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冲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4-16 10:40:14

中学生冲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学生时期在自我意识上表现出“主观偏执”和较强的“自我中心”,情绪上被喻为“疾风暴雨”。由于其认知与情绪的特点,中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会表现出冲动的行为特点。冲动行为往往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学生的冲动及其影响因素。

一、冲动性与冲动行为

冲动性(impulsivity)是人格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较为宽泛的自我管理受损的行为,如计划性差、未考虑周到就作反应、寻求感觉刺激、不能抑制反应、以及相对于延迟奖励而言对及时奖励的偏向。[1][2]自我管理受损表现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被认为是对情感、动机唤醒以及工作记忆和高级认知功能的自我管理缺失。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冲动性被视为对正常特质的扩大,正常特质表现为正常人群中一系列的个体差异[3]。

冲动行为(impulsive behavior)是任意的、无计划的、鲁莽的、具有潜在危险的、不计后果的、对结果没有足够考虑的行为表现。冲动行为被认为是低自我控制或低努力控制的表现,也反应了执行功能的缺陷。冲动行为是冲动特质的外在表现,冲动特质和许多病理学的行为或犯罪行为相关。病理,如物质滥用、愤怒爆发、暴力或自我伤害行为、暴食、无社会责任感,都与差的冲动控制相联系。冲动特质与未成年和成人犯罪行为相联系[4][5]。冲动行为的可变性源于遗传或是气质特点,或是药理学的和神经因素,这些心理的和环境的经验的交互作用使得个体具有其特殊性。[2]

二、中学生冲动行为

中学生处于生理发育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由于其生理的急剧变化与心理相对较慢的变化之间存在矛盾,因此,中学生存在许多矛盾的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处理不好就会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这些问题行为与这一时期特殊的心理发展有关,也与其个体的人格特点有关,人格特点中的冲动性人格特点是问题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学生的冲动行为较多,如违法犯罪、网络成瘾、攻击行为乃至考试作弊等。

1.冲动性犯罪

何林渥斯(Hollingworth)认为,青少年时期是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在这过渡时期内,青少年生理的急剧变化对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心理的急剧变化在不当的条件或诱因下可能会使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6]在青少年的罪犯中,未成年人占据了相当的比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的数据,2010年未成年人犯罪者为68193人,占青少年罪犯的23.68%,2011年67280人,占23.82%。根据《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犯罪审判白皮书(2010年~2012年)》,抢劫、盗窃、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侵财、暴力犯罪占8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者中,初高中文化水平者占85.5%,在校生占17.9%。

中学生的违法犯罪与冲动性存在较高的相关性。Carroll等人将犯罪组和非犯罪组进行比较,并将犯罪组分为早期犯罪组和晚期犯罪组,初次犯罪的年龄为12岁之前称为早期犯罪、13岁之后为晚期犯罪。研究的目的是考察早期犯罪、晚期犯罪和从无犯罪青少年冲动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犯罪者和非犯罪组在冲动性的测量上表现为显著性差异,早期犯罪者表现为差的抑制控制和高冲动性,晚期犯罪者通过对早期犯罪同伴的模仿获得或加剧了冲动性。[4]Parker等人也将罪犯分为早期罪犯与晚期罪犯,有白人和黑人被试。其研究目的是考察青少年早期犯罪的风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冲动性是白人青少年早期犯罪的一个风险因素。[7]

2.网络成瘾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1月在京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许多人沉迷其中。在2012年3月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张庆伟在小组讨论时说,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日益凸显。他还指出,经过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上网人数占81.3%,有七成学生网民沉溺于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有四成多学生常关注。

