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最多的大型中药企业乐仁堂

时间:2022-04-20 11:45:01

职工最多的大型中药企业乐仁堂

建国前的中药铺,有二三十名店员,规模就算不小。著名的重庆桐君阁,有职工四五十人;上海的蔡同德堂大药铺和汉口的叶开泰中药老铺,有职工百余人;北京同仁堂,职工达到190多人。这都是规模很大的中药企业了。天津中药铺,规模还要大。大仁堂、松茂堂、万全堂有职工百人左右,只能算是天津大药铺群体中的小兄弟。达仁堂和隆顺榕,职工人数超过200人。天津乐仁堂人数更多,达到290多人,为行业之冠。乐仁堂不仅人数最多,论经济规模和经营业绩,在解放前的中药行业也堪称一流。

乐仁堂最早叫乐寿堂,是北京同仁堂乐氏家族大房共同出资创办的,地址在北京西单北大街。自1911年清廷退位,独办官药给清廷当御药房的北京同仁堂,生意顿然失色,各房子孙各谋生路,以预不测。彼时达仁堂已初具规模,蒸蒸日上,获利颇丰。大房乐佑申,兄弟四人,他是老大,父亲已死,他便动员他叔叔乐钧士与他合伙伴开药铺。乐钧士留学日本.淡泊名利,不喜经商,每日以识洋文、读洋书自娱,但为他自己的四个儿子着想,便也同意了侄子的意见。他有个条件——只出钱,不出力。就这样,乐钧士、乐佑申和乐佑申的3个弟弟,集资3万元,开办了乐寿堂,由乐佑申任经理。

乐寿堂生意不错,没几年便赚了不少钱。雄心勃勃的乐佑申遂又在乐氏大房筹集九万元,于1930年在天津北门里鸽子集兴建一座制药工厂,还在天津梨栈和估衣街分别开设了很气派的药铺。设在天津的药厂、药店,均命名为乐仁堂,以梨栈那个药铺作为乐仁堂总店。

从转过一年开始至1936年,在五六年的时间里,乐仁堂几乎一年开设一家分店。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乐仁堂成为天津又一个大型工商一体的中药集团,全部资产达到50多万元,拥有一座制药厂和北京乐寿堂(后改名为北京乐仁堂)药店、天津乐仁堂药店(在北门外,由估衣街迁此)、开封乐仁堂药店、太原乐仁堂药店、石家庄乐仁堂药店、保定乐仁堂药店、天津乐仁堂总店共7家药店,以及一处饲养数百只梅花鹿的大鹿苑。

乐佑申作为一位海归企业家,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改变中药行业传统药店的管理方式。他在担任乐仁堂经理的30多年里,为改革中药企业管理,倾注了大量心血。

卜帘寿和丁水益两位老先生说:旧式中药企业管理落后,其主要表现就是有规矩却无详备的制度条文;工作有标准,却又没有具体的衡量尺度;不能说没有管理,但是管理相当粗放,而且随意性很大。干中药这一行的,药工店员,都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有的连锄头也没完全放下——夏天要赶回老家拔麦子,秋天要请假割高粱。药铺老板管理太松,那就跟放羊差不多,管理太严了,又怕人人受不了,把事弄僵更麻烦。乐佑申刚毅自信,敢想、敢说、敢干,管理上应当怎么样,他就怎么样。结果呢,他搞得一套管理办法,伙友们最后都认可啦。

乐仁堂有个店员叫尤玉鑫,河北省枣强县人,解放前在乐仁堂北京店、保定店、石家庄店工作过。1947年石家庄解放,尤玉鑫过石家庄店经理。建国后,尤玉鑫被调回乐仁堂制药工厂。尤玉鑫对卜帘寿和工水益二人说,数乐仁堂制度最多,数乐佑申管理最严,乐仁堂人这么多,地点又这么分散,不这么管还真不行。他举了两个例子。

一是做药有做药的规矩,卖药有卖药的规矩。做药不能用次料,工艺不能图省事,制度严明,即使是外埠药店自制普通成药,查柜(经理)也照样严格监督。至于卖药,规矩就更多了。店堂必须窗明几净,戥称算盘随时保持一尘不染,药斗的斗帮也不许有灰尘。顾客进店要笑脸相迎,嘘寒问暖让顾客感到亲切。称完药,必须先由查柜核对是否缺味,是否有该捣未捣该炙未炙的药材,检查无误在处方上加盖名章以后,才能包扎。谁卖的药,卖了多少,收多少钱,须及时用传票告知账房和后柜。账房每天要核清当日账目,计算出售货人员提成零钱;后柜要随时盘点库存,不允许出现脱销断档。

二是健全原始票据,实行新式记账法。过去药铺都是用毛笔记流水账,不便于核算分析。乐佑申出国学的就是簿记学,因此乐仁堂很早就实行新式记账法。完工票、工时票、售货传票、领料单、进料单、退料单等票据齐全,有专业会计记账,随时可以分析成本。有些药工店员一开始嫌麻烦,不按制度执行,但是在乐佑申的严格要求下,渐渐也就习惯了。

乐仁堂还饲养纯种乌鸡,自种枇杷、石斛、生地等鲜药,以药品齐全、疗效可靠和服务一流闻名遐迩。

上一篇:清晨转腰可治便秘 下一篇:公民社会与法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