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课本剧编演活动

时间:2022-04-14 08:16:34

如何开展课本剧编演活动

摘要: 编演课本剧是新时代的要求,提倡编演课本剧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实验初期,教师要做好编演课本剧的一系列铺垫工作:整理戏剧知识、提供资料及有影响的教育网站、组织观看经典剧作并作剧评、选好导演并使其明确角色意识等。编写好剧本是演出成功的最基本的保证,教师要加强编写剧本的指导,明确方法步骤。剧本写好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排练、演出,并注重评价反馈,从而实现语文素质水平的新的飞跃。

关键词: 课本剧编演活动原则

长期以来,语文老师偏重讲解和分析,学生则“君子动口不动手”,使得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教育家洛克曾说:“最好是把儿童的学习酿成一种游戏似的,使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这是优良教育的源头和根基。”《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依据这个理念,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动编演课本剧,这是语文教学创造性、实践性的体现,也是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因此,编演课本剧适应现代教育培养学生有个性和创造精神的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一、编演课本剧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教学活动要表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课本剧的编排和演出历程中,从选择课本到选择饰演的角色,从梳妆的选择到道具的计划,从人物的语言到人物的行动,都应在不违背该课本剧基本内容的条件下,充分满足差异水平及差异天性学生的需要,诱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的生长。

(二)开放性原则。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是现今教育的显著标志。在课本剧的编排和演出历程中,学生处于一个群体交换的良好气氛中,相互讨论、知无不言。

(三)实践性原则。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本剧是学生的演出活动,在课本剧的编排和演出历程中,应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动口去讲、动情去演,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四)情绪性原则。作为教育学生高尚的品行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准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五)创新性原则。课本剧来自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它必须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起到吸引学生、熏染学生、教诲学生的作用,才能诱发和教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如何开展课本剧编演

(一)作好铺垫。一台好的课本剧,是师生合作及良好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师在课本剧的编演过程中,充当的是指导者、参与者和配合者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但离开教师的指导,学生势必如一盘散沙。

初期,教师要做好编演课本剧的一系列铺垫工作。以职二语文教材戏剧单元为例,笔者帮助学生利用一节课整理复习戏剧的定义、分类、矛盾冲突、形象塑造和语言特色等文体知识,概略地了解中外著名的悲、喜剧作品,还印发一些讲义、补充有关课文的背景知识、评论文章(例如《〈雷雨〉的诞生》、《〈雷雨〉的四三两一》、《我是怎样创作〈屈原〉的》等),提供几个较有影响的教育网站,教给学生查找、处理网上信息的方法,并利用中午时间,播放国内外经典文学剧《雷雨》、《茶馆》、《威尼斯商人》、《等待戈多》等剧目,使学生有个初步感受。

“没有导演,便没有戏剧”,导演的选拔至关重要。确定人选后,对“导演们”进行短期培训,使他们明白导演应有的意识是:明确导演工作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了解舞台呈现的基本法则,用最简单的舞台调度,最真挚的表达完成排练,目的是让观众明白你的意思。“导演要帮助演员演好心(心理行动)、演好感觉(准确、鲜明、生动三个层次)、演好态度(抓态度,性格之中找到特征),把握全剧速度,节奏”。导演要从实际出发,调动每个参与者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完成大家都希望做好的事情,以保证演出成功。

(二)编写剧本。编写好剧本是演出成功的最基本的保证,教师要加强编写剧本的指导点拨。如果放任学生自行学习而教师就“作壁上观”,学生剧作得不到正确的指导,肯定降低课本剧编演的质量,学生难以从活动中得到预期的锻炼。因此,如何把握收放自如的“度”对语文老师来说是高要求。

学生编写课本剧时,存在着几个毛病,即照抄课本里的人物对话,抄完了,戏里的人物就无话可说了,舞台说明也照抄课本,冗长唆,甚者违背主旨。老师要让学生明确,改编课本剧,第一,要懂得剧本的“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第二,根据其特点编出符合要求的课本剧,课本剧的编写可按“研究课文,明确主题――分解场面,设计背景――安排人物,构思情节――提炼台词,设计动作――配置音乐,设计道具”的步骤进行。第三,改编时可适当增删,无论是人物对话或是舞台说明,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删简或增添,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又要适合舞台演出。第四,对课文里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及有关动作要在剧本里体现,注意突出其作用。第五,和名家的改编比较,取长补短,不能机械模仿,生搬硬套,违背课题主旨。第六,既要忠于原著,又不必囿于课本,可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一反传统。

(三)排练。剧本写好后,就组织学生排练,要求把剧本内容高质量地表现出来。排练前应提出要求,如:舞台布置及道具应从简,不能人为造成演出的难度;人物对话的表演是重点,应掌握好语调、速度、节奏及停顿,最大程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服务;排练课本剧“按整体阅读剧本,了解剧情全貌――阅读角色部分,把握自己言行――学生创编动作,教师适当指导――进行彩排表演,全面点拨纠正”的步骤进行;为了追求理想的效果,排练一般分为A、B两组同时进行,以促进竞争,取长补短,精益求精。

(四)演出及评价。排练好课本剧后,接下来就是展现自我的演出了,若有观摩的老师或学生,开演前,向观摩的师生递上演出的说明介绍和海报、特刊或说明书等,还发给每位观众征求意见的表格,请到场观众对演出活动的方方面面提出意见。由各剧组导演抽签决定上场顺序,依次表演。每一场演出时先由导演向观众(学生)简述创作意图。演出结束可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戏剧单元的教学重点(比如矛盾冲突的形成、发展、激化的过程,人物的潜台词挖掘,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等),评论编演的水平及得失,重点是指出创新和成功之处,同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教师发放表格,为每个演员的演技和剧组的综合水平打分,并评选出“最有创意导演、最有表现力男女演员、最具综合实力剧组”等奖项。此外,每人写一篇文章,按照实际情况分三类选择:导演写“……的创作构思漫谈”,演员写“扮演……形象的体会”,观众写“为表演活动而……的我”,从而实现语文素质水平的新的飞跃。

总之,编演课本剧让学生拥有了在活动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深刻体验,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能够充分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更增强了对语文的热爱之情,激发了探求新知的创作精神,培养了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进而扩大了语文的教育作用。

上一篇:顺学而导,彰显活力 下一篇:如何激发体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