿元的企业有9家。获得国际质量认证企业数477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数239家,分别比*3年增加167家和62家

3.带动作用日益显著。*6年我省市级以上73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为13.8%,明显高于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的增速,表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目前,我省培植壮大了一批与龙头企业配套的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天地。一是带动农户不断增加。*6年带动农户数389.91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5.4%,*3-*6年均增长7.4%,其中部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91.71万户,占带动农户总数的49.2%;订单联系农户数131.89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5.8%,*3-*6年均增长7.0%;农户从产业化组织得到的收入176.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3-*6年均增长17.4%。二是带动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和辐射种植面积1899.43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0.3%,*3-*6年均增长16.0%;牲畜饲养量804.52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1.7%,*3-*6年均增长19.2%;禽类饲养量1.63亿只,比上年同期增长3.9%,*3-*6年均增长17.8%;水产养殖面积126.02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8.0%,*3-*6年均增长17.0%

4.农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蔬菜、花卉、烤烟、水果、食用菌、茶叶、畜禽等一批优质高效的特色农产品及加工产业迅速发展,促进了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是促进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6年全省蔬菜、花卉、烤烟、水果、食用菌和茶叶等产业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由*5年的411家,扩张为424家,企业总产值达43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销售收入和净利润也分别增长11.1%和15.7%,这六大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我省种植上结构的调整,*6年全省蔬菜、食用菌、水果等非粮作物的种植面积相对扩大,非粮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由*5年的41.9%上升为42.6%。二是促进畜牧业规模化生产。*6年我省畜牧龙头企业达到137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省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6年全省畜牧业生产企业(非农户)生猪饲养量,比*3年增长40.1%,年均增长11.8%,增速比同时期全社会生猪饲养量增速4.3%高出7.5个百分点,全省非农户生猪饲养量占全社会的比重也从*3年的17.3%,提高到21.4%,提高4.1个百分点。其中,福州市、厦门市、南平市占比分别达到44.1%、44.0%和37.9%。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大大提高了饲养业的抗疫病、抗风险能力。

二、存在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一大批工农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但仍存在与新阶段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1.龙头企业规模不够强大,带动能力弱。龙头企业是“千家万户”农民与广阔大市场相联接的桥梁和纽带,龙头企业的规模状况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农户走向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目前,我省73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产值上亿元的企业仅150家,超过10亿元的仅15家。多数龙头企业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状态。大部分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有的地方龙头企业重复建设,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基地生产缺乏规模,资源优势发挥不够。有的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或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不能发挥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2.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机制不完善、联结不紧密。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产业化组织形式中,肩负着双重责任,既要保证企业自身利益的实现,又要能够带动农户,并让利于农。但目前我省大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不紧密、不稳定,利益纠纷时有发生。一方面,龙头企业扶持生产的机制不健全,不能自觉地为生产环节提供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没有建立一种让生产者有利可图,经营者利益合理分配的制度,不能自觉地让利于农;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6年订单联系农户数仅占带动农户数的33.8%,履约订单成交额仅占销售收入的16.0%,因而不能做到同甘共苦,不能形成长久的互惠互利合作关系,农户很难分享到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好处和流通环节的商业利润。

3.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目前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而市场开拓不足,投入集聚在生产加工环节。从生产加工内部来看,由于注重短期效益,简单的产品分拣、包装等占了较大比重,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产业链条延伸方面不足。我省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低,品牌效应和产品知名度不高,*6年市级以上733家龙头企业中通过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认证的企业只有142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也只有239家。

4.产业化发展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农业产业的产出水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投入的资本。资金支持不力也是制约我省农业产业化的突出问题。金融支持是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资本来源。当前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力度较低。比如福州市*6年农业贷款为62.63亿元,占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的2.9%,比*3年的3.5%反而下降了0.6个百分点。金融支持力度较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产品加工业自身的弱质性和脆弱性。弱质性表现为农产品需求弹性较低,加之产品深加工力度不够,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脆弱性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科技含量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出于利益和资金安全角度考虑,在龙头企业贷款发放方面非常慎重。二是农业贷款风险大,金融机构要求财产抵押贷款,而种养产品无法抵押,资金缺乏导致产品只能粗加工上市,企业的效益就很难得到提高。

三、比较借鉴

虽然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与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借鉴外省好的经验和做法,发挥优势,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

(一)优势

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以下三个独特的优势:

1.高优生态安全农业优势。我省具有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烤烟、花卉等高优农业以及海水养殖、海洋捕捞等生态农业,为保持并持续发挥农业产业高优生态安全优势,我省组织并创造条件深化实施“*省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了高优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改进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使我省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不断地发展壮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2.外向型农业产业优势。一是具有“五缘”的优势,可以搭建我省农业对外开放新平台,在重点促进闽台合作的基础上,抓住时机构建闽港合作机制,积极引导外资进入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二是具有外商投资农业的软硬环境,可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国际农业贷款和国际农业援助“三位一体”的多元化引资格局和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一揽子引进方式,优化我省农业外资引进结构。

3.闽台农业产业合作优势。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新变化,我省科学地定位了“政府指导、民间推动、科技先行、企业运作、法律保障、优化服务、宣传推进”的闽台农业合作运行机制,实现海峡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农村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市场的优势互补。不断调整闽台农业合作产业链由低端价值产业向高端价值产业延伸或迁移;不断提升闽台农业合作质量与技术含量;不断完善、扩展和夯实闽台农业合作的载体与平台,充分发挥闽台农业合作实验区的窗口示范与经济辐射能力。

