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育本质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2-04-10 09:29:30

有关教育本质的研究综述

【摘 要】近年来,学术界产生了众多教育本质说,在教育本质的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育的质与本质混为一谈、对教育本质客观描述与价值取向区分不清、简单化与复杂化并存、缺乏立体感、研究方法的局限等。此外,研究者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了教育本质研究路径:研究内容上从“教育是什么”转向“教育应是什么”、研究视角从单一转向多维、思维方式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再到复杂关系思维。

【关键词】教育本质 研究问题 研究路径

教育本质研究长期以来引起中外教育界的密切关注和讨论,有关教育本质的学说层出不穷,学者们对既往研究进行认真反思。CNKI数据库中,涉及文献共913条,根据相关性程度选择30篇,以期通过参阅这些文献,了解教育本质研究现状、问题及研究角度和路径。

一、有关教育本质的争论

新中国建立以来有关教育本质的学说层出不穷,1978年,《教育研究》发表了于光远《重视培养人的研究》,率先对把教育纳入上层建筑提出质疑。赵旭东(2000)以《教育研究》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卷》为资料来源,收集了13种教育本质论,主要有:( 1)以邓鹰扬为代表的“上层建筑说”;(2)以于光远为代表的“生产力说”;(3)以李继之为代表的“双重属性说”;( 4)以初思为代表的“多重属性说”;(5)以邹光威为代表的“社会实践活动说”;(6)以沙毓英为代表的“特殊范畴说”;(7)以孙喜亭为代表“社会化说”;( 8)以许邦官为代表的“个性化说”;(9)以张铁明等为代表的“产业说”;(10)以卫兴发为代表的“非产业说”;(11)以樊安群为代表的“相对说”;(12)以禹志兰为代表的“再生产说”;(13)以魏立言为代表的“影响说”等。[1]

郑金洲(1996)在《上海高教研究》中也对教育本质进行了总结:(1)“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之辩;(2)“双重属性说”与“多从属性说”之辩;(3)“社会实践说”与“特殊范畴术说”之辩等。[2]此外,还有文献将教育本质说进行概括归纳。李国庆将教育本质论归为三类:(1)归属说或外部属性说。该类观点主要包括教育本质的生产力说、上层建筑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等。其特点是从教育外部联系入手,探讨教育的功能属性,揭示本质,它有一定合理性。(2)内部属性说。主要包括教育本质的特殊范畴说、社会化说等。其特点是从教育内部联系入手,探讨和揭示教育内部联系,这是人类对教育本质问题进一步深入认识的结果。(3)脑力劳动说。这是新观点,认为要探讨教育本质应寻找新的切入点。并指出教育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脑力劳动”。该类观点强调了教育的生产性,特别是教育生产知识、技术的属性,反映了知识经济社会教育的内在要求,但教育仅限于此是不够的。[3]

李润洲通过对教育本质研究分阶段阐述,将教育本质有关理论分为: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1976年),教育本质的“一”,即“上层建筑说”一种声音;第二阶段(1977年―1988年),教育本质的“多”,即“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等纷争;第三阶段(1989年至今),对教育本质“多”的反思与新说的阐发。其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先在地相信教育有固定本质;二是对“本质”、“教育本质”的存在产生怀疑。[4]

二、教育本质研究中的问题

(一)教育的质与教育本质混为一谈

属性、质和本质在哲学上是三个层次的概念,不可相互替用。[5]“质”是“指事物在性质上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的规定性”。事物的质既是统一体,又具有不同方面。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构成。因而,“本质从整体上规定事物的性能和发展方向”,事物的质取决于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本质比质更深刻。另外,“本质性联系”并非“本质属性”。本质性联系是外部的,即本体论;本质属性属于内部质的规定性,即本质。由此可知,教育本质的特征是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之间的特殊矛盾,规定着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特征,决定教育不断发展的趋向。

但是,不少学者却用教育的属性去取代教育的本质,由此带来了教育本质的不确定性,也有的研究者将教育的质与教育的本质混淆起来,认为教育本质就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二)对教育本质客观描述与价值取向区分不清

