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教育

时间:2022-04-18 06:58:00

烹饪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教育

摘要:烹饪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教育应该走出固有的模式,新时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全方面才能,而不应该只是培养其“技术水平”。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具备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人才,烹饪专业也不例外,需要新鲜的活力注入,这样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烹饪 职业道德 培养 教育

一、烹饪职业道德培养与教育存在的问题

职业道德,顾名思义,就是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一定的道德水平,这对于厨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认为,厨师就是要学会“技术”即可,职业道德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任何的帮助,这就错上加错了。不能让烹饪专业的教育走向“技术”的误区,要让烹饪职业道德的教育深入人心。

1.培养目标狭窄:以操作技术替代了职业道德的教育

烹饪专业具有很大的市场,但具有较小就业范围,只能在饭店、酒店等地工作。只注重专业技术的学习而没有重视职业道德培养的人都很难在工作岗位上有很大的发展[1]。

2.教学内容陈旧:以技能教学替代了职业道德的教育

现如今对于餐饮企业厨师的要求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掌握一门技术,而是具备完全的职业道德,能够有专业的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一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修养和创新才能。而餐饮企业的师徒传授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对于职业道德培养的帮助很小,它只是最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否定它,但是一旦师傅没有职业道德,徒弟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职业道德。

二、烹饪职业道德培养与教育的途径

21世纪的新型人才应该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很好的背景,但是对于别的专业也有不错的理解能力,能够通晓文艺、体育等,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参与度。所以说职业教育已经不仅仅单纯是职业技能的培养,更是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这样才能满足新世纪对于人才的需求。当代的烹饪职业道德也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指向,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在注重培养学习技能的同时提升文化素质

现代餐饮企业需要的厨师需要具备很好的职业道德,这就表明他们不但要掌握一定的厨师职业技能,还要有一定的文化视野,只有具备这两方面才能有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熟知与烹饪相关的知识,能够知晓各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地方民俗以及与食物相关的知识,例如养生知识,食物卫生等等。具备了这些文化知识,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第二,要具备一定的人生阅历,了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自己才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才懂得享受生活,了解生活。能够提高生活品质的方式除了了解人文知识,还要知晓艺术和运动。只有有了丰富的文化修养和人生阅历,才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技能”,而不是简单的“工作机器”。

2.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时重视创新素质的培养

现如今面临着教育教学改革,因此只有创新才是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具备开阔的视野,才能在职业道德的培养上有长远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对于烹饪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就是主人翁意识,在烹饪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学生的地位,不是一味地听课,而是让自己学会自我管理、评价、思考和探究,能够在不断的钻研过程中超越自己;第二就是具有批判意识,在一些权威的教材面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之中,而不是简单的相信权威,没有任何自己的观点,那样永远难成大器。只有不断地从原材料、菜单、器皿、色香味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进而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3]。

3.在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

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都在不断地发展之中,这就表示来自餐饮行业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餐饮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必将越明显。烹饪行业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这就给厨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进而引申成为心理问题。近些年来,社会上的人比较容易浮躁,容易受到各个方面的干扰,这就会影响自身稳定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在进行烹饪职业道德的培养过程中,能够:帮助准厨师们提高心理受挫能力,一旦具备了这样承受挫折的能力,那么在面对客人的不理解时,就能勇于面对,敢于挑战,而不是唯唯诺诺。提高心理素质才体现在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复杂的社会情境,要掌握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在面对顾客时,能够心平气和,而不是急于理论,这样只能将问题复杂化。最后就是要能够适应社会,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以淡然的态度面对一切,不能够欺骗自己,要将自己看做是有价值的人,那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烹饪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仅是指烹饪技术的培养,要从职业的道德出发,让烹饪技能获得新的生机和动力源泉。由于社会的发展,烹饪职业道德教育也会在将来的发展中有更加喜人的成绩出现。在未来烹饪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育道路上,将会有一股势不可挡之势,为烹饪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赵渝青,鲁丹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期

[2],刘志宏,艾健.基于现代农业发展,开展农业高职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讨——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李立新.发达国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3期

上一篇:阎继红的六味人生 下一篇:从非主流到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