(二)差距

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以下差距:

1.经营主体发展动力不足。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各类产业化组织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依托力量,它们的发展状态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效果。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各类经营主体规模较小、带动能力较弱,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偏少。尽管去年全省73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87.7%的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但平均年销售收入仅5241万元左右,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仅142家,超过10亿元的仅9家。而山东省在*3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龙头企业就有347家,超过10亿元的就有22家。

2.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在科技含量、品牌培植、市场意识等方面,我省与外省的差距也较大。农业企业科技开发投入少,自主研发能力弱,技术创新和品牌培植意识差,造成了我省产品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获得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的龙头企业数量少。*6年,国家农业部首次评选的96个“中国名牌农产品”中,辽宁省有11个,广东省有9个,山东省有8个,而我省仅有3个。

(三)启示

山东、河南两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创新了工作思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许多做法值得我省借鉴。

1.制订政策措施,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山东省特别注意根据宏观发展环境的变化及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性新特点、新情况,及时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河南省政府1997—1999年制定了3个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文件;进入新世纪后,又编制了《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建设规划》、《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4年8月,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了到2020年“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80%以上”的目标。

2.加强配套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山东省把生产基地建设作为政府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他们坚持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之路,借助多样化的组织形式,积极引导对接一批、多方协调集中一批、规范管理建设一批,培育形成了东西区域互动、比较优势明显、满足不同层次企业需求的农产品生产集中区和优势产业带。河南省以“两个基地”建设为重点,组织各地立足当地优势,发展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和集约经营,确立产业化发展道路。

3.重视完善联结机制,激发产业化经营的内在动力。山东省强调,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的根本和重要标志。他们坚持规范化、稳定化、紧密化的发展方向,规范定单形式、稳定合同形式、鼓励联合与合作形式、谨慎对待租赁与兼并形式,探索建立适合区域特点、产业特点、企业特点及产业化发展阶段特点的多样化利益联结形式。

4.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架起企业与农户沟通的桥梁。山东省和河南省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技术服务部门、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民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规范,逐渐形成了由各种主体创办领办、服务于各产业各环节、活跃于不同区域范围、初具规模的中介组织群体。

5.加强宣传和形象展示,营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氛围。一是开展表彰活动。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如河南省不定期召开省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新闻会。三是精心组织和参加各类展示交易会。如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中国郑州小麦交易会等,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

四、对策建议

农业产业化经营,事关我省“三农”发展的全局。我们要围绕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推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

(一)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增强带动能力

1.做强做大龙头企业。要加速培育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数量和总量上突破。一是利用民间资本,从种养运销大户中培育滋生新的龙头企业。二是采取兼并重组,实现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变。三是注入高新科技,实现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国内型向国际型转变。五是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从产前生产资料供应,到产中技术环节,再到产后农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运等,都必须按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操作,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2.打造龙头企业产品品牌。要利用市场手段对现有品牌进行必要的整合,以优质农产品品牌为重点发展对象,狠抓优质农产品品牌的扩张覆盖。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予以重点扶持,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品牌,提高我省农产品竞争力。对获得部级、省级知名品牌的企业和企业家给予必要的奖励,鼓励创建更多的品牌龙头企业。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要狠抓科技创新升级升档,在竞争上取胜。一是加强对农民、工人技术队伍、企业家的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素质。二是走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发展路子,用好“6.18”平台,促进更多的农业技术成果与企业、农户对接,加强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把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三是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对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培植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奖励。四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建设,使企业成为农业先进科技的开发中心和推广基地,成为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和主体。

4.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要引进资金和技术,在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方面下功夫。一是以科技为先导,依托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设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努力引进、研发、推广果蔬、畜产品、水产品等行业的重大关键加工技术,健全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一批与加工业配套标准化程度高的特色产品示范基地,优化加工布局。三是重点培植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产业。

(二)紧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提高组织化程度

1.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在收购农产品时,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将部分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户,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积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自愿互利、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保护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2.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鼓励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继续扩大试点范围,总结成功经验,逐步加以推广。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行业协会,把转变政府职能同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加强监督管理,使各类中介组织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龙头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强化服务指导,为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进一步加强政府调控力度。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大力扶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摆上重要议程,加强统筹协调,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农业、计划、财政、税收、金融、内外贸、科技、证券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服务工作。

2.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各级财政逐步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规模,金融机构放宽贷款担保条件、增加贷款额度、改善金融服务,税务部门降低农产品加工增值税、优先兑现出口退税等,继续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加强规划引导,理顺管理体制,做好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示范项目的定期监测和动态管理,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实施农业产业的必要性;存在问题;主要措施

0.概述

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已被社会所公认,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路,创新了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形成了企业带农、惠农的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

农业产业化经营,它体现了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现实选择,是促使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农业从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的主要转换方式,是工农业由非平衡发展转向平衡发展的载体,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的问题,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难点,关系着结构调整的成败。目前,干部和群众对结构调整的重要和紧迫性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还没有完全做好,结构上的问题,品种品质上的问题,布局上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对种什么?养什么?发展什么?还不完全清楚,甚至顾虑重重。具体体现为:市场还看不准,发展路子还不宽,对农民的信息和技术服务还比较滞后。

