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实验教学的关系

时间:2022-04-08 09:48:54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实验教学的关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发展智慧和创造能力,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是我们化学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一、妨碍学生实验兴趣发展的原因分析

1.实验课的内容与形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非完全已知、能够引起思考的东西,而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大多具有已知操作过程、已知实验结果的特点,有些还是教师曾演示过的,很容易流于重复与枯燥.此外,实验课也大都是“填鸭式”的,即教师与教材设计好了一切,为保证实验正常进行,教师准备得较多较细,学生只管“照方抓药”,根本谈不上独立思考.实验室开放时间有限,实验内容多而时间少,没有给学生留下实验失败后重做的时间.

2.考试作为一种外部激励手段是有一定作用的

虽然近年来一再强调重视并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并且中考增设实验操作考试;但从考核学生成绩、评价学生素质的标准与方法上仍反映出偏重理论课、轻视实验课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与时间用于理论课学习.上实验课时,心中无数,只求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完成实验,很少考虑实验原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验结果的处理等.长此以往,化学实验也就失去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意义.

3.教师重视实验,严格要求学生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策略不当,也是妨碍学生兴趣发展的主要因素

过分强调实验仪器珍贵的做法,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使不少学生做实验时小心翼翼、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实验.还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试剂药品的毒害作用,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实验时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教师在实验中应以身示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不应人为增添实验的“紧张”气氛.教师在提示过药品用量、实验操作规范以后,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同时加强巡视指导,给学生带来鼓励和安全感.总之,实验教学和其它课堂教学一样,如何从情感陶冶、示范引导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或消除学生实验时的心理障碍,是教师应认真重视的.

化学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对于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推动情感和意志的升华以及对学生创新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等各方面都有其特有的作用.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主要切入点,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经常开展探究性、设计性和创造性实验研究,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二、激发实验兴趣和学习动机

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他们亲自动手实践而带来的喜悦、惊讶和满足感,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的认知兴趣,使之不仅成为做好化学实验的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1.化学实验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及实验工作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训练,既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又注意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还要锻炼其从事实验教学的能力.同时,也可增加一些实验在技巧上的难度,除做好规定实验外,还可增加探索性实验,开放实验室,增加实验考核的权重,设计含有新信息的综合实验等,以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2.化学实验是由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构成的一个统一体,学生实验能力的大小不仅表现在实验结果的准确率上,而且更多地体现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在实验中也许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实验不会次次成功,但应引导学生如实分析失败原因并安排重做,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3.若能设立一些内容不很确定,无现成教材,学生有充分自由来组织和发挥的实验,并在考核中注意衡量学生实验设计的逻辑性和创造性、实验总结与讨论中的知识性和探索性、以及表达方式的科学性,使学生能较多地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分析实验问题,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强烈的成就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所形成的非智力心理优势,会使智力上的某些欠缺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使智力发展达到更高水平.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化学实验能同时以声、光、色等多种渠道,大容量地提供生动的信息,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兴趣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三、在改进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说过:“如果人云亦云,就永远不会超越,只有形成自己的思路、思想,多方面看问题,才能超出前人.”课本中有些实验有刺激性气味、有些会有毒气体泄漏的危险,为了不影响大家的身体健康,我向学生提出改进实验的想法,继而一起探究如何改进,例如探究多组分的空气时,红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偏磷酸有毒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与学生一起探讨应该选择一个不会污染空气的药品,又能够保证实验的成功,我们选择了铜加热代替;左右各选择一个注射器中间用一个玻璃管连接,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管,同样得出实验结论;又不污染空气,通过讨论,学生思维被激活了,创新胆子大了,创新能力提高了.

四、 在开放性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早就指出:“任何知识的学习,既是为某一理论提供依据,又是创建和形成新理论的素材.”杜威的这种教育思想,促进我们反思和重新认识中学化学实验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促使我们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实验,可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学生可以在化学实验活动中动手又动脑,亲临其境,大胆创新,感受和体验各种学习过程和经验.化学实验教学之所以能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好的教学活动形式,是因为化学实验教学既能产生一个个引人注意的问题,又能提供种种感性材料,这就足以引发学生的认真观察和积极的思维.如:九年级第八单元中针对怎样更好的金属防护这个课题,学生提出了采用喷油漆、涂油、电镀、喷镀等保护法防止金属腐蚀的多种实验方案,并进行社会调研和实验,从而学到了比课本上更多的知识,开阔了视野.

在实验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注意探索实验教学的规律,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便能为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增长,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上一篇:让梦想照亮你的未来 下一篇:浅议Powerpoint课件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