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4-16 09:04:02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关系研究

摘要: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另一个主体是国民消费,国民消费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主要动力。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程中,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目的和归宿,更是促进再生产的起点和动力,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处于一个中间位置。消费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展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论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篇文章立足于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演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效益,以及国民消费的水平,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希望本篇文章可以给相关人员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经济增长;国民消费;演进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18-03

自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又高速增长的状态下。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国民消费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伴随着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不断落实,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也伴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提高,国民的消费层次以及储蓄倾向都发生了变化,从而对消费需求是一个有力的刺激。国民消费需求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消费需求的变化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更是我国经济关系的关键元素。[1]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的矛盾,首先,从2008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开始逐步放缓。[2]其次,促进经济增长的国民消费与投资和进出口两个因素相比显现的动力明显不足。当下,我国的国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当外部环境有了新的变化,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

一、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演进过程中的矛盾及问题

立足于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作为主力军所需的动力为出发点,经济增长和国民消费是一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两者不仅有着相互影响的因果联系,而且有着相互促进的互动影响。无论是哪个国家,在演变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分析,自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长期处在一个相互对立的状态中,这样的情况不仅让经济增长因为缺乏消费需求的刺激和引导而发展缓慢,同时还很难让中国经济发展脱离粗放的发展方式。[3]另外,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之间的对立也是造成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最直接原因。

1949年建国之后,国家领导人极力想要以更快的速度落实国家的制度以及相关的各项政策法规,当时,我国大部分的居民存在着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状态,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与此同时,也将人民作为国家主体的主体需要进行了最大程度上的否定。虽然这样的情况可以站在国家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情形,但是由这种对立的矛盾所导致的劳动力贬值以及消费行为的需求欲望越来越低,进而阻碍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最终只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比较粗放,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获得的经济效益较低。[4]

从1978年开始,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让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的落实有着较大的完善。我国的城乡居民获取收入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这一系列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之间矛盾的尖锐对立,并且第一次认同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需要。伴随着社会面貌的不断变化,人力资本开始呈现出不断增值的态势,国民消费也呈现出强大的需求和能力,这一系列的改善不仅引领着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进行适时的调整,同时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的能量,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呈现出了一个好转的良好态势,但是根深蒂固的经济体制的残余以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固有模式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中还存在着很多漏洞和缺陷,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不顺畅以及消费品市场存在的种种缺陷致使新的问题出现,通货膨胀以及国民消费的选择中的溢出效应,甚至关于消费断层等矛盾都无法逃避。这样就对我国的国民消费的层次不断提升导致了一定的阻碍。[5]

改革开放各项政策贯彻落实以后,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如何评价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引发了不同的声音。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资料显示,在我国整个八五期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在12.1%左右,与此同时,国家的固定资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可以达到21%,我国基础建设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可以达到23%。这一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告诉我们一个结论,当时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提高1%是依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提升1.7%以及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增长提高1.9%来完成的。与此同时,当时中国每单位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损耗都高于发达国家多倍,基本建设的耗用原料更是多于美日韩等国家的六倍之上。这一系列的对比告诉我们,自从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是依靠大量的资本投入与资源消耗来完成的。

从1992年到1994年这三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处于一个快速提升的阶段,这三年中,我国的通货膨胀比较严重,可以达到20%以上。与此同时,大部分的商品由于质量以及结构的不同缺陷造成积压滞销。这一结果是国家经济增长实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必然后果。此时,我国经济增长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仍旧是延续改革开放之前的粗放发展模式,唯一改变的只是规模的不断扩张。所以,尽管国家经济增长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状态,但是大部分的增长仍旧是脱离了主体需要,最终无法实现价值,造成无效增长。因此,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之间的对立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完全解决,具体表现如下:

上一篇:语料库驱动下的外语词汇教学 下一篇:基于需求分析学术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