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诠释:当代绘画艺术的观念性命题

时间:2022-04-18 03:34:01

反对诠释:当代绘画艺术的观念性命题

摘 要:国际当代绘画艺术在整体的当代艺术创作面貌中呈现出的观念性命题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从杜尚伊始,观念成为艺术创作中非常核心的要素,在国际当代绘画领域,艺术家通过各种创作手法、形式和展示的改变,重新解构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学术和程式倾向,致力于新的绘画突破与可能性,这也把艺术思维带入到一个视觉哲学的领地。本文列举了几个重要的艺术家,并对其作品进行了分析,将其观念性成分做一一介绍。在这一方面,研究才刚刚开始,本文只是根据笔者的艺术史执教经验对这一问题展开一个简单的论述,是对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教学的一点补充。

关键词:当代艺术;绘画;观念性

1 马塞尔.杜尚的影响

比起单单呈现一件作品的视觉效果,杜尚可能更在意作品引发出的一系列讨论、争辩和事件,所以当被命名为“泉”的小便池在1917年的美国纽约一个展览会上被人“压制”①的时候,杜尚显得并不以为然,杜尚认为这对他来说无关紧要。相反,他觉得从一种制造丑闻的角度和意义来说,这还是一种成功。可以看出,事件本身以及作品的嘲讽式态度给大多数的策划和参展方及观众带来的不适是这件作品背藏的初衷和阴谋。当然,作品对于现代主义艺术的质疑和反叛,以及重新定义和认识艺术本身是其轻描淡写下的价值和意义。这件“丑陋”的作品进一步质疑和批判了现代主义艺术暗含的基于传统衍生的学术特质、专注于造型语言的塑造以及现代艺术家身份问题,杜尚把现代主义艺术家的自我和个性主张视作矫情的表现,现代艺术作品在展览中强势地让观众接受以及批评家对作品的批评性评论也都是杜尚潜在的批判对象,在他看来,现代艺术中的先锋性并非实验性,而依然是学术和程式的倾向。反观杜尚大量的现成品②作品,其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对艺术家的重新定义,即艺术家是把语境当作一种改变感知方式的人,而不是一个主要创作事物的人。同时,杜尚还对独创性进行了颠覆性定义,独创性是自浪漫主义以后一切成功艺术的必要条件,这样,杜尚开始把现代主义同其坚固的19世纪根基分离开来。③杜尚把现代艺术的现代性推向一种观念性的命题结构,类似于毕加索式的强调艺术视觉范畴的造型语言因此转变为相对保守并具有程式的艺术演进,而并无实验性特质。杜尚的艺术思维重新引导了战后当代视觉艺术的整体风貌,不论是绘画还是雕塑、装置、观念和行为艺术,都烙上了杜尚的思维和观念轨迹。当代艺术的观念性命题已经成为一种最主流的趋势。

2 反对诠释本身就是一种诠释

当代绘画艺术事实上是一种基于观念与哲学的思维结构的造型命题,绘画在西方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传统的艺术形式,到现代主义时期基本已经完成了它纯粹描绘性的使命,从古典的客观再现,到现代主义的造型形式、观看方式和风格的演进,画面效果始终是视觉核心,也是艺术家摆在首位的工作。而反观当代,绘画艺术并非像现代主义时期一样(包括古典时期)强势地介入观众对于艺术的理解,绘画艺术的观念性成分成为外像之外更为核心的本质要素,每一个艺术家对自己的艺术都有一套论据充分的理论为其支撑,这种理论几乎包括了社会学、文化、价值观和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内容,这也是后现代主义典型的艺术特质,它引导了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对艺术的解构和重构,观念使各种艺术创作之间产生鲜明的对比。就像古典和现代的绘画艺术,有效的文本和内容解读是必不可少的,在当代,对于眼前的一件艺术作品来说,或许反对诠释本身就是一种诠释。就像杜尚并不期待观众陷入到通过作品的名称去寻找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或者是通过作品的名称与画面的一致体验一种很完整的学术姿态和表述,在他看来,这些都是“酸文人”似的现代艺术家行为,所以在他的很多作品里,作品名称无关紧要,如果非说紧要,那紧要的是体现无关紧要。早期现代主义艺术家为作品命名,是视觉和造型语言的文本表述,而落到杜尚这,命名则成为一种观念性的艺术行为,是一种与哲学有着内在联系的思维结构。这种基于观念和哲学的思维结构已经贯穿于整个当代绘画艺术当中。

3 个案:观念性命题的表述

罗伯特.劳森伯格的绘画作品加入了照片、画报剪贴、实物和立体材料等一系列视觉元素,“组合绘画”④充分展示了他对绘画的解读,比如《字母组合》,立体材料(轮胎、山羊、金属和木料等)介入到绘画作品中,原本属于二维空间的绘画艺术在他的作品中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观众无法确定这到底是一件绘画艺术作品还是一件时髦的装置艺术作品。在这件作品里,劳森伯格植入了他对材料的意义的理解,即他把“不适合”进行绘画创作的材料加入到绘画中来,通过与传统绘画产生反差的效果及“强制性”材料的组合,使绘画在与观众的互动中产生各种可能性和想象。