教育本质客观描述是指“教育是什么”,教育本质价值取向则指“教育应是什么”。[5]对于教育本质研究要探索“教育是什么”,几无异议,但说教育本质还要研究“教育应是什么”,情况不同了。这是因为,“教育应是什么”是主观规范的,本质是客观的。但是,教育本质其实要回答“人们现在称之为教育的那个东西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什么”。然而,“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和明确,主要原因有二: “教育”概念是复杂的多义词;文化背景差异下的“教育”不尽相同。因此,在关于“教育本质”的事实判断中就含有“应当”成分。在教育本质研究中,“教育是什么”是在揭示教育本质,而“教育应是什么”则在揭示“好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什么”的研究是前提和基础,“教育应是什么”的研究是重点和归宿。所以,教育本质研究,还要研究“教育应是什么”。过多地把焦点集中在“教育是什么”的研究, 势必遮掩“教育应是什么”的研究。

(三)简单化与复杂化并存

在教育本质探讨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将教育本质人为简单化;二是将教育本质人为复杂化。

诸种探讨都是从某一层面分析。本来,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人都有紧密联系。研究教育本质如果只选取其中某一因子,择一舍他,无疑是将问题过分简单化。

与此相反,教育本质研究过程中又出现了将问题人为复杂化倾向,典型的是“类本质”说。持该论者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再选择和再生产类本质的活动”。类本质是由教育的经验层次上的“发展目标”上升到哲学层次获得的具体概念。教育科学发展到今天,已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有了自己的逻辑体系。但哲学对教育科学的影响并未消失,反而越来越大,当今许多教育成果,正是借鉴哲学成果的结果。对于教育本质这类教育科学中带根本性的问题,无疑更要从哲学中吸收营养,问题在于:如果简单吸收哲学界一些弃用或鲜用的名词,对此详加考证与诠释,那么,教育本质研究就会人为复杂化,给人一种“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的感觉。可以这样讲,对于颇具哲学基础的专业人员来讲,对“类本质”一词的理解还得颇费斟酌,更何况一线教师。人为将问题复杂,不利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操作。[5]

(四)缺乏立体感

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有千丝万缕联系,它们共同形成了一种立体式网络。正因为如此,教育本质远非在此点与彼点的联系中可以发现,而需要从教育与其他事物的立体结构中去探寻。从教育本质研究中的众多学说中可以看出都是从一个维度出发,因而只能构成二维关系。而且,在界定教育本质过程中使用的属概念(政治、经济、人或个性人)中,无法找出可以涵盖其他概念的一个概念来,譬如,政治、经济是两个并列概念,谁也涵盖不了谁,而人,也不能作为政治、经济的下位概念。这就使得教育本质研究既欠满,也不完整。

(五)研究方法局限

长期的理论论争,并没使人们形成关于教育本质的共识。究其原因,固然与教育复杂性有关,但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不能不说是制约我们揭示教育本质的重要原因。相关研究主要从经验理性思维、定义性思维、二元论立场进行分析。

经验理性认识是研究教育本质的重要方法。从研究教育的属概念和种差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本质探讨基本上处在经验理性阶段,获得的思维成果是揭示教育的质的抽象概念。另一方面,对抽象概念进一步作加工整合的理性思维又不充分,这一阶段所追求的表现为“多样性的统一”的具体概念尚未产生。这些就是造成目前探讨众说纷纭状况的原因。[6]

对于“教育是什么”“教学是什么”“课程是什么”问题,历来被视为教育研究的首要问题,于是定义性思维也是教育本质研究中常用方法。教育研究一直遵循严格的“定义性”语言、逻辑、态度与表达方式,呈现出了一种“定义性”的研究状态与风格,取得了一系列“定义性”的研究成果,并使教育学成为一门具有明显“定义性”特点与品质的学科,但定义性思维在研究教育本质中也存在局限:过度诠释即对教育现象进行无限衍义,从而造成教育现象因“无限性”指向而呈现出“空壳化”状态;非历史性诠释即对教育进行终结性的解释与界定,从而造成教育现象因静止思维方式与方法而呈僵化状态;非对象式诠释即对教育进行“非本体”界定,从而造成教育现象因脱离本体而呈现“似是而非”状态。[7]

为教育寻求确定性、永恒性“支点”的本质主义追求与努力,不仅始终贯穿于教育研究各领域,且一直是教育研究所遵循的基本立场,尤其是二元论的本质主义立场将所有对教育现象的诠释、教育问题的解决全部归于某种普适单向性的逻辑结论。于是,教育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问题逻辑化”倾向,不仅形成了一系列教条的研究结论,而且造成教育实践种种僵化的运行程序,致使教育研究与改革陷入困境。[7]

三、教育本质的探寻路径

(一)研究内容上从“教育是什么”转向“教育应是什么”

