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在健康国人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时间:2022-04-21 06:56:00

国产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在健康国人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国产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在健康国人体内的药动学。 方法 18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国产盐酸左氧氟沙星片200 mg,分别于服药前和服药后24 h内多点采集静脉血,PR-HPLC测定血浆内左氧氟沙星浓度,BECS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 结果 单剂量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200 mg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1.15±0.42)h,Cmax=(2094.6±615.1)μg·h/L,AUC=(11 295±1847)μg·h/L,T1/2=(7.08±1.26)h。 结论 国产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在健康国人体内的药动学参数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盐酸左氧氟沙星;药动学

[中图分类号] R96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8(a)-0124-05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Tablets)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强,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盐酸左氧氟沙星为第二代喹喏酮类药物,其抗菌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DNA螺旋酶而阻止微生物生长,与其他同类药物相比,左旋氧氟沙星的油水分布系数大,在富含脂质的组织中分配好,体液及脏器浓度高,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等多种系统的感染[1]。本实验对国产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在健康国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加以研究,以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剂

1.1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包括:LC-6A高压输液泵、SPD-6AV紫外可调检测器CTO-6A柱温箱、7251进样阀、分析之星色谱工作站。XK-96A液体快速混匀器,姜堰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BF-2000M型氮气吹干仪,北京八方世纪科技有限公司。LXJ-Ⅱ离心沉淀机,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

1.2 试剂

甲醇(色谱纯,北京化工厂,批号:20020629)、磷酸二氢钾(分析纯,北京红星化工厂,批号:950401-8)、四丁基溴化氨(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批号:20040531)、异丙醇(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生产,批号:941101)、磷酸(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六厂,批号:20010902),二氯甲烷(分析纯,北京化工厂,批号:20030319)。试验用水为自制三蒸水。

1.3 药品

试验制剂: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河南省天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0 mg/粒,批号:0901061。盐酸左氧氟沙星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30045-200202。含量:97.2%。

2 方法与结果

2.1 受试者选择

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均为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23±2)岁,平均体重(63.42±4.21)kg,无烟酒嗜好。均自愿作为受试者参加本试验,给药前2周至整个试验过程结束未服任何其他药物,受试前经体格检查及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正常。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于试验当日晨服药前采空白血样,7∶00开始统一服用受试制剂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剂量均为200 mg(100 mg×2片),于服药后0.25、0.5、0.75、1、1.5、2、4、6、9、12 h和24 h各采集静脉血4 mL,血样置于标号试管中,所有血样室温放置2 h后离心(3000 r/min)20 min,分取血清,置-20℃冰箱保存,测定前自然解冻。

2.3 HPLC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血清浓度的方法及确证

2.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Scienhome,C18不锈钢柱,200 mm×4.6 mm。填料粒径:5 μm,KROMASIL。流动相:0.01 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0.5 mol/L四丁基溴化氨(78∶22∶4,V/V)。流速:1.0 mL/min。柱温:40℃。UV检测波长:294 nm。灵敏度:0.001 AFU。

2.3.2 血清样品预处理

取血清0.5 mL,加二氯甲烷(含2%异丙醇)4 mL涡旋萃取2 min,离心10 min(3500 r/min),负压吸去上层水相,转移有机相2 mL于另一尖底试管中,40℃水浴中氮气吹干,100 μL流动相复溶,进样20 μL,按前述色谱条件测定左氧氟沙星的峰面积,以外标法进行定量。

2.3.3 分析方法的确证

2.3.3.1 盐酸左氧氟沙星血清色谱图(特异性) 取6名健康人血清、健康人混合血清加盐酸左氧氟沙星标准液及受试者服药后血清0.5 mL,按样品制备项下处理测定,得色谱图A、B、C。取盐酸左氧氟沙星2000 μg/L标准液4 μL进样,得色谱图D。在此色谱条件下,盐酸左氧氟沙星能与血清中其他杂质完全分开,保留时间约为5.3 min。见图1。6份健康人血清经按样品制备项下处理测定,其血清中均无任何物质峰对待测药物峰产生干扰,图1A为其中之一,说明本方法有极高的特异性,能准确测定血清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

2.3.3.2 血清标准曲线的制备 用高精度电子天平精密称取左氧氟沙星标准对照品5 mg,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即得100 mg/L的左氧氟沙星标准对照品储备液。精密吸取左氧氟沙星标准对照品储备液一定量,用甲醇稀释,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左氧氟沙星标准对照品溶液系列。取健康人混合血清0.5 mL 6份,分别加入相应的左氧氟沙星标准对照品溶液,得浓度为50、100、250、500、2000、4000 μg/L的含药血样。以下操作同血清样品预处理与测定项,隔日重复以上操作,共5次。以峰面积(A)对浓度(C)做回归曲线,回归方程为:C = 0.004 486 A +0.03 817(r = 0.999,n = 5)。盐酸左氧氟沙星在50~4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血清样品可以准确测定的最低浓度为50 μg/L(S∶N≥5)。

2.3.3.3 定量下限的考察 标准曲线的最低检测浓度(定量下限LLOQ)为50 μg/L,为待测样品实测平均Cmax的1/44。其准确度为真实浓度的91.08%~99.13%,相对标准差(RSD)为3.26%(n = 5)。均能符合实验要求。

2.3.3.5 精密度试验 用不同浓度盐酸左氧氟沙星对照品加健康人混合血清配成100、500、2000 μg/L的血清样品,按样品处理和测定项,于1 d内平行操作处理测定5次,另按上述操作,每日处理测定1次,连续5 d,得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差。结果见表4。提示方法精密度符合要求。

