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的职工培训

时间:2022-06-25 05:24:51

浅析企业的职工培训

[摘 要] 企业的职工培训是确保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胜的关键。加强职工培训,提升企业的整体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有助于企业保障其持久的竞争优势。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企业学习能力与创新在企业业绩增长中的优势,基于此,企业要采取有效的培训手段强化职工培训,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以我国企业职工培训的现状为切入点,借鉴国际先进培训经验,分析了现代企业培训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 现代企业;职工;培训

【中图分类号】 G7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052-2

一、我国企业职工培训现状简析

(一) 培训投资仍严重不足

与发达国家和外资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在投资于员工培训上的资源仍然较少。除举办基本的入职(岗前)培训和基础培训外,真正用于员工培训的投资微乎其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多数企业,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担心职工培训之后,造成严重的人才流失,而不敢过多投入培训成本。第二,培训投资与人力资本增值就可能出现四种不同的结果:一是个体人力资本与企业人力资本共同得到提升;二是个体人力资本与企业人力资本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增值;三是个体人力资本增值较小,企业人力资本增值较大;四是个体人力资本增值很大,但企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增值。可见,企业实施职工培训必定会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大多数企业对员工培训采取回避和敷衍的态度。

(二)培训体系不健全,模式单调

国内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少主动对员工进行培训,即使有些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往往也是因为机制不健全,达不到应用的效果。据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我国92%的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仅42%的企业有自己的培训部门。加之,多数企业在职工培训中,缺乏详细的培训战略规划,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效果难以提高。对于很多国内企业来说,培训就是来场讲座、考察学习等快餐式培训,企业职工培训鲜少从职工的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二、国际现代企业先进培训经验

据美国培训与发展年会相关统计显示,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进行培训投资的企业的人均产值比企业平均值高出58%左右。美国每年在所花费的培训费用约为300亿元,多数企业积极开办管理学院,建立企业自己的大学,积极开展培训。美国不但高度重视职工培训,积极制定职工培训战略与规划,同时还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加强职工培训。美国的职工培训形式,兼顾在职学习与离岗培训两方面,同时还通过在线培训方式、交互式试验性学习方式以及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景的培训方式,展开全方位的职工培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注定性,激发员工学习的内在动力,提供企业职工的学习能力。

就日本而言,他们认为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帮助员工成长是企业的责任,通过企业培训,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成功的一种表现。日本企业在开展职工培训中,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实施全员培训制度,并积极制定系统完整的培训体系,突出培养员工的实践能力,在培训中,实施轮岗制度与交叉培训的形式,最大程度地让员工掌握多种技能,以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以及企业的业绩。

“学习型组织模式”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企业培训模式,强调企业要积极营造学习氛围,使员工的创造型思维能力得以中分发挥,从而建立学习型组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培训模式的主要内容在于:建立共同愿景、开展团队学习、改善心理模式、鼓励自我超越以及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五项修炼。这一现代企业培训模式对于提升企业与员工的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咨询型模式”也是国际流行的现代企业摸寻模式,该模式注重“顾问”,认为顾问可针对外部顾客活动等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我国企业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的培训经验,提高我国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促进企业发展。

三、我国现代企业培训模式的创新

(一)运用“沃斯特”分析法,制定企业培训战略

企业在进行职工培训中,要认清形势,积极加强单位人力资源开发,找到世界企业自身培训的战略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可有机运用“沃斯特”分析法(SWOT分析法),即企业具有或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等,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展开全面的分析,明确企业发展面临的威胁与劣势,加强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善用机会,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职工培训战略计划,制定科学完善的职工培训方案,确保职工培训的有效性。

(二)创建“培训评估圈”模式

培训评估圈模式是借鉴西方国家新的培训理念“培训圈模式”提出的一种新的培训方式,该培训模式充分体现了ISO9000 标准中的“PDCA”循环模式(P:策划;D:实施;C:评估;A:改进),即是将企业的职工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培训循环中涵盖了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实施以及效果评估等环节,使各环节相互连接,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培训循环圈。其中,职工的培训效果评估是这一循环圈的起点与终点,贯穿于整个培训循环之中。一个培训循环结束,新培训循环开始,从而使整个培训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循环状态。我国企业在职工培训过程中,要立足于自身实际,积极从组织、任务、人员等层面分析企业的职工培训需求,强化培训需求评估,同时针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所需资源等内容进行培训设计评估,之后再积极完善培训实施与效果评估,积极做好反馈,为新一循环的培训需求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这一培训模式主要运用了“水涨船高”的思维方式,将企业员工作为“水”,将企业效益视为“船”,通过培训,提高水位,才可能使企业的效益之船越走越远。因此,现代企业在职工培训实践中,可结合企业实际,合理构建“培训评估圈”,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三)利用新技术进行传统培训方式的升级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培训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同。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满足了员工对于企业外部知识的搜索,便于企业内外部知识的整合,及时对企业知识进行更新;另一方面,满足了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因此,随之而兴起的实践社区、试听培训、E-learning、虚拟现实、虚拟教室技术等培训方式相比于传统培训更好的满足了培训需求的个性化和培训内容的多样化需求,完成了培训部门由提供知识产品向提供学习服务的职能转变。

(四)提升培训单位的战略地位,创办“企业大学”

目前,很多公司都建立了专门的知识管理中心,而大部分企业的培训中心还没有独立出来,而是下属于人力资源部。对于知识型企业来事,培训中心的设立和知识管理中心的设立同等重要。企业需要提升培训中心的战略地位,做到培训中心与企业战略决策层、业务执行层之间的直接沟通,从而使培训方案的制定,能够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同时及时补充业务执行中出现的技能或知识短缺。

参考文献:

[1]邵冲.人力资源管理与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元珑.关于信息化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8).

[3]陈志国.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与创新[J].当代经理人,2006,(21).

[4]陈群平.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经济师,2005,(5).

[5]涂台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6]涂台良.如何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7]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何惠(1988-),女,汉族,甘肃金昌人,国网甘肃培训中心,研究方向:培训管理。

上一篇:同性恋之婚姻家庭权益保护研究 下一篇:学习动机与毕业去向对德语本科课程学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