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时间:2022-04-12 05:49:58

数学教学中如何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富有情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在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

关键词:激活;操作;体验;实践

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程认为,课程不是孤立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途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师应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依据,但又不局限于教材。教材不是教师的“圣经”,而是教师要去加工和创造的东西,教师要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加工,设计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来。

一、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实际”,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新课程强调数学观的改变,从过去的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严谨性、抽象性到现在的“数学内容应当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倡“大众的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片段: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课前引入)老师让学生汇报收集回来的数据。“我家住房长( )米,宽( )米,面积( )平方米。”几位学生汇报后(都是整数),教师问:“你是怎样算出你们家的面积的?”“用1平方米去量。”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种方法比较麻烦,从而引出这节课的课题。

由此可见,学生身边的的事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很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有力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

二、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

坚持关注生活实践,则意味着教材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实践,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体验等,从而使学生获得属于其个人的社会知识。

片段一:拼组图案――拼美丽图案

这节课老师想请小小设计师用我们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一张你们心中的美丽家园,好吗?学生立刻说:“好”。请大家四人小组讨论、合作,设计美丽家园,根据设计好的图案,在白色卡纸上贴上这些图形,并展示、交流。

片段二:老师要变魔术了,大家请注意了,1、2、3,变!(出示课件)。小鸡摆了一组图形,咦,有一部分被它遮住了,那么遮住的那一部分是什么呢?你们能摆出来吗?

片段三: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让学生课后查找我国的占地面积,并说出我国的占地面积是全世界的几分之几。再查找我国的人口占全世界的几分之几,再让学生找一找有关实际问题的分数等,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由此可见,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做”数学

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有利于理解数学、探索数学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做”数学,比简单地教他们数学知识更重要。

片段一: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时,老师给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去体验、去发现。几个学生围成一小组,让他们用剪、拼等方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并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方法。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想出了书上没有介绍的方法,并说出它的推导过程。教师对他们的创新投去赞许的眼光。

片段二:在教学“厘米的认识”前,为了让学生课前有亲身体验和创设情境“做”数学,教师先让学生回家收集一些不同类型的尺,向家长询问这些尺的用途,并和爸爸妈妈一起量自己的身高和家人的身高。在课堂的教学,让学生想1厘米有多长,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做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找一找1厘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用拇指、食指表示1厘米的长度,最后找一找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让学生动手做一做、量一量。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利用现实情境“做” 数学,不只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活生生的,数学就在身边,从自己生活的饿情境中可以看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也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四、注重实践活动

是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一个趋势。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纳税”时,课前教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调查,有的小组到附近的工商局了解税率和纳税的种类,向工商局的叔叔、阿姨询问如何计算税款;有的直接上网查找;有的小组访问在税局工作的父母,了解有关纳税的意义和作用、税率的有关知识、纳税的种类和税款的计算等等,在课堂上,教师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素材编成的题目时,学生感到无比的亲切,发现原来数学就在身边,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教师用自己的专业判断对教材进行教学法加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面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情景做出恰当的处理,从学生贴近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做出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这就是我们农村地域中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关于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下一篇:职业技术教育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