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时间:2022-04-11 10:54:57

新课改形势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摘要:为了适应当前的这种发展趋势,教育界也进行了大改革,如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课程结构的调整优化等,这些都表明了我们的教育观念在改变。计算机具有提供新知内涵功能,在小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有其特殊优势。用计算机在玩中游戏、娱乐、学习等,既可以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的好奇心,又可以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 兴趣 好奇心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开发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为了适应当前的这种发展趋势,教育界也进行了大改革,如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课程结构的调整优化等,这些都表明了我们的教育观念在改变。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由于该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很多教法,学法没有一定的模式,故更需要个性化的教学才能适应课程本身的需要,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如下一些观点:

一、激发兴趣,引导打开计算机“大门”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化因素,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我们学校的学生接触过计算机较少,对于小学生来说“电脑”是新奇的“玩意儿”,那么怎样引导他们打开计算机的大门呢?那就要靠学习兴趣的激发。儿童的特点之一是喜欢自己动手。如:四年级的学生刚上电脑课的时候,总是表现出十分兴奋和好奇,加上老师对计算机神奇功能的介绍,给学生更加深了一种神秘感,这样使学生对电脑又多了一分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许多途径,选择CAI为提高学习兴趣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使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如:金山打字通2000,这个软件是利用学生喜欢玩游戏机的特点而编写的,分为几个部分:英文打字,中文打字,打字游戏等。英文打字部分中键位练习是一个模拟键盘,带领学生按指法击出每一个键,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键盘,熟悉字母排位;文章练习的灵活性比较强,可以锻炼学生对大小写切换的反映以及整个键盘的使用。这个软件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每一部分都有计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操作练习比赛,提高学生对学习键盘操作的兴趣,从而巩固键盘基础;在开展键盘击打比赛游戏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练习打字游戏中的青蛙过河,打地鼠,警察抓小偷等,这些正好又结合了小学生的“好胜”的心理特征,从而促使学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情绪,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的兴趣,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键盘操作在电脑教学入门中占一定的地位,如果教师抓不好学生的键盘操作水平,那么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失败的。对于一些只有9-12岁的小学生来说,如果处理不好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也会产生厌烦的心理,那么就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理所成为我们当前进行教学着力探索的课题。

二、把握学生认知特点,实施“儿童化”计算机教学

一般的小孩子都是贪玩的,小学阶段智力开发的主要做法是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计算机具有提供新知内涵功能,在小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有其特殊优势。用计算机在玩中游戏、娱乐、学习等,既可以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的好奇心,又可以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找准契入点,采取形象化、游戏化等少年儿童易接受的教学手段,实施“儿童化”计算机教学。

1、形象比喻,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想象。

小学生学计算机的确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从小接触计算机,熟悉计算机是计算机教育的一个目标,但对小学生而言,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如何才能让他们理解一些必要的抽象基础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把计算机上难懂的理论与现实中易理解的事物联系起来,使之变得形象化,易于接受。如教学计算机基本设备时,把“主机”比喻成“总指挥官”;讲解存贮器时,说“软盘”像一个随身可携带的“小仓库”;讲解桌面时把“回收站”比做“教室里的垃圾箱”……

对于小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他们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来做比喻,实践证明效果是很好的。当然,上面的有些比喻不一定确切,但重要的是让小学生有了一个直观的想象,让学生在一种通俗易懂的氛围中接受了了电脑知识。

2、寓教于乐,引导学生愉快地学习电脑知识及操作技能。

现在,一些家长一说起玩电脑游戏,就皱起眉毛,特别反感,总认为玩电脑游戏会荒废学业,尤其禁止孩子玩电脑游戏。其实从玩电脑游戏起步也能学到了丰富的电脑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少年儿童显得更加合适。

引导学生学习电脑知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爱玩好动,学习容易从个人兴趣出发,难以恒定和持久。因此不宜采取长时间的说教方式进行计算机教学,而要采取生动活泼,寓教于玩,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接收新知识。

电脑游戏给予学生知识,使学习寓玩乐之中,学生可以从电脑游戏中去探索,去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正确地引导他们,在玩中学习电脑知识,足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讲鼠标操作时,种类比较多,一味的讲解会使学生感到无味而失去兴趣,如果结合着“纸牌”这一游戏,学生就能轻而易举的学会其中的几种操作了,打开游戏后,学生当然想马上可以玩,老师可以先讲解一下游戏规则,但具体怎么样做才可以玩了呢?当然是用鼠标了!比如翻牌时,用到的操作是单击、移动牌到适当位置时用左键拖动,把牌快速放到目的地用双击,等等。这种带着问题去游戏、去学习鼠标操作的知识,寓教于玩的学习方式,学生非常欢迎,他们能够自觉积极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反而觉得十分好玩。像这样把学习知识巧妙地事例在电脑游戏的玩乐中,使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学习兴趣。假如单纯去讲鼠标使用的知识连成年人都会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学生还不感兴趣,还会产生厌倦感。

总之,着力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习动力,探索新的教学途径,进一步培养操作计算机技能,并正确把握小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接受特点,科学灵活地采取形象化、游戏化、儿童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正确地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就一定能使他们早日掌握计算机这一现代化新技术,在未来信息社会中大显身手!

参考文献:

[1]邓文红.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J];中国教师;2010年S1期.

[2]代琼芳.激发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初探[J];成才之路;2007年05期.

上一篇:善用物理语言 下一篇:谈如何才能轻松记住高中英语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