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扬帆启航

时间:2022-04-07 10:03:52

4月29日下午3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铁男。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现身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双中心”建设的意见,正式对外公布。

“这是国务院首次在北京之外召开会。”上海市委宣传部人士称。

刘铁男会后表示,《意见》不仅对上海经济转型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表明了中国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特别是建立安全、高效、开放的金融体系。推进中国从金融、航运、贸易大国建设成为强国的坚定决心。

从中央到上海各级部门,已经开始设立“两个中心”协调机构的准备工作。刘铁男透鳝,机构组长初定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担任,成员包括一行三会等诸多国家部委机构在内,而上海方面也将组建与之衔接的领导小组。

金融中心:重在市场体系建设

按照《意见》,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强调,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是与人民币国际地位和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金融中心,“现有的目标是经过仔细研究,留有余地的客观的目标,是在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基本判断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发展的提法”。

刘铁男认为。全球性的资本市场、金融市场都实现了货币完全自由兑换。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经常项目下已经实现自由兑换。中国已与很多国家签署了货币互换协定,也即将开展人民币贸易的跨境结算试点。但人民币的国际化和完全自由兑换与诸多的因素有关,面临着一些需要破解的难题,与经济规模、人均水平、金融体系的完善、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竞争力的提高,都有密切的关系,“现在还很难有一个时间表”。

刘铁男还表示,在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和开放的过程中,努力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是前提。即使在文件中提出的先行先试,也是要为全国性的制度规范奠定实践的基础,在尝试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规范。

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表示,上海市政府首先要抓紧制定并出台地方性的、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有关条例。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已两次审议了该条例,将很快正式出台,该条例将为上海落实《意见》的任务和措施提供法律保障;其次是抓紧修改和完善上海在集聚金融中心、鼓励金融创新和加强金融服务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还要在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的指导和协调下,在每年或者近期要确立一批重点推进的工作。明确地方政府部门的责任,集全市之力配合做好相关的重点工作的推进。”屠光绍补充说。

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非常突出,即: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进一步推进金融创新先行先试”和“进一步完善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

对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屠光绍表示,要抓住这个核心内容,不断地推进上海金融要素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这不仅仅是指上海金融要素市场的规模和数量,更重要的是指上海金融要素市场的结构和功能。

就上海是否会推出股指期货、吸引境外企业到上交所上市。屠光绍表示,要对外开放,则上海要积极推进境外公司和市场主体在上海发行人民币的债券和股票;为了深化上海金融要素市场的功能和作用,还要不断引进一些新的市场产品和工具,包括股指期货这一类的金融产品。

航运中心:重在服务体系建设

《意见》提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刘铁男介绍,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其中有三个要点:一是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与国内其他港口合理分工、紧密合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二是基本形成具有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特征的现代港口集疏运体系;三是基本形成服务优质、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和优质的国际航运服务环境。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则表示。航运中心建设光有硬件不行,加快航运服务体系的建设将是今后重中之重。此次国务院文件中明确提出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要求,提出了很多在航运服务业建设过程中先行先试的内容,对加快建立综合航运服务体系将有极大的推动。

在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方面,虽然“第二船籍”政策没有获批,但《意见》提出,将中资“方便旗”船特案减免税政策的执行截止日期由2009年6月30日延长至2011年6月30日;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航运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仓储、物流等服务企业从事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同时,《意见》也提出要完善现代航运发展配套支持政策。加快发展航运金融服务,支持开展船舶融资、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积极发展多种航运融资方式,探索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允许大型船舶制造企业参与组建金融租赁公司,积极稳妥鼓励金融租赁公司进人银行间市场拆借资金和发行债券,在上海成立专业性航运保险机构等。

挂“方便旗”减税期延长

2020年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究竟要建成什么样?《意见》中,将2020年总体目标定为:11年后让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具备配置有全球航运资源的能力。

要达成此目标,需理清三个思路――长三角合理分工的港口体系、上海港集疏运体系、上海航运金融服务体系。

而上海面对的现实是,金融危机冲击后明显下降的港口吞吐数据。“今年一季度我们港口吞吐量总体下降了12%,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了15%。主要原因是对外贸易出口整体状况还没有改变。但从前四个月具体数据看,我们环比数据都在逐步好转。”杨雄表示。

对上海来说,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集疏运体系的建设。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意味着更多的腹地货源,货源即是直接构成港口吞吐的增量。

国务院《意见》指出:“大力发展水水中转。充分发挥上海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及铁路通道作用,做好洋山深水港区铁路上岛规划研究,逐步提高铁水联运比例。”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许培星说:“上海在上报国务院的意见中,就建议建一条通往上海港主要港区的铁路,目前,此项建议还需进一步研究。”