2.当前农业产业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措施

2.1农业产业经营的主要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晚,发挥作用较小。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发展较快,但大多数是近年成立的,尚处初级阶段,缺乏工作经验,经营规模小,服务层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化生产基地规模不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和向非农产业转移,有田无人种和有人无田种的矛盾常有发生。农村土地流转大多属于自发状态,以农户间相互流转为主,难以向种养大户、种养能手转移;新增产业化项目不多,发展速度较慢。目前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集中在粮食、水产品的初加工和农产品的购销行业,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农产品加工链条伸展不长;贸工农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还未真正形成。目前现状还是农户重生产、轻流通,企业重销售、轻生产,出现产加销脱节、贸工农分离,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的不多,有的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难免会产生丰产不丰收现象。

2.2农业产业化经营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个极其复杂、逐步完善的过程,它将伴随着农业经济组织的创新、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农业的市场化和农业科技进步一起发展。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依据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大产品、大市场、大龙头、大基地”的要求,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抓基地、建龙头、兴科技、转机制。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2.1一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企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农产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户,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在产业化中,龙头是最重要的,它起着承上启下、加工增值的作用,没有龙头,农产品失去了规模加工增值和销售的载体,产品销、贸工农各缺少了两个环节,产业化也无从谈起。当前我们要按照搞大集团、大公司的思路和“大、高、外”的标准,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大”,就是规模大,围绕主导产业拳头产品,培植传递信息、推广信息、深化加工、贮运销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龙头企业或集团;“高”,就是高起点,不管新上项目,还是老企业改造,都是坚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标准;“外”,就是外向型,重点扶持面向国际市场的龙头企业,扩大出口创汇。目前,发展龙头企业,还要与乡镇企业对接,充分利用乡镇企业现有的资金、设备、厂房、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2.2.2加快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农产品生产基地上联龙头,下联农户,是产业化经营的物质基础,是龙头企业得以发展的依托和条件。首先要面向市场,突出效益,基地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产品、名牌产品、特色产品和绿色食品为重点,坚持高标准、高效益,发展有市场前景的品种。其次是上规模,发展集约化经营。对重点产品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采取小群体,大规模的经营模式,实现成方连片,专业化生产。再次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现代化水平。基地是龙头企业生产原料的来源,也是现代农业的试验场,在基地建设中要大力推广普及新产品和先进适用耕作技术、栽培技术和养殖技术,并带动周边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开发带。

2.2.3强化科技在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我们要将科技贯穿其全过程,从产前品种选育、产中栽培管理到产后生产加工,都要充分重视科技的重要作用。实施科技兴农,这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首先要普及推广常规农业技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其次要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有可能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再次,要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只有牢牢抓住科学技术信息、市场供求信息、资金信息才能使产业化经营健康快速发展。

2.2.4发展外向化农业

农业外向化就是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经济与技术合作,广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改造嫁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步伐。发展外向化农业要把建设龙头企业作为重点,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资金和管理经验,使全市的龙头企业向大规模、高水平、高档次发展,提高龙头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2.5加强领导,搞好协调

第一,做好区域性生产规划。各级政府在确立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是,要坚持先规划、再论证、后动工的原则,不能你上我也上,你下我也下,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第二,支持龙头企业扩张。各级政府要从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重点扶持。第三,要积极推行配套改革。如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强化市场机制,组织农民进入流通领域。

3.结语

农业产业化经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继续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必将使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姚申建,黄华.论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职责.天中学刊,2007,(6).

农业产业化经营范文第9篇

农业产业化是包括农业在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农业经营形式。当社会经济条件不具备时,农业产业化是不可能产生的,人为地推行农业产业化也不会获得成功。由于在指导农村工作中,政府倡导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于是有人误以为农业产业化是政府行为、人为因素。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不仅旧中国从未所闻,而且新中国成立后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也无人知晓。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报端,恰恰是农村经济改革、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之后出现的。这说明农业产业化的产生,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符合农业发展阶段的规律性。

那么,人类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有的学者认为,在畜牧时期之后,农业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农业阶段、农工(农产品加工)阶段、农工商(农产品加工商品化)阶段。也有学者认为,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者生产技能以及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农业生产发展历史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3个阶段。笔者认为,上述两种划分阶段的方法、提法虽有不同,但对农业发展阶段规律性的认识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古代,中世纪乃至近代都不可能出现农业产业经营的实践和理论。它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同农工阶段向农工商阶段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联系在一起,总是同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联系在一起。

农业作为社会物质资料重要的生产部门,从古至今在解决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方面有着其它产业无法替代的作用。我们对几个农业阶段的考察,分析各个阶段的特点,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农业在各阶段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贡献有所不同,而越是接近和进入第3阶段,它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更大。其原因要归结于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运用,归结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更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农业自身发展规律。

