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寄宿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时间:2022-04-08 03:26:02

谈农村寄宿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摘 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是当前农村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农村学校进行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一主要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那么如何搞好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成了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寄宿生管理,得出了如下浅见。

关键词:农村;寄宿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什么是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例如,人们长期养成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工作习惯等。常言道:“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自身来说也是终身受益。养成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二、农村寄宿生基本现状分析

我校地处开州区的偏远山区,这里虽然山清水秀,风景秀丽,但山高谷深,村落分散,人烟稀少,最远的自然村离学校有二三十里,再加上绝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因而住校生多是我校生源的最大特色。在学校管理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由于受农村文化和习惯的影响,又存在着学生家庭教育效果差、文明习惯程度不高、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存在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刚刚进入初中的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着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好等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能力差

宿舍卫生差,走进学生宿舍,一片混乱,不会打理床铺,乱七八糟,特别是乱倒脏水、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等现象非常明显。

2.生活习惯不好

就寝时间随意性强,有的早晨不愿起床,晚上不愿入睡,不但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其他人。

3.动手能力差

多数学生自己不会洗衣服,等周末才把脏衣服背回家让家人洗。

4.饮食习惯不好

互相攀比,随意花钱,爱吃零食,特别是麻辣小食品。

5.公共意识差

高声喧哗,随意践踏草坪,涂刻课桌、墙壁,破坏公物,浪费

水电。

三、农村寄宿制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1.学生自身因素

进入初中后,学生认识世界的敏感度不断提高,并且时值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时期。他们认识和接受事物的方式不再停留在小学单纯的接纳和模仿阶段,往往不自觉渗入自己的意识和观点,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产生不良的心理。

2.社会环境因素

通过交流、观察发现,家长希望小孩朝理想、积极的方向发展,但家长树立积极榜样较少,只是说教。积极的社会现象使他们在心中证明了老师、家长的教导;消极的社会现象又让他们感到好奇、彷徨。随着时代的进步,负面社会信息影响较大,很大程度上超过学校、家庭的正面教育,使中学生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四、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应对措施

1.开展文明寝室评比活动

我校现有住校生110多人,分住在20多个学生寝室里,由2位生活指导师负责学生的管理。对于离家的孩子来说,寝室就像是他们的家,只有寝室卫生好了,走进去让人感觉舒服了,学生也才能睡个好觉。因此,我们制定了关于文明寝室评比细则,让全体寝室成员参与管理,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在评比中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评比使我们的寝室变得更舒适了、更温暖了,大家更爱惜它了。

2.开展生活习惯教育

针对我校留守儿童多,特别是寄读生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我们大力开展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做事、就餐、就寝、卫生和礼仪等方面的习惯作为寄宿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一是教会学生叠被、梳头、洗衣等;二是引导学生养成勤换衣、勤剪指甲、吃饭节约粮食、起床整理内务的良好习惯;三是教育学生懂得师生见面问好、公共场所排队、外出结伴而行等习惯;四是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社会、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自己。

3.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生活个例摆在学生面前,学生能辨别是非,并提出好的做法和建议。但在自己的寄宿生活中,表现不尽如人意,洗涮时大大咧咧,致使室内渍水;进出时带门声音过大;就寝前吃零食,就寝时嘀嘀咕咕;衣物摆放不按要求;甚至还有零用钱被盗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从学生日常的所作所为、点点滴滴做起,按一月一主题:学会说话;学会学习;学会就餐;学会休息;学会保洁;学会护校;学会回家,学会感恩。每一主题有具体的行为要求,注重规范学生细节。

总之,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是随着年龄增长、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地探索和实践,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共同协作和配合,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社会的栋梁。

参考文献:

[1]张传武.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新探索[J].人民教育,2006(23).

[2]楮衍香,王勇.寄宿制中小学学生心理问题探因[J].湖南教育,2006(34).

上一篇:幼儿园墙面装饰创意设计要点分析 下一篇:浅谈转化初中后进生在学习数学时的心理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