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新课标理念下教数学

时间:2022-04-15 11:57:48

怎样在新课标理念下教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从事数学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那么,在新课标的这种理念下,该怎样教数学呢?

一、“找”数学――数学的生活化

数学与生后有密切的联系,数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复杂的数字游戏。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后背景,从生后中来的数学是“活”的数学、是有意义的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生后中“找”数学素材或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到“生后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学生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例如在教学“统计表”时,由学生熟悉的过生日导入新课,让每一位同学将去年过生日来的客人进行登记,然后按要求分类。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应先将来的客人排队登记,然后按照自己的要求分类。这样,学生从生活中学到了要完成一个统计表,先得搜集素材,然后按照一定的要求整理分类(要求不同,分类也不一样),最后再制成表。又如教学“认物体”“认数”“认识钟表”等课时,都可以从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后情境,让学生在回忆生后中自然地学习“现实数学”。

二、“做”数学――数学的活动化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注重发展主体的创制性。《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验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所以,教师应把数学教育的着眼点由数学知识作为最终产物扩大到数学活动的全过程。简言之,是将数学看成学生的“再创造”或“类创造”活动。例如在“10的加减法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抛10个硬币,然后根据正反面情况写出算式,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创造”出了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又如教学“13-9”时,让学生当一回“售货员”,从13个苹果里卖出9个,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得到多种拿法,由此,“创造”出了多种计算“13-9”方法。

三、“玩”数学――数学的情趣化

数学教学很重要的一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其一,是培养学生自信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其二,是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加上丰富多彩的学习组织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其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师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故事情境,“串联”数学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就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例如数学实践后动课(从2002年下学期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小学六年制教材,每册都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课),“活动乐园”课首先展示学生自己找的各种物体,让四个学生用乒乓板托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进行奔跑比赛,让学生猜测谁跑不快,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组织进行“滚一滚”、“摸一摸”、“猜一猜”(学生编谜语说形体特征)、“堆一堆”、“拼一拼”、“数一数”等学生喜爱的游戏性活动,寓教于趣,学生就没有了重复练习的单调感。

总之,在《数学课程标准》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育,将是一种现代化、开放化、素质化、后动化、实践化、个性化和社会化交融的教育,将是一种生动的、活泼的、自主的、合作的、充满生命力的教育。

上一篇:中学英语的词汇教学 下一篇:中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