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时间:2022-06-08 10:42:32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摘要:新课标倡导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于教师的精心培育和正确的引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强,在教学中,教学实践活动的创设,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对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是十分必要的。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自于各方面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关键词:心理素质 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 心理修养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都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都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因此,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使学生具有乐观、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的个性心理品质。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有着形态上的一致性。它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及人们的灵魂,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音乐课堂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热爱学生、激励进步是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保证。“爱”是其核心,有了“爱”,师生原先的对立关系将会随之淡化乃至消除,取而代之的是亲密的朋友关系,师生心灵沟通,共享成功的喜悦,共担挫折的烦恼。教师平时应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个性心理特点,主动与学生沟通思想,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课堂上,不搞与少数学生的“双边活动”,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给优生以褒奖,中等生以扶持,差生以鼓励,使所有学生在一种心里平静、愉悦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如在教学《鹰》一课时,我出示了一幅“山谷”的简笔画,启发学生自己用语言描绘、用发声练习模仿空谷回声,共同来创设了一个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使教学活动在情境中自然展开,并以此作为载体,把有趣、审美结合起来,美丽的图画,加上形象的描绘和模仿,使学生仿佛来到了一个美妙、虚幻的情境中,然后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在模仿回声的过程饶有兴致地亲身体验运用力度进行曲歌唱的效果,获得良好的心理感受。

二、增强合唱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合唱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一种好途径。合唱歌曲的训练要求学生按“规范的节奏、谐和的声音、交替的旋律、变化的音量、统一的音色”等集体活动表达出优美、动听的音乐,因此,任何脱离群众,独自表现的个人,只能成为破坏音乐完美性的要害。所以在合唱教学法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相互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的协作心里;当一些生性胆小、自卑怯懦的学生在教师热情积极的鼓励下,勇敢的站在全班面前放声歌唱后,他那种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障碍也能得到纠正;当学生在合唱比赛中获奖后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时,教师及时施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教育,会帮助学生克服自满的心理缺陷;当学生在合唱比赛中失败后,灰心丧气、痛苦流泪时,教师对他们进行“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思想教育,可以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坚韧的品格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合唱能带给学生享受分工合作的兴趣,使他们提高注意力,建立起一种集体凝聚力的向心力,从而清除当今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孤独感”和“唯我独尊”的不良心理。

三、发挥音乐欣赏教学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首先,美的音乐要在美的环境中才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音乐欣赏的环境一要物质美,如富有现代气息的教室、浓厚的音乐特色、柔和的色调等;二要心里氛围轻松、和谐。教师的行为、语言、气质要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师生间、学生之间具有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等,这些都能起到心里协调的作用。其次,要选择恰当的、不同风格气质的音乐欣赏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性别、兴趣爱好和当前的心理、情绪状态等特点,选择那些容易理解的、深情的、优美的、明丽的、平和的、抒情的音乐,从抚平情绪的作用上说,本民族的音乐最为有效,因为音乐里蕴涵着本民主源远流长的传统感情。应尽可能避免那些令人过度兴奋的爵士乐、摇滚乐,还应少听那些会增加悲哀绝望情绪的哀婉的音乐。最后,音乐审美活动具有审美愉悦的心理效应,音乐的愉悦性是多层次的,音乐欣赏教学不能停留在满足纯生理的听觉感官的上,而是应充分发挥音乐的功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把音乐教育的愉悦性从悦耳升华到悦意、悦神的更高层次,使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完善精神人格,大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四、练就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渗透不仅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赖于相应心里知识的掌握,更需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修养能力。这样,个体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保证心理健康,发挥心里潜能。因而,音乐教学中,还应该注意结合教材与教学,提高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如调控情绪、自塑性格、主动磨练意志等。我在教学《鹰》时,就是通过情景表演,让学生如临其境地感受,学习雄鹰勇敢坚强,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学生在接受音乐训练的同时,懂得了遇到困难不退却,达到提高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的目的。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心理学家、心理教师的义务,也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责任。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成才。

上一篇:如何有效实施高中化学复习教学 下一篇: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