另一位美国艺术家朱利安.施纳贝尔利用非常规材料和盘子在大尺寸的木板上作画。1979年他的盘子绘画首次展出。作品的成功完全依靠物质材料对绘画形象的“破坏”和展示的力度感赢得关注,这里所谓的“破坏”是他的作品的特殊性张力很容易使观众忽略掉作品的内容,而容易陷入到一种自我体察的境地。场景是不是太过抽象或表现主义对我来说都无所谓,关键的是画面后直接的深度空间和空间与场景的同步性。镶嵌画提供了这种分子般无形的空间感……还因为材料的质感,所以画面也像一个整体。我希望观众能感受到他或她的这种身体上的重量感……我做大画不是简单地想做一个大的图像,扩大原来小的东西,而是想改变观众对自身比例的感觉。⑤施纳贝尔的作品与西班牙艺术家塔皮埃斯、意大利艺术家丰塔纳及美国的劳森伯格的作品有某些异曲同工之处,在当代观念与绘画并行的时代,材料和空间都是他们非常关注的视觉焦点。

JessicaStockholder,本文暂把JessicaStockholder中译名为杰西卡.斯托克赫德,作为一名生于1959年的美国女性装置艺术家,她并不像劳森伯格那样在中国具有影响力,她的作品依旧强调空间、材料和绘画感的三位一体,当然,观众置身其中的体验是作品的核心要素。她的作品笔者认为是当代艺术中绘画感与装置结合的成功案例。形式上她的作品跨越了架上绘画,但却具有现代主义绘画所固有的视觉语言。这与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绘画感是分不开的。作品强调色彩元素,材料和空间最终都为色彩服务,作品后现代艺术明显的观念性结构并未影响非常具有现代造型美学的逻辑性的形式和空间感,这种形式和空间感是通过色彩架构出来的,色彩的建立有赖于材料本身的结构和色彩特点,电线、塑料尼龙、木料木板、纺织物、玩具、混凝土、金属、灯泡、生活用品杂物、电器、石头、毛线甚至墙体等材料根据色彩的需要经过重新组合后,形成一个开放的色彩空间,如果有需要,这些材料也会利用人工涂抹色彩的方式改变它的色彩和视觉效果。作品色彩的鲜艳感显然充满了一种女性的色彩意识,而作品尺寸和展示空间的大体量感又与女性艺术家敏感细腻的特点似乎不那么符合,杰西卡的作品从架上绘画的形式上彻底的走了出来,完全利用装置的语言把各种空间材料有机地拼接组合在一起,而材料本身的色彩以及为了整体效果特意在装置上涂绘的色彩共同构成了作品的第一视觉。尽管这些由非常普通的取自日常生活中的材料的装置作品跟传统架上绘画没有任何的联系,整体性的色彩处理依然很容易使人们联想到绘画艺术,尤其是现代绘画造型语言。

巴塞利兹作为德国艺术家,被评论认为是德国“新表现主义”⑥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当然,巴塞利兹一直都否认自己的艺术作品与德国传统的“表现主义”有关,在这里艺术家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突破贴在德国身上的表现主义标签,因此艺术家在1969年始开始实践一种倒置的绘画,即观者所看到的形象是倒立的,巴塞利兹最重要的观念在于通过这种方式去除内容和意义,使联想完全让位于绘画本身,绘画本身成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元素。就像艺术家在一次访谈中所说的,他的作品是独立存在的:既独立于由内容而产生的意义,也独立于由内容和意义产生的联想……对内容的任何阐释毫无意义。一幅画若是上下倒置,它就消除了一切稳定因素,摆脱了一切传统的束缚。⑦这种绘画的观念结构使巴塞利兹的作品获得了一个极其独特的观看视角和思维逻辑,解构了传统意义的表现主义,但从大的视野看,它似乎又并未彻底摆脱德国强大的绘画传统的影子。

勒内.马格利特ReneMagritte曾经画了一幅烟斗画,画里用法文醒目地写着“这不是一只烟斗”,这是一幅具有哲学命题的绘画,米歇尔.福柯⑧在他写著的《这不是一只烟斗》一书里说,图形诗试图游戏般地消除我们字母文明中最古老的对立:展示与命名,绘制与言说,重现与表述,模仿与意指,观看与阅读。⑨当代视觉艺术在今天的整体性创作面貌中,观念性命题成为作品核心的要素,这也把艺术思维带入到一个视觉哲学的领地,在这一方面,研究才刚刚开始,本文只是根据笔者的艺术史执教经验对这一问题展开一个简单的论述,是对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教学的一点补充。

注释:①杜尚在他的访谈录中认为,独立艺术家协会并没有拒绝他的作品,而是“它纯粹是被压制了。”据他回顾,“泉”这件作品在展览期间被草草地搁在展厅隔墙的背后,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它在哪儿。卡巴内著(法).杜尚访谈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2.

②艺术上现成品概念,英文为“readymade”,是杜尚的创始,直接利用现成物品表达艺术思维和观念.

③爱德华.路希(英),史密斯著.参见《VisualArtsinthe TwentiethCentury》,彭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0.

④“组合绘画”被认为是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的发明.

⑤约瑟夫.波伊斯等著,常宁生编.国际当代艺术家访谈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9):129.

⑥德国二十世纪70年代伊始的艺术流派,重要的艺术家有如巴塞利兹、彭克、伊门多夫等,这些艺术家大多采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并且形象可辨,在后现代主义潮流中呈现了一种难得的具有传统和观念结构并行的纯粹绘画风格.

⑦约瑟夫.波伊斯等著,常宁生编.国际当代艺术家访谈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9):14.

⑧法国20世纪思想家.

⑨米歇尔.福柯著(法).这不是一只烟斗[M].邢克超,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10):17.

参考文献:

[1]卡巴内(法).杜尚访谈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爱德华.路希.史密斯(英).VisualArtsintheTwentieth Century[M].彭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约瑟夫.波伊斯,等,常宁.国际当代艺术家访谈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4]米歇尔.福柯(法).这不是一只烟斗[M].邢克超,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温平,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系讲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

上一篇:武汉旅游形象推广 下一篇:浅谈田黎明水墨人物中笔墨技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