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农业发展处于原始农业阶段。但这个阶段是来之来不易的,是我们祖先经过漫长的采集、狩猎时代并逐渐学会驯养动物、种植可食用作物之后,过渡到畜牧业和种植业,再经过若干年,农业从畜牧业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的结果。原始农业之所以为“原始”,一则人类社会处于幼年时期,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极其有限;二则人们用以从事农业劳动的工具极其简单,如木棒、石块之类。我国历史上旧石器、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及殷周时期或稍后铁的发明、牛耕的出现,代表这一阶段农业生产力状况。与此相应,农业是唯一的生产部门,尽管劳动者在农耕之余或为了自身需要也生产某些手工业用品,但农业和手工业是结合在一起的,并没有独立的工业部门或农产品加工部门。正如马克思所说:“最初,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不是分开的,后者包含在前者中。农业氏族、家庭公社或家庭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既包含农业劳动,也包含工业劳动,二者是同时并行的。狩猎、捕鱼、耕种,没有相应的工具是不行的。织和纺等等当初是农业中的副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713页)同时,由于生产工具落后,农业劳动所能提供的剩余时间和剩余产品,用于制造手工业品或用于交换的产品也微乎其微,无需专司流通的商业和产品交换的市场。那时的所谓“市场”,不过“日中为市”、“以井为市”,简单的以物易物(如某类农产品换某种畜产品)而已。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在研究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时,称这一时期为农业阶段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它没有工业、更没有商业。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也得到发展。分工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志,一方面促使原来在农业中处于副业地位的工业迅速发展,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又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另一方面分工引起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发展,商业又与农业、工业相分离,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从而形成农、工、商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国民经济基本体系。商业出现之后,农业劳动者除自己仍要进行“卖”和“买”而外,可以把生活、生产所需的部分甚至大部分卖和买交给商业部门,自己安心从事农业生产。这对于劳动者积累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有利的,对于推动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阶段也是有利的。传统农业与原始农业相比,除了生产工具有较大的改进外,劳动者的素质有一定提高。农耕方式也日趋精细。但总的说来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生产以自给为主仍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仅在长达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始终处于统治地位,而且在遭受外来侵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制度经过109年(1840年到1949年)的发展之后,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奇迹并未出现,农业和手工业原始的家庭结合——男耕女织也未被新的生产方式撕断。

不仅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过二三十年的农业改造,“吃饭种田”、“穿衣种棉”、“养牛耕田”、“养猪过年”的状况仍然存在。从农业发展阶段分析,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农业的集中劳动和统一经营、农产品的统购统销等多种原因,束缚了农业分工分业和商品农业的发展,加上把农民发展商品生产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加以批判,既打击了农民坚持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又阻碍或延缓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进程。但是,实现现代农业符合农业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社会的演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0世纪80年代初(70年代末已开始),农村普遍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特别是那些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首先开始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从而奠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

怎样认识农业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现代农业转变为农业产业化奠定基础?这里有几个问题应当明确。

首先,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不等于实现现代农业。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组织形式、经营体制都很不完善,还不能说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即使农业产业化了,离现代农业也还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路要走。

其次,农业产业化是通向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那种认为等现代农业实现了再发展农业产业化或那时自然就有产业化的观点是不对的。我们强调农业产业化发生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时期,是要人们在指导农业产业化实践中,既不能观望等待,以为条件不成熟,又不能一哄而起,违反客观规律。

第三,在实行农业产业化中,要重视农业生产专业化对推动农业商品化、社会化的作用。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不发达是自给半自给农业得以保存的条件,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把原来从属农业的家庭工业、副业、农业内部各业(如种植业内的粮食作物、养殖业内猪、牛、羊、家禽)一一分离出来成为新的独立农业产业部门,则是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社会化程度的关键环节。而专业化、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来一个部门生产的产品,现在往往由几个部门共同完成。以农业为例,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小而全”的农业必然为大而专所取代,从种到收许多生产环节逐步成为专门的部门,如育种有种子公司、收割有收割公司、农产品加工运销有专业部门,不需要农户完成。专业化生产越发达,专业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合的要求也越迫切,这就为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

第四,近现代农业发展中,世界上许多国家所出现的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乃至流通部门的结合、协作,或者农业生产部门与农业生产领域独立出来的育种、饲料生产、肥料生产等部门的联营、联合,都是在农业、工业分工的基础上,农业与工业、商业从专业化生产进而实现联合或农工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的开端。尤其是农业发达国家近百年(特别是近半个世纪)在实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都相继出现,并获得了比较快速的发展和高于各自独立经营的效益。顺便说一下,农业发达的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虽有多年实践,但其名称不一定叫产业化。例如,国务院研究室农业培训考察组1999年赴荷兰、法国、对两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合作制实地培训考察。他们在“考察报告”中说:在两国20多天的行程中,没有听到一个荷兰人或法国人使用过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个词,但所见所闻确实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容。该报告还说:在欧盟国家看来,农业早就不是单一的生产环节,而是包括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即所谓“从田头到餐桌”,农业的效益来自这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这段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那就是推行农业产业化务必在它的实质、内容上下功夫,切不可徒有农业产业化之名,而无产业化之实。

综上所述,在人类社会初期,农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并没有生产、加工、流通之分;随着生产力发展,出现了与农业相对的工业和商业部门,农业由合到分;但是社会进步和农业的现代化,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工业、农产品加工和运销部门与农业又产生融合、联合的趋势,实现农业由分到合。

二、农业产业化是经济内部必然联系的反映

经济的内在联系是经济发展规律在某一经济领域、经济部门(或产业)的反映。经济规律主要指明经济如何发展、沿着什么方向发展,以及怎样由一种经济形式过渡到另一种经济形式,怎样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如农业发展为什么要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这样3个阶段,这是经济规律回答的问题。农业经营组织、经营方式、管理体制,为什么由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再到家庭经营;从农业与其它产业关系分析,为什么经历农业、农工、农工商的发展顺序?这就是经济内在联系要回答的问题。经济内在联系主要指明某一部门或产业如何运作和经营才符合经济规律,才能处理好产业内部(如农业)及其派生的产业(如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的产业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体系。

