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高效的语文教学节奏

时间:2022-04-10 02:59:48

开发高效的语文教学节奏

何为课堂高效?现今理论颇多,但基本描述大体一致,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一、效率最大化。主要指学生单位时间的收益量。二、效益最优化。即讲求教育教学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影响程度。它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好的教学效果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核心是目标达成。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高效课堂更加重视学生。它是一种人文主义课堂,它体现了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它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去实现自我,使学与教完美统一。

在语文教学上又该如何挖掘语文课堂的高效呢?把握语文教学节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把握好语文教学的节奏,这不仅可以体现教学内容的全维度,更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能在课堂节奏中体现高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努力:

一、追求错落和谐的教学节奏,在问题的全维设计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教学的节奏追求整体之美。就如一盘围棋,它不能仅关注某些局部环节,而应综合考虑,全面安排。将各要素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自然,融洽统一,以构成整体节奏的和谐美。为了能体现这种语文教学的全维度,在教学中应艺术地设计“主问题”。所谓“主问题”,就是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设计到位的主问题,能够轻便有力地牵动对全篇文章的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和整体赏析。

由于每个“主问题”都要牵动学生的思维,于是教师的讲析就可以转化成对学生讨论的点拨、评点、与学生的对话以及学生对活动成果的精彩小结。再者,如果一节课中分层次地出现几次“主问题”,就必然出现几个教学“板块”,这又使课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那么,怎样设计主问题呢?可以着眼于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分析课文、欣赏课文、探究课文的角度来进行主问题设计,也可以多元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多侧面地分析人物形象、多角度地品析文中的美点妙要、多板块地积累文中的语言材料、多手法地对课文内容进行“再表达”的角度来设计主问题。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分析人物形象时,可设计三个“主问题”,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提出。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对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

1.你心中的侠士是什么样子?你认为鲁提辖是侠士吗?

2.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了他是名侠士?试作简洁的分析。

3三拳打的到底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行为?

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对牵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品读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共舞。由此可见“主问题”的设计,是体现语文教学全维度的重要方法。优秀的“主问题”可以使课堂错落有致,节奏鲜明。

二、注重梯形的内容安排,在亦张亦弛中启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认知是由低到高发展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也应随学生的认知呈阶梯状展开。当学生的思维没启动时,课文读完了也没什么感觉,此时教师所安排的教学内容和问题设置就是个“把手”,帮助学生一步步走进文章。教学活动信息量在此时是“疏”的,问题的设置更侧重激趣与引导。这样能使学生心理压力变轻,给人舒缓、轻松的感觉。

随着课文的层层深入,教学的信息量将逐渐变密。设置的教学问题将呈梯形展开。此时的问题,更侧重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梯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中,形成逻辑思维,获得更多的信息量。这种梯形内容安排,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保持旺盛的精力。所以,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区分详略并进行合理组合与布局,讲究信息的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同时语文课堂教学的速度要因课堂内容而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要从整体节奏上做到有效控制,使其速度快慢交替,此起彼伏,形成有规律的变化。速度过快,则会使学生思维紧张疲劳;速度过慢,会使学生思维松松散散,厌倦无聊,思维涣散,索然少味。例如,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对于诗歌翻译与主题,学生在诵读后就能很好的理解和概括,所以可以讲得快些。将时间留出来,用慢节奏来进行名句的赏析,使学生通过充分的思考与分析体会到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为名家名篇,大多文质兼美,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心灵美、情感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语文教学就是利用这些美的因素,在抑扬有致,波澜起伏的节奏中引领学生去体会汉语言的美,沐浴到汉语言的光辉,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会思考,最终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1]李炳亭、褚清源.问道课堂:高效课堂理论与方法的26个追问.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04).

[2]魏红闯.语文教学的节奏艺术.升学指导报,2008(06).

[3]余映潮.余映潮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01).

上一篇:教学案例分析 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古诗文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