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CPI

时间:2022-04-19 05:17:54

用两个平均值衡量的物价与收入

我国统计部门编制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原理与国际上许多国家相同,都是试图通过统计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购买的一篮子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来反映百姓生活所面临的涨价压力。在国内CPI的统计中,消费商品和服务项目按用途分为8大类:食品、烟酒及用品、服装、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

在统计中,专业人员先是在市场上采集各种调查商品的价格,确定每一种调查商品价格对市场价格总水平影响的权重;然后,计算出每种商品的综合平均价格,根据各种调查商品的基期价格和报告期价格,计算出各类商品所属基本分类的物价指数;最后由基本分类指数依次加权计算出所属更高层次的大类指数和物价总指数。如此,计算出CPI,加上同理得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数。这是两个平均值,仅就这两个数值而言,计算结果应当没有错误。

然而,问题又出在这两个数值上――即这样的平均值能否全面、准确地反映不同物品的价格变化?特别是在收入增量分布不均时,对不同人群产生的影响会一样吗?

为什么会“以偏概全”

在统计者看来,平均收入的高增长在抵消了物价的低增长后,仍多出的部分显示了低物价、收入高增长的格局,只是由于消费者往往喜欢拿较小范围商品及服务价格来与统计局公布的价格指数比较,比如,仅仅看到食品、肉类、鸡蛋、水电、燃气的价格,就会感到价格在上涨。而对市场上许多工业制品,如服装、家电、汽车、电脑、通讯产品等不断降价的商品,消费者往往视而不见。至于商品房的价格上涨,则按国际标准列入投资类,与CPI无关。所以,习惯只看部分商品的涨价幅度的质疑者显然“以偏概全”了。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一种状态的构成要素越多,要素彼此间的差距越大,仅以平均值来表述该状态就越不准确。或曰:离散程度越大,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差。例如,当某个城市某一天的平均气温与全国一年的平均气温完全相同时,人们如果要到不同的地方去旅行,所要带的衣物不能以所在城市某一天的气温为依据。因为,这两个看来完全相同的温度平均值具有不同的意义。要认清后者,不但需了解某地四季高低温度的差距有多少,还要了解影响温度变化的各种原因,只看平均值,难免“以偏概全”,“用局部代替整体”,搞不清从帕米尔高原到大上海,从漠河到海南岛的气温变化情况,自然也就做不出好的旅行生活决策。同理,统计者仅用CPI和居民收入人均增长来表述当今社会的物价和收入状况,也会出现“以偏概全”。

应当分层编制物价和收入指数

如上所述,仅靠作为平均值的CPI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显然不能准确地反映不同收入人群所面临的物价波动情况,这可能是当前统计者的数字即使准确也难以得到广泛认同的原因。对此,人们感到:统计部门或许该对现行CPI和居民收入状况的编制作些改进,按照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高收入层级分别编制,如此方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物价变化对不同收入阶层造成的影响,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细致、准确的依据。这与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不能只有气温平均值,还需有各个省、市和地区的温差、降水及风力数据才有实际意义是一个道理。(摘自2007年8月13日《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本轮物价上涨不可轻视的十个理由 下一篇:央行拉响“价格全面上涨”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