最初研究中,教育本质研究集中回答“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是教育的规定性问题,即教育是什么。”随着研究的深入,既要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教育的现实本质,又要回答“教育应是什么?”――教育的理想本质。其中,“教育是什么”是前提和基础,“教育应是什么”是重点和目的。”因为教育本质隐藏在复杂教育现象中,而现象不断变化,其中带有根本性质的变化必会影响教育本质属性,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可以形成不同价值判断,在揭示本质时就会夹杂主观成分,所以,“ 教育应是什么”反映人们对教育的价值企盼。即特定认识主体所认可的好教育的本质。于是,“教育应是什么”被纳入教育本质研究范畴,且成为争论重点。[8]

(二)研究视角从单一转向多维

随着学科综合发展,开始从人学、逻辑学和心理学等角度研究,从各学科与教育学的交叉上获取灵感,以此探索教育本质。[9]马娥主张从人学、哲学、社会学角度探寻。哲学视角提供了教育本质的认识论基础,如怀特海认为教育本质在于使知识充满活力而不能僵化,真正的教育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10]从人学视角揭示教育本质,强调教育本质研究必须重视个体特殊性,要以人为本。这样才能透过客观现象,寻求不同教育现象之间必然联系,探究不同教育事实的根本共性,建构逻辑严谨的科学教育理论体系。[8]研究教育本质的视角从单一走向多维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及发展。

(三)思维方式: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再到复杂关系思维

传统研究把教育当成一种外在客观事实,视为可以用理性概念予以静观的已定对象,并确信运用理论可以一劳永逸地把握教育真谛。这种思维方式不仅驱使人们走向探寻那种稳定、永恒、惟一的教育本质的迷途,而且从根本上贬损人的主体地位,使丰富、多样的教育变成一种机械呆滞的技术操作,最终使教育非人化。[11]

随着研究深入,实践思维开始成为研究教育本质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意味着人们以辨证的思维方式把握教育本质。[12]研究者开始关注直观教育情景,关心教育中的直接关系,试图通过探察这些现实根据寻找教育本质。[13]

关系思维引导下的教育本质研究则立足于教育作为“关系性”的存在,从不同关系维度立体式地认识。不仅探讨教育、人、社会的复杂关联,也探究教育自身构成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14]主要从三个角度探寻教育本质:第一,从教育外部关系入手。许多学者采用社会视角,通过考查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追寻教育本质,尤其针对教育的生产力作用与思想政治作用对社会的影响,来确定教育本质是生产力或上层建筑。有的学者认为“人”是教育的唯一对象,教育正是通过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也有学者强调社会、人、教育,三者密不可分,教育本质中应包含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教育与人发展的三边复杂关系。第二,教育内部要素关系。即从对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对象(受教育者) 间的关系与特殊矛盾运动来归纳教育本质。他们认为,只有揭示教育的根本内在联系和作用,才能得出教育本质。第三,综合内、外部联系。采取中和方式,认为研究教育本质问题必须从探讨教育的内、外部联系入手,全面辩证地提出教育各方面的质的规定性,然后进一步抽象、概括,给教育本质一个确切的回答。[15]

【参考文献】

[1]杨兴林.“教育本质”和“教育目标”观念创新析辨――与田建国先生商榷[J].教育学术期刊,2010(6).

[2]李润洲.“教育是什么”的哲学追问[J].现代大学教育,2012(1).

[3]张和生.“钱学森之问”与教育本质问题的探讨[J].求索,2012(4).

[4]郝德永.不可“定义”的教育――论本质主义教育思维方式的终结[J].教育研究,2009(7).

[5]吕逸.产业化不是教育本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6]黄济.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8(2).

[7]刘智运,胡德海.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8]黄济.对教育本质问题的再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9]田娟.对近十多年来教育本质新说法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探索,2009(6).

[10]Priestley,J.The essence of education:Whitehead and the Spiritual Dimension.Springer Journal,Intercharge 2000, Volume 31 ,117-133.

[11]张正江.后现代反本质主义时代的教育本质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

[12]任向阳,李斯.教育本质辨析[J].教育评论,2009(9).

[13]雷江华,金保华.教育本质论争的历史回顾及价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

[14]张龚根.教育本质问题探讨:局限与突限[J].教育研究,1994(12).

[15]李炳煌.教育本质研究的论争及其反思[J].求索,2005(10).

上一篇:改革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培养专业人才 下一篇:梅西百货全渠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