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思辨型教学策略

时间:2022-04-11 06:39:12

高中英语阅读思辨型教学策略

一、引言

思辨就是思考辨析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辨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能力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先决条件,对个体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辨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由此可见,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高中生的思辨能力,才能造就能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人才。

高中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更高的抽象性、概括性。他们的思维明显地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并且独立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比较自觉地要求从本质上看问题,而不是停止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同时他们也逐步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力求从事物的各个方面去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因此,他们对于英语学习也产生更高的要求。首先他们对教师的英语个人素养要求更高,希望教师能够提供教材具有的充实的知识背景和贴近时代的丰富信息和语言知识,而非仅仅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和考查。其次他们对课堂教学要求的要求更高,希望英语课堂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能力和引起情感共鸣。

阅读教学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而阅读教学又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纵观目前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大部分阅读教学的设计仅仅只是停留在对语篇进行浅层次的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上,学生只能使用对错二元思维,并以较为简单的语言和方式进行回答,这种与年龄不相衬的输出活动,使学生因缺乏成就感而产生怠惰心理,没有深层思考的诉求,更无从用英语去思辨。那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语篇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用英语思辨的能力呢?

二、英语阅读思辨型教学策略

1.利用语篇特征,引发思辨兴趣

我们每一个人在阅读过程中都会发现不同的文本都有其不同的文本特征,它们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作为阅读的辅助手段,文本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处理阅读信息,增强阅读效果。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文本特征,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关注读说结合,读写结合,以激发学生的思辨兴趣。以下笔者以人物传记类的文本特征为例进行解读。

人物传记类的文本阅读需要我们让学生在把握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了解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并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一定的浓度的思考和判断。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语言特色,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案例一: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以下简称人教版)有三个单元都是以人物传记为主的篇章。

Unit One: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

Unit Two:A pioneer for all people

Unit Three: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r

这三个单元分别介绍了Jane Goodall,Yuan Longping和Charlie Chaplin三个各具特点的中外人物。教师首先可以从文章标题入手,问:

Why does the writer call them a student/pioneer/master?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解读了解三个人物的所取得的成就。

然后根据各个人物的特征,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How does Jane Goodall inspire those who want to cheer the achievements of women?

Why does Yuan Longping think a person with too much money has more rather than fewer troubles?

Why is Charlie Chaplin remembered as a great actor who could inspire people with great confidence?

通过对这几个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人物的深度思考,并体会他们代表的人生价值以及时代精神。让学生充分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理解人物的情感世界,探索他们身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融入课文背景,激发文化理解

语言教学必须贯穿文化。文化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语言是精神财富的一部分,是一种文化现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因此,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激发学生对中西两种文化的思考。

在高中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中西文化差异比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渗透西方社会的相关文化背景,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国家发展史造就了不同的社会状态、政治体制及文化习俗,要批判地接受,这样学生的对比能力和综合能力必将在比较中得到提高。

案例二:人教新课标模块3,Unit 5 Reading “A trip on the True North”标题中的“the True North”出自加拿大国歌中的一句歌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加拿大的国歌放给学生听,然后提取出这部分歌词,将之与课文结合,让学生思考这一歌词的涵义以及为什么加拿大要称之为The True North。然后将之与中国的国歌相比较,思考两国不同的文化内涵。

案例三: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第3单元第一课时的阅读部分是以“非语言幽默大师”为题,介绍了世界著名的电影演员、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以及他在无声电影时代的精湛表演,让观众在捧腹大笑之余,体会在琐屑、卑微之中隐藏的深刻本质。因此,教师应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能让学生体会到:卓别林将滑稽的相貌、夸张的穿戴和离奇的想象完美地结合起来,出于现实而又超脱现实。令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感到他对待苦难的积极态度,和对下层小人物的同情。接着教师还可以将卓别林与英国的喜剧大师憨豆先生做个比较。让学生思考:同为喜剧大师,两位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所反映的内容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通过这样解读,让学生体会英美文化的不同。

3.挖掘文本主题,激发多元思考

文本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法形成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人教版中的许多课文有着深刻的主题内涵,教师应抓住语篇优势,在教学中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

案例四: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 Unit 2 Work the land 阅读课文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中,在读中部分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Please scan the text,and find out Yuan Longping’s qualities which help him succeed. Analyze it individuallyand then discuss in groups of four.