从上述认识出发,不难看出我国原来的农业经营和农业管理体制违背了经济内在联系的规律。农业合作化以后怎样经营农业,是合作社经营、集中劳动,还是家庭经营,分散劳动?是合作社只办一家一户办不好的事,如提供良种、技术指导、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那些适合农户干的农活、手工制品等则让农户放手经营?这些问题由于指导思想的错误,不仅长期没有解决,而且实行“政社合一”的制度,家庭经营被彻底否定,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完全丧失。这就割裂了农业与农户家庭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什么农业适合家庭经营,古今中外是普遍现象?这需要从农业的特点上找原因。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这是农业生产和基本特点。

这个特点说明,要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农民必须对整个生产过程负责,并能根据自然条件的特点和变化,根据动植物生产的不同阶段进行精心照料和细致管理,一旦发生自然灾害,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害为利。要做到这一切,生产者就必须有经营自,能够自主地安排生产经营活动。相反,农业集中统一经营,农民失去了生产经营权,丧失了劳动力支配权,一切由别人指挥,其结果使主体(人)与客体(农作物)分离,使劳动者无法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或适应,以控制或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按照人们预定的目标发展,达到人们预期的最佳经济效益。这就是农业的特点使集中经营并不比小规模家庭经营优越的客观原因。

长期以来对农业经济内在联系的客观性认识不足,不仅把农户发展家庭副业或将产品拿到集市贸易出售,当作资本主义,弃农经商加以批判,而且把农业社组织一些专业组发展某种专业生产或从事手工业生产、农产品贸易活动,统统冠以集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名予以取缔。这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为什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长期只是代替农户经营农业,而没有发展专业生产、专业公司、专业市场,进而形成农业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的联合体或一体化经营。究其原因,是人为因素割裂了农业经济内部的必然联系,导致合作经济组织的集体经营,既偏离农业经营固有的特点和方向,又没有承担起与农业相关的产前产后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化大生产的作用。农业管理体制与经营是密切联系的,农业经营的分割是同管理体制割裂经济内在联系分不开的。我国农业管理体制由于受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思想影响,又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违背经济规律的情况更为严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农村按行政区划分建立经济组织,实行自给自足小而全和行政割据的经济体制,一个社、一个队,就是一个“万事不求人”的小社会。这就从体制上割断了地区、部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之间的联系,为发展专业分工、社会化协作和联合设置了障碍。

二是农业与农业关联产业实行农工分离、农离分离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农业只能单一搞生产,而不能把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加工成半成品、制品,农产品加工企业设在远离农村的城市;商业部门只管收购、销售,不过问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农业只管生产,也无权过问加工和流通,也不知道加工什么,收购什么。农、工、商各部门互不联系、互不关心,造成产销脱节,产需脱节,有的产品积压,有的供不应求。

三是部门分割、城乡分离,切断了行业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本来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而管理体制却将再生产过程分割成很多部门和很多层次,各部门、各层次又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单位,造成了相互扯皮,彼此推诿,妨碍再生产过程相互协调和经济的正常运行。特别是农业内部行业管理的分离,生产几个部门管,加工几个部门管,收购、销售几个部门管,每个部门虽有一个领导分管,却互争权利互不往来。这种体制既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也不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应该看到,割断经济内部必然联系经营农业、管理农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它一方面阻止农业以更快速度发展;另一方面截断了农业及其关联产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造成农业结构单一,粮食几乎就是农业的同义语,农村结构单一,农业几乎是农村唯一的产业。为什么我国农村、农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就多数地区来说,农村仍然处于贫困状态,大多数农民连温饱问题也没有解决。难道我国广大农民就这样无能?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就落后到如此地步?回答是否定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我国农民经过长期的社会斗争、生产斗争的锻炼,他们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他们人数最多,能量最大,是中华民族的主体部分,只要给他们一个用武之地,他们会演出农业丰收、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活剧来。在农业上,我们祖先靠人力加畜业,创造了“贞观之治”、“斗米三文”的奇迹,难道经过几十年代人努力之后还展示不出比以前人更辉煌的伟业?问题是不良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捆住了农民大干的手脚,捆住了农业腾飞的翅膀。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基本认识:

第一,只有按经济内在联系来经营农业,才能增强农业自身经济实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弱质性问题。

经常听到人们议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农民不愿种田;社会各方面军的资金不愿投资于农业,工商企业也不愿到农村兴办农字号企业。为什么?说到底就是因为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缺乏吸引力。撇开其它因素不谈,造成农业弱质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业经营方式没有把农业与关联产业有机地结合并形成利益共同体。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是能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农业内部分割经营的主要弊端有二;其一是农业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无论通过计划收购,还是市场交换,都远远低于它的实际价值,甚至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物化劳动的消耗都得不到补偿。其二,农业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转移到农产品加工、流通部门。也就是说盈利部门不在农业,农产品通过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增加的价值有一部门是农业部门创造的,而这部份剩余价值完全落入其它部门。如何把农业、工业、商业连为一体?最有效的办法是将加工和流通增值的一部分利润返还于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这已为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的实践所证明。

