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历史教学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略探

时间:2022-04-08 01:05:59

新课标下中学历史教学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略探

[提 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是历史教育最重要的功能。中学历史教学培育学生人文精神,需采取的举措是:认真贯彻历史教学新理念,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育;举措

[作者简介]席宇红(1970—),女,南昌市第四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江西南昌 330006)

人类迈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政治多极化持续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国际新形势,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青少年深厚的爱国情感和浓郁的人文精神,是中学历史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笔者对照历史新课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中学历史教学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略作探讨。

一、人文与人文精神界定

汉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处“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运行所形成的秩序、条理和道德伦理规范。《辞海》解释,“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涵盖制度文化教育、教化等内容。中国古代的人文教化既注重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的培养,更强调内心修炼,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古希腊人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尽管中外诠释人文的涵义各异,但都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德行的培养。

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关注,对人的生命的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学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语言、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等社会学科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批判和超越精神,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判断和思考。笔者认为,人文精神是以对人生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皆属人文精神范畴。

二、中学历史教学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历史乃人文之本”。历史学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教育旨在培养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终身发展。中学历史教育对学生心灵的塑造、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善恶美丑的教化辨别功能是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学习历史能最好地领悟人文精神,形成深厚的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培养高尚的爱国之情,关爱人类命运之情,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立志、培智、陶情”的关键时期。中学历史教育的价值不在于仅仅传授学生以具体的历史知识,而是重在对其人格发展的借鉴与启迪;重在以历史实现个人情感的培养和个性的完善。人类历史知识浩如烟海,也许中学生掌握不了多少,但历史知识所蕴涵的思维方法、情感、意志和人生观、价值观等人文精神,才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内在精髓。中学历史教学用人文滋养青少年,以人文锻造民族未来的脊梁,对学生个人成长和整个社会发展都大有裨益。

当今基础教育过程中重知识而轻人文现象是不争的事实。应试教育重理性、重分数,轻人文、轻素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与义务冷淡漠视,人格畸形发展。所以,历史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师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渗透人文关怀,滋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教史育人,既是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也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

三、中学历史教学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举措

(一)认真贯彻历史教学新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学活动的灵魂。历史教师贯彻现代教育理念,是实施历史课程新标准、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先导和关键。这就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做到:第一、转变应试教育观念,主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参加新课改培训,认真领会历史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在认知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尤其是使学生形成适应终生发展需要和社会认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二、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以史为鉴、服务社会,以情为主、情理相融”的新教学理念,实现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尊重差异教育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以这种理念统领历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人文精神。

(二)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人文精神的培育取决于人文教育资源的挖掘和优选。历史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人文内涵,寻求历史与人文精神的契入点,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那些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历史素材,以及体现时代性、体现民族价值精神的人物和事件,都应纳入历史教学的内容,并加以深层次探究和拓展。比如讲屈原,只知“离骚”名,不知“离骚”事,学生印象不深刻;如果介绍屈原时,多讲一些有关他作《离骚》的背景,以及屈原因爱国无门而投汩罗江之事,同时把端午节的由来联系在一起,甚至延伸到韩国把端午节申请为自己的传统节日上来,学生一定兴趣浓厚,人文教育润物无声。讲司马迁,着重强调他不畏挫折,积极进取,受辱后著《史记》,使自己的人格升华,让学生感受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畏艰难,奋斗不息。又如讲授孔子“仁爱”思想时,着重强调爱心、宽容,明确指出“仁”的基本精神是爱,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学生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合作。讲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孙中山的“开创”、的“探索”、邓小平的“开拓”等…这对学生审视人与社会的关系,激发对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有着积极深刻的意义。

上一篇: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央银行货币错配 下一篇:贫困县县长述廉万言书承诺“不贪钱不贪色”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