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4-16 05:16:08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对策研究

所谓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突发事件,是指那些事前难以预测、带有异常性质、违常态并在人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或无法知晓的情况下猝然发生的危及社会和人身安全的灾害性事件,如学生发生交通意外,学生自杀、自虐性事件,学生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学生打架或群殴事件,学生重大失窃事件或其他重大恶性事故等。由于它巨大的影响性,往往会对社会和家庭生活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它不仅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还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和完善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这是党中央根据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团结稳定的外部环境,对各级政府和部门提出的政治要求。作为大学生和教职工集中的高等学校,如何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是对高校领导班子和各级学生管理人员的重大考验。

一、学生工作突发事件的成因

高校学生工作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是各种不稳定社会因素在校内的集中反映,有环境、心理、经济、政治、文化、管理、教育等因素,还有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分析并认清其产生的原因,是正确掌握和处理高校突发事件的先决条件。如果根据情况而言,高校学生工作突发事件的主要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因素:

1. 客观环境因素。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多变且日趋复杂,贫富差距、、教育不公、就业难、信任危机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困扰着当代的高校师生,政治问题始终是广大师生感兴趣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涉及祖国利益和民族情结的方面,如问题、中日问题等,处理不当极可能引发大范围的学生示威、游行、集会等。另一方面,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及重大疫情的发生往往都具有较强的社会性,这些灾难除造成人们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外,还会对人们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的影响。

2. 主观个体因素。有关调查表明,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相当严重。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长期在学校和家长只关注学历教育而忽略素质教育的培养下,部分学生人格发育不健全,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遇到突发性事件,极易冲动而引发不当的行为。虽然高校都已成立心理咨询机构,但由于缺乏心理咨询教师,很多心理咨询机构都流于形式。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学习、就业压力也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近些年来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呈上升趋势,自杀、杀人、投毒、毁容等案件比比皆是。

3. 高校管理因素。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很多高校都存在一校多区的情况,导致高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管理人员稀缺,使得管理漏洞增加。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还普遍存在着缺乏危机意识的问题,往往等到突发事件发生后,才急于寻求解决之道。大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的应急处理系统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有些制定的应急预案又不具有可操作性。

二、学生工作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对策

虽然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通过长期的学生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处理突发性事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随着当下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涌现,给高校的管理者在处置学生突发性事件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管理人员通过自身努力,提升洞察、驾驭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1. 建立健全学生教育工作预告制度

凡事预则立,有备才能无患。要建立“危机可以预防”的观念,树立危机意识,了解各种危机可能发生的原因。学生教育工作预告制度,正是通过学校、社会、家长、学生之间的多方沟通与协助,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中即将发生的问题和困难进行预先告知和紧急提示的工作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学生学籍、学生安全、学生心理问题、特殊问题及其它异常情况的预告制度,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欠费情况、心理或行为异常情况等信息进行实时跟踪。各二级院系每月须向学生工作处报送学生教育工作预告月报表,班主任、辅导员老师通过对班级所有学生异常情况的排查,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被预告的学生,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提高被预告学生的转化率。对于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与任课老师联系,共同制定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案,并作好有关辅导安排。对于有生理、心理障碍或其他问题的学生,各院系应及时与学校心理咨询机构联系,提出辅助方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各部门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被预告学生的转化、教育、处理工作。学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和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教育,积极预见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和教学秩序,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及时发现有危机或潜在危机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预防校园突发危机事件的发生。

2. 完善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学校成立学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针对学生打架群殴、出走失踪、自杀自虐、重大失窃、宿舍火灾、交通意外、突发急病、食物中毒等各种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流程和办法。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及时掌握学生突发事件的进展情况,密切配合医疗、防疫、公安等机构对事件的处理,有效控制局面,阻止事态扩大,同时组织和指挥各方面力量处理突发事件,及时将重大恶性突发事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同时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对于高校的管理者而言,不要因为突发性事件超出学校能力掌控,担心承担法律责任而置之度外,而应虚心检讨,找出原因与疏漏,做出请求公众原谅的明确声明,加强预防措施,以取得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信任。任何突发性事件都会产生一定的对人、财、物的损害,特别是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创伤。为此,学校还需成立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工作小组,对需要援助或危机干预的对象进行定期追踪,修复好受伤害者的心理,建立心理援助档案数据库。

总之,对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积极应对和有效处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各高职院校应不断提升自身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应对与处置能力,加强对学生教育工作预告制度的研究,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建立长效机制,让学校成为广大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精神家园,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济,高小平等.高职院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

[2]罗晴,董波.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初探[J].党史博采,2008,(6)

[3]白寿许.中华高职院危机管理对策初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作者简介:

康洁(1968-),女,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关第四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作者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上一篇: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形体训练的重要性 下一篇:基于目标导向理论的学员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