许多研究表明,中学生的网络成瘾与冲动性人格呈显著相关。曹枫林和苏林雁[8]选取互联网过度使用和正常初高中学生各50名,研究网络成瘾与冲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网络成瘾量表评分与冲动量表的评分呈正相关,互联网过度使用组冲动性高于正常学生组。[8]李瑾和王卫红以网络成瘾的和正常的高一新生各29名为研究对象,探讨网络成瘾与冲动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成瘾学生的冲动性得分比正常学生的要高,网络成瘾与冲动性呈显著正相关。[9]Cao等人以50名(平均年龄14.8岁)网络成瘾者为实验组,以50名(平均年龄14.5岁)网络使用者(非成瘾)为控制组,采用巴瑞特冲动量表(BIS-11)和反应-停止冲动行为程序测量冲动性。在巴瑞特冲动量表上,网络成瘾组在注意冲动分量表、运动分量表和总量表上的得分比控制组要显著地高。在反应-停止冲动行为程序上,网络成瘾组不能抑制停止的数量比控制组显著地多。网络成瘾的得分和巴瑞特分量表的得分及反应-停止冲动程序上不能抑制停止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冲动性比正常网络使用者更强。[10]国外也有大量关于网络成瘾与冲动性的关系研究。Lee等人以网络成瘾者和病理性者和健康控制组各27名为被试,目的是比较网络成瘾者和病理性者的特质冲动性。结果表明,网络成瘾能被概念化为冲动控制失调,特质冲动性是易感网络成瘾的一个标准。[11]

3.自我伤害

自我伤害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伤害,轻则伤痕累累,重则丧失生命,这种行为常常被紧张的行为或情境引发。自我伤害中最严重的当属自杀,它是有意识地企图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12]我国中学生自杀事件常见诸报端,大量的研究者对中学生自杀状态进行了调查。王浩等人[13]调查了浙江省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调查显示13.05%的中学生存在自杀意念;徐凡等人[14]在云南的调查发现其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23%,王娟等人[15]对广州市中学生的调查显示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7.5%。

自杀行为常常是冲动性的,冲动性被视为自杀行为的一个普遍的相关和危险因素。[12]研究表明,高水平冲动人格特点与自杀企图或自杀意念高相关。Dougherty通过广告招募了有偿研究志愿者50人。根据自杀企图历史将被试分为三组,分别是从无自杀企图者、一次组和多次组,比较实验室测量的行为冲动性,其目的是考察正常人群体的自杀状况与冲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次组的冲动性最高。Klonsky[16]以军人、大学生和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自杀企图组和自杀意念组,其目的是考察自杀企图这和自杀意念者的冲动特征,使用UPPS来测量冲动性。研究结果表明,自杀企图与自杀意念军人的冲动性特征没有差异。对大学生和中学生来说,自杀企图和自杀意念都表现出高紧迫性,自杀企图者表现出差的预谋性。自杀企图和自杀意念都没有表现出高感觉寻求和坚持性缺乏。[16]

三、中学生冲动行为的影响因素

中学生冲动行为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以及个体自身。下面探讨影响中学生冲动行为的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自身因素等。

1.父母教养方式

家庭是个体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对个体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个环境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与行为。孩子冲动性的行为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相关。

高雪屏等人以8~17岁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冲动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将研究对象分为冲动行为组和正常组,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三类,分别为“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研究结果显示,冲动行为组后两类的得分比正常组要高,而前一类的得分比正常组低。结果表明,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是造成冲动行为的原因之一。[17]王长虹等人将具有冲动行为的对立违抗(ODD)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列为病例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病例组在“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在“情感温暖、理解”上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家庭功能上,病例组在感情卷入、行为控制及总分上均高于对照组。该研究表明,冲动行为可能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家庭功能紊乱相关。[18]

2.情绪状态

冲动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当事人受到某一事件或某一环境引发的,如冲动攻击、激情犯罪等。当某一事件发生时,个体几乎是立刻和无意识地评价自己经历的所有事件。评价是一种补充的意识加工,它能让人产生一种做某事的强烈的倾向。[19]Goldenson认为,冲动性是具有一种强烈的不可抗拒的欲望,并有不可控制的行为倾向,有做某事的强烈倾向即是情绪。因此,个体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个体冲动行为的发生。Lin等人以204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研究冲动行为前后的情绪状态。首先对当前的情绪状态做自我评价,包括六种情绪:悲伤、焦虑、高兴、生气、恐惧和冷漠。结果表明,焦虑和高兴的被试的冲动性少,冷漠情绪状态下冲动性强。个体对某个事件的评价加工后有实施行为的强烈愿望,随后会作出冲动决策。对冲动决策有两种观点,一个是短时的情绪评价,其目的是追求愉悦;另一个是长时的理性评价,其目的是追求现实。若冲动性强,表现为追求愉悦;若冲动性弱,表现为长时的理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冲动后的情绪状态表现为高兴、满足、没有后悔和内疚。这说明冲动性强者更多地追求愉悦。