第二,只有按经济内在联系来改革经济体制,才能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为农业产业化、持续农业、现代农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和环境。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即改革农村内部管理制度、经营方式,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这一改革突破了旧的经济体制,找到了在生产资料(主要是土地)公有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找到劳动者、经营者、受益者统一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很短时期内,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温饱问题。但是家庭承包仍然带有小生产的色彩,与商品化、社会化农业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协调部门利益,在考虑各部门责、权、利基础上,解决经济内在联系问题,就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农业来说,按经济规律办公事,就是按经济内部必然联系来办。因此,打破部门分割、地区界限、所有制界限,发展纵向的、横向的经济联合体,就是继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而农业产业化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项改革搞好了,才能解决家庭的承包遗留的“家家包土、户户种田”,小生产与大市场等矛盾,才能把农业从自然经济观念束缚下解放出来走上市场经济的轨道;才能造就WTO新形势,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农民素质,按WTO的规则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业、新农村。

以上分析可用一句话概括:按经济内在联系经营农业和改革体制,既为农业产业化创造了外部环境,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条件。

三、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对农业的新要求

市场经济体制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农业及其经营体制。尽管在农村改革中建立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符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的特点,且具有很大的弹性,既适应古老的牛耕,也适应现代的机耕,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应当长期坚持。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家庭经营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弱点也日益显露出来。这些弱点主要是:

1、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形式,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2、由此而很难打破家庭经营所形成的“小而全”生产格局,每户所能提供的农产品极其有限;

3、农户受文化水平、科技知识的制约,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更无力与国际农产品竞争;

4、农户居住分散,受交通条件、产品包装、保鲜等限制,即使有批量产品也难以进入国内、国际大市场。简言之,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打破县界、省界、国有大市场的矛盾靠家庭经营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在坚持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经营,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的合作,建立“农工商”、“贸工农”综合体,实行农商、农工、农业生产一体化,走农业产业化路子,就是建立适应市场市场经济的农业经营体制的必然选择。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农业的家庭经营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为什么又要在保持家庭经营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其它经营形式呢?这是由家庭经营的二重性决定的,即它对发展农业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保证了农民在农业经营中的主体地位,而这个主体地位又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为此,建立其他经营形式时,绝不能否定家庭经营。重犯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的错误。这样才能维护农民的民利和经济利益,把农民积极性引导到发展发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生产上来。换言之,农业产业化并不排斥家庭经营。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实现后,家庭农场依然存在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市场经济要求社会化大生产、大规模经营,而家庭经营规模小,只有通过农业产业化,通过分工协作,才能形成规模经济和批量产品,比较顺利地进入市场。市场经济与农业经营体制是什么关系呢?农业产业化又怎样适应市场经济,把农户、农产品推向市场呢?

首先,农业产业化与市场经济的联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在这里,市场对商品生产及其价值的实现起着决定性作用。说它起决定作用,一是有了市场,有了消费者,还需要作为生产者的企业或农户,生产出消费者或市场所需要的产品,方可进入市场;二是商品进入市场后能否卖出去,是否为消费者喜爱,并实际上被消费者全部购买(即实现了商品价值)。只有这两个条件同时达到,生产者才可以说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真正做到了以市场为导向。如果有市场(亦可理解为有消费者),但没有商品可上市;或有商品进入市场,但无人愿意来购买(亦可理解为没有消费者)。这两种情况有其一,都不能说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商品生产。

商品流通理论认为:生产决定流通,即生产出什么品种、多少数量,流通中也就是这么多品种和数量;流通对生产起反作用,即流通搞得好,市场扩大了,生产必然扩大。从市场经济分析,流通问题实质上是市场问题,而市场问题,必须抓好两头:一头是生产、一头是消费。只抓生产不抓消费(也可理解为市场),同只抓消费,不抓生产一样都是不可取的。因为有了消费而没有生产(产品),同有了生产而没有消费一样,市场只是一个空洞名词,而不是现实的市场。笼统地说生产决定消费,或消费决定生产未必科学。马克思说过,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同时又说,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因此,用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谁决定谁的辩证关系看待市场问题,既要抓消费,又要抓生产,二者不可偏废。

其次,进入市场的单位和个人都是不同利益的平等的经营主体。组成农业产业化的无论是加工企业、流通部门,还是农户,在实行产业化经营中都是独立、自主、具有平等权利和经济实体。产业化不论采用什么形式、什么样名称、都有没有改变参加者的主体资格,因为市场交换的实质,不是物品位置的变换,而是物品所有权的转让。如甲到商场购买彩电,成交前,彩电所有者是商场,一旦成交付款,彩电的所有权就过渡于甲。倘若进入市场的企业或个人,不是法律上、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实体,交易者之间不是平等地位,那末市场交换可能因缺乏主体资格或产权不明晰而导致失败。这正是我们一方面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保持农户的独立地位,一方面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弥补家庭经营之不足,使农户能和企业一样平等地走向市场。如果农户一旦参加某种行业或产品的合作与联合,就失去主体资格,就不能再从事家庭中其它经营,那就有悖于农业产业化原则,有悖于市场经济理论。市场经济是没有姓“社”、姓“资”之分的,凡有市场的地方,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公私都可以进入市场从事交易活动。我们说,家庭经营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指单家独户进入市场困难,并不是说农户不能独立自主地完成买和卖的市场交易行为。同时意在告诫农民,只有农业产业化才能为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市场)之间架设一座畅通无阻桥梁,步入市场经济的快车道。

