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装饰画的视觉语言与创意表现

时间:2022-04-08 10:10:25

现代装饰画的视觉语言与创意表现

装饰画是现代艺术打破传统绘画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视觉语言所传递的艺术美学价值,将科技与美学融合以构建更为丰富的视觉感知。装饰画最初的视觉性来源于图案,而随着现代生活及人们对艺术的鉴赏需求的发展,作为对传统装饰图案的变迁,装饰画打破传统审美装饰的局限,从满足精神生活到满足时代审美特性上成为现代人们对审美的最直接表现。

装饰画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构成主要由图案和色彩相融,从而与周边环境与人们的审美需求相适应。现代装饰画在美术造型上寓意生动、装饰性强,尤其是在表现多元化、多概念、多方面的审美追求上,无论是色彩还是造型都具有情感和个性的抒发。

现代装饰画的视觉语言表现

生活的世界原本就是色彩斑斓的。对于色彩的感知,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感受。现代装饰画在色彩语言的表现上,对传统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突破,并赋予现代信息高度融合的特点。如红色在西方国家代表邪恶与暴力,而对于中国传统色彩来说则象征着红火与吉祥。因此,现代装饰画在色彩语言表现上,往往从凸显人的喜好及思想认知上,以最直接的快餐文化为背景的艺术审美需求为主,摈弃装饰审美中的繁复多样,更以追求简约自然来呈现。如黑色、白色相间的色彩造型被广大年轻群体所推崇。在构图上,装饰画通常以夸张的色彩来吸引人的注意。其强烈的色彩对比与形式美学特征,一方面表现了个人主观感受,另一方面从装饰色彩的处理上加以科学的调理与延伸,从而表达人的自身情感与意境。现代装饰画的艺术语言善用夸张,而在表现主题上又标新立异。近年来的3D街景画,艺术家从关注自然上将其创作思想进行猛烈表现,如多伦多Bayview地铁站上简单的线条将立体感十足的形象进行呈现,更能够激起人们的视觉冲击力。对装饰画中的空间质感,通常与装饰物共同构成装饰环境,以突破环境的局限,为创作者提供更为鲜明的主题表现空间。我们生活中的环境并非一成不变,对于装饰画中的视觉语言,也由静态转向动态趋势。视觉语言是对图案、色彩的综合感知,对于不同的人群其影响更为直接。现代科技奖电子技术与影像技术渗透到装饰画的创作中,更加凸显了其艺术表现力。如家居客厅墙壁上的电子装饰画,以动态情境来模拟真实环境,使得整个室内空间处于水族馆的氛围中。

现代装饰画的创意表现

从装饰画的取材及表现上,对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下的文化、风俗及信仰来说更具有多样性。如中国民间的剪纸,在装饰画的创意表现上将传统年画与现代装饰进行融合。创作者从简单的线条变化中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印象,又通过直观的表现,在没有过多装饰及夸张中将最真实的感受进行传达。文化是图案象征意蕴的基础,在文化的渗透中,人们通过想象来构建图形与色彩,并赋予相应的情感。艺术审美是多样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多元的。在今天,现代装饰画将人文精神与思想进行综合,从表现世界社会审美主流上,设计师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来展现艺术形式,在装点生活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审美方向。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图案语言在视觉表达上开始模糊化,人们不再局限于文字阅读,而是以读图方式来更快捷的获取信息。装饰画在自身艺术领域要逐步与所处环境进行融合,从其特有的图形形态中强调使用者的审美个性。

现代装饰画的广泛应用,在与现代社会的交融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如对于自助影印机,机器的冷漠与使用者之间需要互动,商家通过在机器上张贴真人大小的施工照片,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真切的感知到机器背后同样有人在为他服务,将人的感知与装饰画面中的人进行交互,体现出人文艺术情怀,增添了使用者的乐趣。这种无声语言的交流,已经成为现代装饰画视觉语言与使用者形成参与互动的必要方式。同样,对于装饰画的表现形式,不同的造型与线条所构成的艺术意图也是迥异的。借助于摄影技术与图画进行结合,将真实的人与简单的构图空间形成装饰画的语言表达场景,在其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鲜明,能够从艺术情节表现中增强趣味性和审美效果,仿佛是在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生动而有趣的娓娓道来。

结语

现代装饰画的发展是不断延续的,而其装饰性及其深刻的思想,更需要从审美价值的创造中,将消费与审美并存,将传统与现代融合。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装饰画的信息内涵被提出更高要求。科技与个性时尚不再是新鲜事物,以高速复制为主的图案造型整合将成为现代审美的主流。然而,对于个人创作欲望的需求,更是手工DIY装饰画发展的重要方向。如十字绣和数码油画,以半成品的制作方式,让消费者参与到制作过程中,不仅保留了装饰画的装饰功能,更多的是对消费者创作欲望的满足。视觉的关注往往是激发注意力的主要手段,对于现代装饰画的创作及表现上,在寻求品味、修养、个性、内涵的同时,对环保、节能、废旧物品再利用等材料的挖掘,也将是装饰画视觉语言创新的重点。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上一篇:漫谈禅意空间的光应用 下一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新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