2.3.3.6 样品稳定性 ①血样在冰冻存放条件下的稳定性:用空白血清配制含盐酸左氧氟沙星标准品浓度为100、500、2000 μg/L的血样各4份,1份立即处理测定,其余三份分别于-20℃冰箱存放1、2、4周时取出处理测定,结果见表5。提示含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血样在该存放条件下稳定。

②标准品冰冻存放条件下的稳定性:取标准品贮备液用甲醇稀释制成含盐酸左氧氟沙星为100、500、2000 μg/L样品,三个浓度各取0.5 mL,氮吹仪中吹干,100 μL流动相复溶,进样20 μL。并分别于-20℃冰箱存放1、2、4周时取出,按上述方法处理测定,结果见表6。提示盐酸左氧氟沙星标准品溶液在该存放条件下稳定。

③血样多次冻融条件下的稳定性:用空白血清加入盐酸左氧氟沙星系列标准品,配制成含盐酸左氧氟沙星为100、500、2000 μg/L的血样三份,各取0.5 mL按“2.3.2.2”项下样品处理与测定项处理测定,并分别于-20℃冰箱冰冻后,取出室温融解,反复2次,每次均取样按上述方法处理测定,结果见表7。提示含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血样经2次冻融后仍稳定。

④血样处理后的溶液中盐酸左氧氟沙星室温放置时的稳定性:用空白血清配制含盐酸左氧氟沙星100、500、2000 μg/L的血样,立即处理测定,并将处理后的溶液室温放置(密塞、避光)4、8、12 h时进行测定,结果见表8。提示血样处理后的溶液室温放置12 h,其中的盐酸左氧氟沙星仍稳定。

2.4 数据处理

志愿者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上海宏能软件有限公司BECS“生物利用度和等效性统计软件”(版本:1.0.2)以非房室依赖的方法求算有关药动学参数。Cmax、Tmax采用实测值,AUCtn用血药浓度实测值经梯形法计算,AUCinf由AUCtn加上t∞的剩余面积(AUCt∞=Ct/λz,Ct为试验中最后一点可测定的血药浓度,λz为血药浓度末端项消除速率常数)算出。t1/2=0.693/λz(λz为血药浓度末端项消除速率常数)。

2.5 血药浓度与药动学参数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给予18名受试者后,经时过程血清中盐酸左氧氟沙星浓度见表9,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BECS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见表10。

3 讨论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于第三代氟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物,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1]。目前,我国最常用的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为100 mg,bid,或200 mg,bid,口服或静脉使用,且相应的药物剂型也为100 mg和200 mg。有研究表明,左氧氟沙星存在剂量依赖性的特点[2],国外多主张每日单次大剂量治疗,如500、750、1000 mg,qd[3]。

临床上主要用于由革兰阴性和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各类感染,如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肌肉骨骼肌系统损害、代谢和营养障、神经紊乱等[4]。监测左氧氟沙星的血药浓度有助于防范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盐酸左氧氟沙星片200 mg后吸收迅速,于0.75~2 h[平均(1.15±0.42)h]达血药浓度峰值(930.24~3220.55)μg/L,平均(2094.6±615.1)μg/L。消除半衰期平均为(7.08±1.26)h。所得主要药动学参数与国内外文献报道较为一致[5-10]。

目前,我国最常用的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为100 mg,Bid,或200 mg,bid,口服或静脉使用,且相应的药物剂型也为100 mg,200 mg。有研究表明,左氧氟沙星存在剂量依赖性的特点[11],其防突变浓度(MPC)为2~4 mg/L。国外多主张每日单次大剂量治疗,如500、750、1000 mg,qd[12]。本次试验中Cmax的平均值为2.094 mg/L,刚刚达到防突变浓度,在临床应用中多次用药后也能够基本满足抗菌治疗和防止细菌突变的要求;而国外单次大剂量给药的方案可能更符合临床治疗需要,但需在随后的人体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Cammarota G,Ciancizzaro O. Efficacy of two one week rabeprazole /levofloxacin based triple therapies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0,14(10):1339-1343.

[2] Firsov AA,Zinner SH,Vostrov SN,et al. AUC /MIC relationships to different endpoints of the antimicrobial effect [J]. 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2,50(4):533-539.

[3] Chien SC,Frank A,Cynthia LW,et al. Double-blind evaluation of the safe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multiple oral once-daily 750-milligram and 1-gram doses of levofloxacin in healthy volunteers [J].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1998,42(4):885-888.

[4] 单爱莲,赵桂元,钱思源.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国内外文献个案调查与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3):212-217.

[5] 段旭,肇丽梅,张桂凤.左旋氧氟沙星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J].药物研究,2000,9(7):19-20.

[6] 张丽,李家泰,赵彩云,等.国产左氧氟沙星片剂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1,17(3):199-202.

[7] Chien SC,Mark CR,Lee GG,et al. Pharmacokinetic profile of levofloxacin following once-daily 500 mg oral or intravenous doses [J]. Antimicrobial Agents Chemotherapy,1997,11:2256-2260.

[8] 张菁,郁继诚,施耀国,等.左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J].中华医药学杂志,2005,85(27):1926.

[9] 乔海灵,张莉蓉,郭玉忠,等.3种左氧氟沙星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7):396.

[10] 郁继诚,张菁,曹国英,等.注射用左氧氟沙星单剂及多剂药动学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3):176.

[11] Firsov AA,Zinner SH,Vostrov SN, et al. AUC /MIC relationships to different endpoints of the antimicrobial effect[J]. 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2,50(4):533-539.

[12] Chien SC,Frank A,Cynthia LW,et al. Double-blind evaluation of the safe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multiple oral once-daily 750-milligram and 1-gram doses of levofloxacin in healthy volunteers [J].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1998,42(4):885-888.

(收稿日期:2012-10-15 本文编辑:卫 轲)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经验性疗法对功能性便秘患者心理状... 下一篇: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