《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未来东海上可能再耗巨资建设一条铁路直通洋山港。“这将是我们今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当中的重中之重。”杨雄表示。

而此次《意见》,与此前消息另一重大不同,则体现在“第二船籍”制度上。

所谓第二船籍,就是以低税率等政策。吸引已经在他国登记的船,在不改变原有船籍登记制度的前提下来上海登记,从而扩大上海航运服务规模。目前上海已有类似制度例如“方便旗”制度,据许培星介绍,由于该制度涉及国家总体税制,国务

院已经暂时搁置。

但近日《意见》中,国务院对此亦给予了政策缓冲:“实施国际航运相关业务支持政策。将中资‘方便旗’船特案减免税政策的执行截止日期由2009年6月30日延长至2011年6月30日。”这个较大的突破,也给船运公司带来了好的消息。

一家位于延安西路附近的船运公司负责人认为,“挂方便旗的做法非常普遍,如果这样做,对我们肯定是好事,但希望能到2011年之后继续延续”。

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获得的众多“特权”,是否会对周边港口货源及相应航运服务产生影响,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回应:“没有影响,因为大家是一个共同发展的格局。”

“上海制造”重生

除了金融和航运这“两个中心”,《意见》也表达了对上海制造业的关注。

《意见》提出,上海要以现有制造能力为基础,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方向,以研发、创新和增值为重点,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

《意见》亦给出了具体的产业发展重点:今后上海将着力提升汽车、装备、船舶、电子信息等优势制造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制造业和战略产业;同时优化发展精品钢材、石油化工等基础制造业。

“上海过去有很好的工业基础。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的制造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杨雄表示。

自2006年开始被第三产业赶超之后,上海市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逐渐萎缩,今年一季度,第二产业比重突然下降到39.5%,远远落后于第三产业的60.1%。

伴随着企业亏损面的扩大,曾经显赫的“上海制造”,正经历着改革开放以来最艰难的时期。上海市统计局4月26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055.23亿元,同比下降9.7%。在六大重点制造行业中,四个行业的工业投资额显著下降。

上海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维认为,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上海,传统制造业需要逐步让位于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上海制造”需要重生。

杨雄表示,从目前国际经验来看,所谓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正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不少跨国公司、尤其是一些制造型公司,其服务业收入所占的比重正越来越大。

“上海现有的很多企业,今后也会是这种模式。”杨雄举例,比如宝钢这样的钢铁企业,非主业收入和一些服务收入所占比重已非常可观。

而对制造业有直接促进作用的生产业,将成为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点。

此次国务院的《意见》对此专门给予政策扶持。国家将在浦东新区开展政策试点,支持从事软件研发及服务、产品技术研发及工业设计服务、信息技术研发及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等业务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发展。 《意见》提出,自2009年1月1日起,将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则免征营业税。同时,将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创投资本加大对相关领域初创期企业的资本投入。

上海本地也正在对《意见》中的相关政策进行紧密的配套部署。杨雄透露,在上海贯彻国务院文件的实施意见中,会加大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扶持力度。最近,上海已经对外颁布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目录,以及申请支持的办法。

“国务院的文件颁布以后,对上海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都会起到一个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杨雄称。

将设“联席会议”

《意见》充分肯定了上海在全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的核心与领导地位。刘铁男也在会上公开表示,“上海是中国大陆地区最具条件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大都市”。

然而,上海建设“两个中心”过程中,如何协调与香港、北京、长三角城市群等其他城市的竞争协作关系。如何更好领导和整合长三角及上海本地资源,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刘铁男表示,上海与香港相比,无论是金融中心还是航运中心,特别是金融中心,在规模、产品多元化、国际化程度,以及参与者的专业水平,都还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服务的对象和范围也有所不同。

“应该说在短期内,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地位是不会改变的,上海在发展的同时,香港也在发展,即使到2020年,香港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不会改变。”刘铁男称。

刘铁男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还透露,国务院正在研究制订“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将由发改委主要领导牵头,相关各部委以及上海市相关各部门参与,定期举行联席会议充分协调和推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工作的开展。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也表示。近期上海将成立“两个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由上海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副市长担任副组长,中央驻沪政府机构,以及相关各部门和单位参与,统筹研究、部署、推进具体工作,制定并明确滚动实施的年度具体计划,明确各部门责任。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落实。

上一篇:制造业资金逃往楼市地产回暖或成“空中楼阁” 下一篇:“南湖之春”多赢品牌效应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