第三,市场经济对农业的基本要求是商品化或发展商品农业。商品农业与自给农业不同,前者是为交换而生产,为卖而产;后者为了满足自己需要而生产,自给有余的那部分产品才进入市场交换范围。农业商品化与农业产业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商品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是农业产业化的条件,而农业产业化又促进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商品率越高的产业(产品)对产业化的要求强烈,反过来成为产业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国外农业产业化最先起步、成熟最好的一般是奶类产业、蔬菜、水果产业一体化,这同此类产业的商品化是有关的。我国农业产业化也有类似情况。根据笔者对四川乐山市两个区(市中区、五通桥区)的调查,产业化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大都是粮食作物之外的产业的产品。如五通桥区近年来以7户花卉种植大户为依托成立了花木协会,通过“协会联大户,大户带小户”,使成员发展到78人,种植面积由500亩扩大到2480亩,起到连接生产与市场的纽带作用。该区1999年12月成立的生姜协会,采取产前技术培训,产中督促检查,产后外联市场、内联运销大户等,出现了产销两旺的态势。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市场经济与农业商品化,农业商品化与产业化之间的联系。当产品通过产业化这个载体经受市场检验,被消费者认可时,商品化会得一进一步发展,产业化也会随之而扩大规模,并拉长产业链条,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带动更多的农户和产品闯市场,经受市场竞争的“洗礼”。

第四,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增强竞争力靠农业产业化。因为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是优胜劣汰。因为市场竞争的原则是公平竞争,你要战胜对手,只能靠商品的质量、品牌、价格优势等,只能按国际规则办事,而不能靠不正当竞争手段。从我国农民素质、农产品品质现状分析,在市场竞争面前农民素质、产品的质量在短期内不会改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农民、农产品更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产业化不仅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而且更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一是参与产业化的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可以形成新的合力。二是通过产业化经营,增大科技投入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品牌。三是参与主体可以合理分工,有的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有的进行市场分析,瞄准市场研制新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四是进行智力开发,培训市场经济人才。智力开发是把知识和人的智能作为一种资源来挖掘和运用;人才不是天生的,要靠教育、培训,所以培训人才,提高农民素质是增强竞争力的根本。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有一个著名观点: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和资本存量的丰寡。五是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用特色农产品开拓市场,走向世界。

农业产业化经营范文第10篇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突出。就全国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直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和实力增长较快。2001年,我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66000多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有27000多个,占41%;中介组织带动型的为22000多个,占33%;专业市场带动型的为7600多个,占12%;经纪人、专业大户带动型的为9600多个,占14%。2002年,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继续发展,其营业额达1042亿元,利润264亿元。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4693亿元,比2000年增长52.8%。销售收入为9461亿元,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者达1762个,增长62.3%。2003年,监测合格的350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资产规模平均为8.1亿元,比2001年第一次监测时提高30个百分点左右;平均固定资产规模3.2亿元,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平均销售收入9.7亿元,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截止2004年底,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超过10万个,带动7000多万农户,每户平均增收100多元,初步形成以580多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2700多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局面。国内各地区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多种组织形式,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在58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中,合同方式占83.7%,合作方式占10.1%,股份合作方式占1.4%,其他方式占4.8%。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及西部地区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相对较小,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就东南沿海地区的江苏省来说,2007年初,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有3657家,总销售收入1823亿元,其中部级重点龙头企业28家,省级龙头企业达200家。浙江省绍兴市拥有农业龙头企业1100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3家,2006年龙头企业实现销售额189.6亿元,利润12.8亿元,农产品加工值达155亿元,联结基地728.9万亩,带动农户169.7万户。而中西部地区龙头企业的发展则有所不同。湘西自治州政协调研组2004年9月上旬对湘西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全州只有2家部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州级龙头企业,资产总额只有11亿元,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一个地级市的水平。

(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有明显的地域性。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有非常典型的地域性。它的主导产业往往是以当地的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发展的基础基本上是立足于本地,然后再逐渐向外扩展。当然,这些龙头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突破本区域的界限。如今,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一些龙头企业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大力开展有关业务,将经营触角扩展到中西部地区。据统计,2004年我国共有1164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从事跨区域经营,并且许多龙头企业开始向多产业、多品种、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式发展。

