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障碍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4-11 03:14:57

数学学习障碍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数学学习障碍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

1.动机不足

任何活动都是由动机激发并维持的,学习动机是进行学习的直接动力和有效保证,同时也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发现,学习成绩的提高只有在认知和元认知策略与动机的结合使用下才能取得。这说明数学学习障碍学生由于自身缺乏学习数学的动机,再怎样有效的解题方法策略对他们也是无济于事。

2.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如果学生对某个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想方设法地弄懂每个知识点,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旦学习上取得成功,就会产生学习的喜悦感、荣誉感和成功感,学习兴趣会越来越高。

3.缺乏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动力,是学生学习和自身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但是由于数学学习障碍生在学习数学时,遇到很多挫折,一次一次的失败使他们失去了自信心。他们经常怀疑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难不愿坚持容易放弃等。

二、对策

1.利用期望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动机

利用期望效应是培养学生成就动机的有力措施。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习好的优等生寄予厚望,使得优等生的成就动机很高,但他们往往忽视了更需要教师转变期望值中的学习不良生。因此,教师在明确期望效应的前提下,应当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

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其次,在教学中应注意语言的简练与优美,适当的幽默能够很好地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3.提高自信心

学生的自信力是驱动学生进步以及自我要求进步的第一动力。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对于学生一直表扬,就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实不然,过多的表扬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4.培养顽强的意志力

一个人要取得成功,除了智力、能力条件外,还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力。学生意志力的强弱不但影响着智力的发展,而且对今后的成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实践中,可根据学困生的特点,注重培养他们的意志力。

5.培养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改变他们学习数学困难的比较关键的环节。教师要耐心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对他们继续以后的学习终身受益。当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家校合作。作为教师,关注学生的上课认真情况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习惯等。作为父母,孩子在家时,督促他们做作业的情况,有必要的话进行陪读,直至孩子养成一种比较好的学习习惯。

除此之外,家长与教师应经常交流,探讨孩子的学习习惯问题。总之,通过家校合作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上一篇:也谈初中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高职护理药理学"因材施教"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