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立体绿化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4-10 12:10:22

上海世博立体绿化发展的影响

摘要:上海世博会上立体绿化技术的大量运用,影响着人们对于未来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认识和追求,先进的立体绿化技术实现了人们长久以来对于绿色生活的渴望,作为正在不断发展中的中国,世博会中立体绿化的运用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势必造就国内的绿化热潮,指引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立体绿化;上海世博;发展

立体绿化,即利用除地面资源以外的其他空间资源进行绿地的方式。世界各地的许多城

市十分重视立体绿化,这已成为全世界绿色运动的一部分,日本在这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立体绿化源远流长,立体绿化的历史,从某种意义说,可以追溯到人类起源。在原始社会生

产力落后的条件下,人们或择居于山洞,或筑巢于树木。我们可以这样说,原始人类屋顶的

树木就是早期屋顶绿化的雏形。世界第一座立体绿化是新巴比伦出现的“空中花园”,公元

前6世纪,尼布甲尼撒建造了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近代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于1926年就根据自己所设计的萨伊伏别墅提出了“新建筑5

点”,其中之一即是屋顶花园――把绿化与现代建筑结合起来。1959年,美国风景建筑师以

开拓者的精神,在奥克兰凯瑟办公大楼的屋顶上,建造了一个景色秀丽的空中花园,面积虽

只有1.2ha,但为房屋顶绿化开创了先河。近几十年来,德国、日本对立体绿化及其相关技术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的技术理论,他们是世界立体绿化技术水平发展较快的国家。近年来,我国有些大中城市也开始了对屋顶绿化的尝试,建筑师们也开始有意识地在建筑设计中考虑立体绿化的因素。

立体绿化的分类

依据绿化所处的建筑层面将立体绿化分为屋顶绿化、墙体绿化、阳台绿化、架空层绿化。

各个层面的绿化各有自己的特色,表现在载体、植物种植特色、绿化的表现效果、绿化的作用等等,这些层面的立体绿化综合起来,共同构成一个层次丰富、生态美丽的城市空间。

立体绿化的重要作用

立体绿化植物对改善城市人居空间地生态环境质量有着其他绿化植物所不能实现的作用,具有占地少、见效快、绿化率高等优点,而且还能使建筑物的空间潜能与绿色植物的多种效益得到完美地结合和充分地发挥。另外,垂直绿化植物降温的同时还补充了城市空间的水分含量,有效地减弱城市干热岛效应。研究表明:在生长季节的爬山虎可使周围1 000 m3空气温度降低0.45℃,相对湿度提高0.39%。

上海世博立体绿化最新成果

2010上海世博“场馆立体绿化”蕴含了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演绎了“低碳”的世博主题,成为一组动人的“绿色交响曲”。中国馆华冠高耸,地区馆为四周平台基座,其上为“新九洲清晏”园林。屋顶花园面积达到2.7万平方米。“新九洲清晏”以屋顶平台开阔的中心广场寓意内湖水面,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引人入胜。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八洲均为中华大地上的典型地貌景观。

新西兰馆的整个屋面是一个完整的坡状屋顶花园,可供游人进入近距离参观,被誉为“世博最美屋顶花园”。从新西兰火山口高原植被到新西兰珍贵树种树蕨、沙漠植物,到现代城市人日常所需的食用蔬菜等等,应有尽有。在这里,参观者将能看到诸多第一次进入中国的新西兰本土珍贵植物物种,并依次经过Korokoro热湖、树蕨丛生的森林峡谷和南太平洋动植物保护区。

沙特馆形似“月亮之船”的顶部甲板实际上就是一个屋顶花园。该屋顶花园的主体植物“椰枣”,与沙特馆地面的配套绿化遥相呼应,具有浓郁的地中海特色风情,它们形成了一个树影婆娑的空中花园,成为沙特馆的一大亮点。建造沙特馆一共需要150棵枣椰树,虽然可以通过海运从沙特长途引进,但由于枣椰树对环境非常敏感,引种成功的难度非常大。最终在中国科研机构的帮助下,在中国南方找到了一种枣椰树。这些来自中国的枣椰树,种满了沙特馆的“丝路宝船”。

世博主题馆生态墙集成了支撑结构、种植模块、绿化植物、一体化介质、精准灌溉等多项技术。两侧墙面绿化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采用小灌木容器贴墙固定的方式。由于东西立面的空间环境有所不同,植物选择及色彩要求也有所区别。通过植物筛选研究,最终采用综合抗性强、景观效果佳的小灌木植物作为生态墙绿化的植物材料。具体表现为:东立面在6米到12米垂直高度内,选用红叶石楠(紫红),12米到17米范围选用亮绿忍冬(草绿),17米以上分别选用金森女贞(黄绿)、花叶络石(紫白)。西立面在6米到12米垂直高度内,选用亮绿忍冬(深绿),12米到17米范围选用绿叶六道木(草绿),17米以上分别选用金森女贞(黄绿)、花叶络石(紫白)。这些小灌木植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而且会随季增色,使整个生态墙始终处于自然丰富的动感变化之中。

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沪上・生态家的墙面绿化采用了两种不同工艺的墙面绿化――爬藤绿化和立面模块绿化,屋面则是轻型的草坪式绿化。同样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阿尔萨斯案例馆,倾斜的屋顶也变成了一片巨大的绿色植物墙。由于立体绿化受到立地条件差,维护成本高、维持时间短等因素限制,在国内的应用,大部分仅限于装饰性景观中。而在不少国家,因为垂直绿化技术具有直接吸收太阳辐射,从而减少建筑能源消耗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在巴西有一种“绿草墙”,采用空心砖砌成,砖里面填充土壤和草子,草长成后就绿色的墙壁,不但美化环境,还能起到减少噪声、净化空气和隔热降温等作用。在日本,栽植了草坪、花卉或灌木等的装置系统被安装在了围墙、护栏、坡壁、垂直的各种广告支架等上面,使混凝土变成了绿色森林。

影响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正在深入每个人心中,在城市发展与环境矛盾中,人类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来处理这种矛盾。柯布西埃提出的明日城市:高层建筑坐落于城市花园之中。然而当建筑高度实现了他的畅想之时,花园却朝相反的方向走去,日益被高大的建筑遮住了。古代的城市被誉为树上的房子,而今,房子的尺度远远的超过了树,再也不能隐藏在树下,于是,

树坐落在房子上便成为我们思考的方向。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畅想未来的城市:宏伟的建筑,

高耸入云,一棵棵大树生活在这建筑之上。

随着世博园建设大量引入了生态绿墙、垂直绿化的概念,必将掀起了立体绿化的技术发展高峰,引领着未来绿色中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吴荷英.城市立体绿化中植物配置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09,25(8).

[2]韩平.城市绿化建设中的立体绿化[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8).

[3]王仙民,上海世博立体绿化[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浅析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 下一篇:刍议房屋建筑项目管理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