(四)各级财政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强,国际化经营势头显现。据统计,2003年和2004年,我国省级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达33.6亿元,中央财政从1995年到2003年,支持农业产业化资金总量达12亿元。2004年,江苏省全省引入“三资”达167亿元,较2003年增加46亿元,增幅达38%。龙头企业积极向国际市场进军。2003年,监测合格的国家重点企业中有295家企业具有出口经营权,创汇额达44亿美元。其中单个企业出口创汇超1000万美元的有80多家,超过3000万美元的有40多家,超过5000万美元的有20多家,超过1亿美元的有6家。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步兴起阶段,总体水平不高,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龙头企业的整体实力偏低,覆盖面较窄。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发展过程较短,因而无法形成数量众多、实力雄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各地虽然已出现一些龙头企业,并且这些龙头企业确实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起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各地的龙头企业往往从地方利益出发,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体系,有的甚至还搞地区封锁,这就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同时,各地农业企业的规模有限,相互间的竞争力有限,无法形成重组兼并的浪潮,这对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覆盖面较窄,目前只有50%左右的覆盖面,而发达国家中的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则早已超过80%。就龙头企业方面来看,我国的龙头企业所占比重及整体实力也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龙头企业的发展程度较低,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我国各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各地龙头企业之间往往各自为政,自求发展,出现各地区间龙头企业的重复设立,致使其规模和发展程度长时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很难有大幅度提高。对有限农业资源的争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龙头企业间的矛盾,引起了相互间的争夺,这给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由于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较低,公司与农户间的协作还不密切,这就增加了成本支出,减少了利润。据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元,日本为2.2元,中国只有0.3元。较低的利润水平又会影响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龙头企业的实力较弱,没有形成足够的控制力,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缓慢。全国各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虽然不少,但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管理,因而发展速度较慢,实力扩张有限,始终难以发展成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因此,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的步伐较慢,所起的作用也不大。同时,一些地区龙头企业在当地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对所在地区其它企业的控制力较弱,使其发展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明显。如,湖北省鄂州市虽有2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但规模都不大,集约化程度也较低,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有限。

(四)对龙头企业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我国各级政府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政策和措施上都给予充分重视。但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各地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也有所不同。有些地区没有统一规划,任龙头企业自由发展,致使农业产业化的合作体系难以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反过来也会阻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合作机制的形成。对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认识不够,致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及其它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隐患,这些隐患妨碍了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给龙头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对策

为尽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大力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龙头企业,逐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订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体系的建设。要重新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要意义,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颁布来推动龙头企业的发展。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农业产业化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适时制订出台一系列有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以改革促发展,以制度促提高,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作为龙头企业也要紧跟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强自身内部各种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使龙头企业的发展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使其发展后劲更足。

(二)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新道路。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发展农业生产上,各地都有其自身特色。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并使优势的发挥能切实收到实效。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用新模式推动企业化经营的发展。要改变各地区普遍存在的“种(养)什么加工什么卖什么”的传统产业化模式,代之以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市场需求什么一加工什么一种植什么”的新的产业化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拓宽农业发展路径,增加产品的销售,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典型事例的宣传,拓宽农民的视野,使农户由过去的单纯关心农业生产变为关心农产品未来的销售。使农户逐渐摆脱传统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生产模式,转而从事多种农业经营,在经营过程中去改造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最终发展现代农业。

(三)加强龙头企业间的分工合作,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集群。要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来从事经营,将上下游企业有机地联结到一起,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各协作单位的功效,使其各司其责,各尽其事,共同组成一个产业链条并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龙头企业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十分重要。因此,各地区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区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其它中小企业的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形成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园区,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农、工、科、贸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基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国内一些地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如,广东省围绕龙头集团公司的发展,把关联农场改造成它的农业分公司或生产基地。广东东方剑麻集团完成对垦区剑麻种植、加工、销售企业的联合重组,形成广东农垦集团在剑麻产业上的龙头公司,年产叶片33.7万吨,年产直纤维1.8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剑麻种植、加工和出口企业。

(四)打造名牌产品,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以国内外大市场为着眼点,努力提高企业的现代技术装备水平,要创造出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通过名牌战略的制订与执行,不断拓宽企业的发展方向,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一个名牌产品可带动其它相关产品生产和销售,对农业产业化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从事乳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蒙古伊利集团和蒙牛集团,就将牛的养殖户和本企业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公司——养殖户”一体化的生产组织模式,并逐渐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名牌产品,扩大了其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奠定了在国内同行业中的优势地位。吉林省的德大集团也是采用这一模式,将肉食鸡养殖户和大豆种植户与公司密切联结起来,形成一条龙式的专业化生产,逐渐扩大对国内外市场的开拓。

(五)大力开展科技创新运动,提高龙头企业的技术水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排头兵,要大力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龙头企业的产业化水平。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及高校进行联合协作,将现代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龙头企业的产业化水平。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参与“星火计划”和“良种工程”计划的实施,通过国家有关政策及资金的资助,将最新科技成果引入龙头企业,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满足社会需要,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要形成一系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以新产品、新技术去引领企业的发展,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去创新,形成创新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局面。

(六)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龙头企业自身及各级政府要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加大龙头企业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步伐,利用其他地区的资金来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在这方面,东南沿海地区走在了前面。江苏省阜宁县2001年就实施了“农业招商引资百日竞赛”和“农业项目推进年”等活动,大力扶植农业外向型龙头企业发展。中部地区近年来也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各级政府要着力塑造好适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加大对龙头企业所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搞好硬环境建设。同时,在税收方面,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向龙头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减轻它们的纳税负担,以降低企业产品成本,提高赢利水平。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要积极为龙头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可考虑对龙头企业实行不同于其它企业的优惠利率,优先支持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活动,同时组织专项基金,对龙头企业提供专项支持。还要加快龙头企业与国内外其他相关企业的合作,在合作中不断壮大企业的规模,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增强龙头企业的整体实力。

总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反映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我们要积极给予支持,大力促进,使其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条件下得到迅速发展,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能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摘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强龙头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加强龙头企业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产业集群,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发展新模式,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

上一篇:连锁经营模式范文 下一篇:经营管理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