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镜头背后的思考

时间:2022-04-14 05:40:06

电影镜头背后的思考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曹雪芹的生花妙笔不仅让贾府众人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更让读者看到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林黛玉与王熙凤的性格:一个是超凡脱俗而又机敏聪颖的绝代佳人,一个是放肆张扬而又逢迎善变的贾府红人。虽说“意态由来画不成”,但运用电影镜头的方式来看这篇课文,就可以透过文字形象地感知林黛玉与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从而能对大师的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一、肖像镜头

1.林黛玉:

作者最钟爱、读者最钟爱的人物,到底什么样?整部《红楼梦》读下来,感觉作者就是故意让读者隔着烟去感知黛玉的袅娜柔媚、脉脉含情,隔着纱去领略黛玉的超尘脱俗、空灵清纯。而这种虚笔写意,正是为了突出其美不仅仅在外貌,更在于她灵秀、孤傲的“才女”气质,且看作者呈现的肖像镜头:

远景镜头:初见贾母后,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年貌虽小”是次要的,更重要的在于表现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怯弱”的先天身体不足引得众人关心是次要的,更重要的在于表现其“自然的风流态度”。让人对黛玉自内而外透露出的清纯自然、灵秀脱俗的独特气质,有了初步的感知。

近景镜头:“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又笑着赞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王熙凤本身就是个大美人,见过世面,见多识广,但见到这个妹妹后竟然要吃惊地“细细打谅”,一显黛玉的不俗;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出自一个王侯世家的少奶奶之口,二显黛玉的美貌;“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夸赞黛玉气派高贵,三显黛玉的神韵。

特写镜头:宝玉“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虽有“一身之病”,又“泪光”,又“”,但“胜西子三分”;更有清丽淡雅的“罥烟眉”,脉脉多情的“含情目”,“如姣花”、“ 似弱柳”般楚楚可怜,风姿婀娜。读者看到的,跟宝玉感觉到的一样,这是“一个神仙似的妹妹”。

2.王熙凤:

相比之下,其外貌就清晰明朗得多。清代认为妇女服饰之美,在于“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清·李渔)。而王熙凤却反其道而行,首饰珠宝唯恐不能全部堆在身上,如此盛装丽服,恰恰显示她美艳外表下面的贪婪、俗气与空虚。

特写镜头:众人敛声屏气之中,王熙凤一路吵嚷而来,苗条的身材,丹凤眼,柳叶眉,粉面丹唇,标致已极。头上“金丝八宝,五凤挂珠”;项上“赤金盘螭璎珞”;裙边“豆绿宫绦,玫瑰佩”;身上“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珠光宝气、花团锦簇。从上到下,从衣饰的质地、款式到色彩花纹,每个细节都精雕细琢,煞费苦心。若不如此,怎能显得出她是出自富贵无极的公侯之家,怎能撑得起荣国公府的高贵门面,又怎能透露得出荣国公府管家奶奶的威势?但是,“三角眼”滴溜乱转,“吊梢眉”上下蠕动,“粉面”含威不露,“丹唇”未启先笑,却出卖了她的刁钻、狡黠和精于世故。

二、连续动作镜头

1.林黛玉:

镜头一:弃舟登岸后,向着荣国府一路行来,画外音:“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显示出黛玉从今以后要寄人篱下,须谨小慎微,更表现出她的自卑、无奈而又自尊、好强的心理。

镜头二:初见贾母,被一把搂入怀中大哭,“黛玉也哭个不住”。等“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 黛玉又补行拜见礼,同时又“一一拜见过”舅母和嫂子;待三个姊妹来了,“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凤姐的笑声后院响起,黛玉心下想“这样放s诞无礼”?见面后还是“连忙起身接见”,称呼上也很慎重,外祖母能开玩笑叫“凤辣子”,自己却不能随便叫,等众姊妹告知后,“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显示出有良好的教养而又处处留心在意,处处小心谨慎。

2.王熙凤:

镜头一:“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侯门公府,礼教森严,偏偏她敢这样高声喧闹,其恃宠而骄的张狂显露无遗。但仅仅这样分析就错了,表面无礼放诞,实则为了哄贾母开心,显示出她过人的心机:一大家子人刚呜呜咽咽完,正“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贾母此时也应该感到气闷。这下好了,开心果来了,贾母笑了,乐了,戏称她是“泼皮破落户儿”、“凤辣子”了。有了贾母等的疼爱,她自然就能在府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镜头二: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亲为”,在两代长辈面前,怎么能不争着表现呢),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应答之间,随口说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既显示了我的聪明能干而又周到细心,又博取了王夫人及贾母的欢心),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虽然聪明能干但决不自作主张,一切都要王夫人首肯)。”所以当然也就赢得了“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上一篇:农村高中班级量化积分管理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学校赏识教育中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