3.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是以收入、教育、职业及其它因素来进行衡量,将个体或家庭分为不同的社会层次。个体的冲动性与社会经济地位存在一定的关系。王长虹等人的研究表明,有冲动行为的ODD、ADHD儿童存在自尊程度较低。[18]Auger等人研究了冲动性与社会经济地位的交互作用是否影响青少年开始的时间。他们以7年级的学生开始持续8年的追踪研究,研究开始时平均年龄为12.6。社会经济地位的衡量标准是父母的教育程度和生活地区的贫困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冲动性被试中,父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被试的风险比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要高,生活在贫困地方的被试的风险比生活在富裕地方的要高。在低冲动性被试中,社会经济地位与开始时间没有关系。[20]

参考文献

[1] Whiteside,S.P.,& Lynam,D.R.The five factor model and impulsivity:using a structural model of personality to understand impulsivit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1(30).

[2] Gvion,Y.& Apter,A.Aggression,impulsivity,and suicide behavior: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Archives of Suicide Research,2011(15).

[3] Paris,J.The development of impulsivity and suicidality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05(17).

[4] Carroll,A.,Hemingway,F.,Bower,J.,Ashman,A.,Houghton,S.& Durkin,K.Impulsivity in juvenile delinquency:Differences among early-onset,late-onset,and non-offenders.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06(35).

[5] Sharma,L.,Kohl,K.,Morgan,T.A.& Clark,L.A.“Impulsivity”:Relations between self-report and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3(104).

[6] 朱海,罗永忠.学校教育视域下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教学与管理,2012(5).

[7] Parker.J.S.& Morton,T.L.Distinguishing between early and late onset delinquents:race,income,verbal intelligence and impulsivity.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9(11).

[8] 曹枫林,苏林雁.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冲动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

[9] 李瑾,王卫红.重庆高一新生网络成瘾特点及冲动性.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

[10] falseCao,F.L.,Su,L.Y.,Liu,T.Q.,&Gao,X.P.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ulsivit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a sample of Chinese adolescents. European psychiatry:the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European Psychiatrists,2007(22).

[11] Lee,H.W.,Choi,J.S.,Shin,Y.C.,Lee,J.Y.,Jung, H.Y.Impulsivity in internet addiction:a comparison with pathological gambling.false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2012(15).

[12] Nock,M.K.,Borges,G.,Bromet,E.J.,Alonso,J.,Angemeyer,M.,Beautrais,…Williams,D..Cross-nation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suicidal ideation,plans and attempts.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8(192).

[13] 王浩,俞敏,胡如英,王立新,张新卫.浙江省中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

[14] 徐凡,焦锋,韩云涛,余毅震,韩芳,历云超.云南省中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

[15] 王娟,王家骥,王心旺.广州中学生自杀意念与家庭关系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12(19).

[16] Klonsky,E.D.,Alexis May,A.Rethinking impulsivity in suicide.Suicide &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2010(40).

[17] 高雪屏,于素维,苏林雁.儿童青少年多动冲动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

[18] 王长虹,苏林雁,李晏,耿耀国,徐该玲,从恩朝,聂慧瑶.对立违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冲动行为及社会心理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

[19] Lin,S.P.,Shih,H.C.,Huang,Y.C.& Huang,Y.C.Emotional states before and after impulsivity.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9(37).

[20] Auger,N.,Lo,E.,Cantinotti,M.,& O’Loughlin,J.Impulsivity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interact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gambling onset among youth. Addiction,2010(3).

[该文为遵义师范学院基础教育课题(项目编号:11ZYJ012)的研究成果之一]

上一篇:学校场域中处境不利学生的文化资本补偿研究 下一篇:“光盘”行动何以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