本设计通过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有血有肉的主人公,置身于作品之中,深入感受他的个人魅力和体验人生感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深层思辨的能力。

4. 利用师生文本互动,刺激思辨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发挥想象力、推理能力和感悟能力,填补文本中的意义空白,透过字里行间挖掘文章中隐含的信息,形成合作性和反思性学习,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思辨。

案例五:人教版选修模块8 Unit 5 Archaeology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做如下设计: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find out what knowledge is concerned with during the conversation. You can discuss in groups of four.

Possible answer: Human and animal bones――biology; layers of ashes――material analysis;

Rub an ample amount of salt onto the skin to make it soft――chemistry;

Most dangerous enemy――sociology; necklace――psychology; made of shells from seaside――geography/material analysis/climate change; trade――sociology; care about the appearance――psychology

Q:Let’s focus on one of the findings――needle. What does it tell us about the life of the caveman?

Read the part about the needle and underline the key aspects of what the needle tells us.

Q:So from the needle we can picture part of the cavemen’s life. Go through the passage and find out what other questions about the cavemen’s life are answered.(where,when,what,who,how,whether)

Where did they live? How did they keep warm? What did they wear? Whether they care about their appearance or not?

教师通过问题的巧妙设计,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并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思维碰撞,得出答案,通过这种不断设问的方式,促进了课堂的自然生成,让学生对考古学和考古学家的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5.引发读后思考,促进思辨升华

读后活动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化所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而且是检测学生思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如何精心设计读后活动对提高学生思辨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读后活动的设计首先必须考虑与教学内容和目标的相关性,其次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特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思辨发展设计出能促进学生思辨升华的活动。

案例六: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 Unit 5 Theme Parks的Reading 部分可以做如下读后活动设计。

Suppose you are visiting theme parks as a reporter for your radio station. You telephone to your station manager,who is deciding how much longer you can travel. With a partner,write a dialogue in which you describe one of your favorite theme parks. Try to persuade the manager to agree that you can travel to another theme park. Be ready to present your dialogue to your class. One of you will be the reporter,the other will be the manager.

此环节的设计既能加深学生对主题公园的理解,也有助学生在表达时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潜力以及通过说服对方激发自身的思维,达到思辨的升华。

案例七: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 Unit 2 Work the land 阅读课文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中,在读后部分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In 2004,Yuan was awarded the top ten people moved China by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There are two situations below,you can choose one of them and finish it with your partners.

Suppose you were a host/ hostess of CCTV 9,you had to host the program "Who moved China in 2004?" Before the program,you should prepare the speech for the awarding ceremony in English.

在学生对课文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让他们把自己感悟最深的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初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口头或书面)能力,为全面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奠定基础并思考袁隆平何以能成为一位伟人。通过对话,学生能透过文字读出文本背后的内容和意蕴,纵向延伸,深度挖掘,立足文本、突破限制、有效超越,围绕教学重点,解决难点,培养了学生思辨的深度化和多元化。

6.实施课堂评价,拓展理解深度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应搭建多种平台变学生被动思考为主动思考。而课堂评价这不失为一中有效的工具。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课堂的实时评价,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深度的拓展。

如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以下表格,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让学生及时总结自己的课堂表现,并对有关问题进行组间的相互探讨,拓展思辨深度。

此表格摒弃了传统的对于学生显性的课堂表现的评价,而是对学生展示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评价,有助于激发同伴的思维,培养思辨能力。

三、结束语

阅读教学对学生用英语思辨能力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语篇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高层次理解,洞察作者的写作意图,实现作者、读者、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它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的热情,是形成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只有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搭建多样平台才能逐步达到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几个方面:第一,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来设计各种教学活动。一旦确定了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带着批判的、审慎的目光走进教材,检视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相关性。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简洁、明确,切忌在一堂课中设定过多的目标,面面俱到,这样反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第二,必须关注课堂的自然生成。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切忌只考虑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而忽视学生的知识储备粮、兴趣爱好以及需求。如果教师试图引导学生带进自己预设好的任务中,忽视课堂上的自然生成,势必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那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更无从谈起。第三,必须发挥备课组集体智慧。集体备课是当前学科备课的主要形式。它能集众家之长,融全员智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同年段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这样才能使提出的问题有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3]何广惠:《语言学习任务与大学生批判性思辨培养机制》,《英语教师》2012.年第10期,第16―20页。

[4]黄远振、陈维振:《中国外语教育:理解与对话――生态哲学视域》,福建教育出版,2010年。

[5]姚瑞兰主编:《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6]陈凤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中小学外语教学》2012年第10期,第6―12页。

上一篇: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下一篇:议论文第二段写点儿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