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时间:2022-04-07 03:37:56

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摘要: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即通过学生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即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的实验能力和探究方法,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三学生面临中考,许多教师为此忽视实验的教学,部分学生也会因为存在升学的压力,而从主观上不重视物理实验。那么,如何圆满完成初三物理的实验教学任务?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我在初三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获得一些有益的心得,现阐述如下。

一、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实验过程是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有效途径。认识的过程,离不开观察,观察能力的提高,将加深理解,促进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应作正确引导,以提高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电磁转换》这一章节中的“电磁感应发动机”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以概括和理解“电磁感应”和“交流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实验演示]教师将直的导线用导线与电流表相连接,用细线将直的导线悬挂在铁架台上(不要将直导线悬挂得太高)。

1.让直的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保持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问:同学们,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吗?(答案是:不。)

问:有没有电流产生?(答案是:没有。)

2.让直的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做上下运动。

问: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吗?(答案是:不。)

问:有没有电流产生?(答案是:没有。)

3.让直的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做左右运动。

问: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吗?(答案是:是。)

问:有没有电流产生?(答案是:有。)

4.让直的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在倾斜的方向上做运动。

问: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吗?(答案是:是。)

问:有没有电流产生?(答案是:有。)

[实验结果的表述]

问:请同学们表述一下,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呢?

答: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就有电流产生(这个答案不准确)。

问: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个实验装置,这个实验结果应如何表述?

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有电流产生(该表述仍然不准确)。

问:同学们请再次观察下列实验。(教师将“直的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做上下运动”的实验重新演示一遍。)这算不算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运动?有电流产生吗?

答:没有电流产生。

引导:同学们,如果把磁感线想象成无数根实实在在的线,再把直的导线想象成一把锋利的剑,那么,这个实验结果可以如何表述呢?

讨论问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能够产生电流……

教师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观察下一步实验,进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等。

教师在物理实验的演示过程中,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体会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并引发思考和得出结论,不仅使整个教学活动充满生机,促进了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有效地提高了中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于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物理学科重要教学内容的物理实验,对于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促进作用无疑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精心设计实验过程,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要通过正确引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简单机械和功》这一章节中的“杠杆”知识时,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具,如杠杆、羊脚锤、螺丝刀、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器、木块,以及钉有图钉的木板等,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发动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问:利用现有的工具,可以用什么办法将木板上的图钉?

答:螺丝刀、羊脚锤、尖嘴钳都可以使用。使用螺丝刀拔图钉时,可以小木块为支撑,将图钉拔出;使用羊脚锤拔图钉时,可以用“羊脚”夹住图钉后,往反方向扳动,将图钉拔出,也可以直接向上用力拉,把图钉拔出;而使用尖嘴钳,则是用力夹住图钉,向上用力使劲拉,把图钉拔出,也可以用力夹住图钉,以小木块为支撑点,把图钉拔出……

问:同学们再想一想,你们在使用同一种工具时,哪一种方法比较省力呢?

答:当利用外界支撑来拔图钉的时候,比直接往外拔要省力。比如,利用螺丝刀、尖嘴钳时,可以小木块为支撑,利用羊脚锤时,可以直接以羊脚锤与木板的接触面为支撑。

引导: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再思考一下,利用外界的支撑这种方法拔图钉时,虽然使用的是不同的工具,但是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答:1.工具在力的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

2.需要握住工具的柄并用力;

3.用力的点与固定的点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4.工具都是硬质的。

问:使用哪一种工具最省力呢?

答:螺丝刀。

问:现在,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这三种工具中,“着力点”与“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最长的是哪一个工具?

答:螺丝刀。

引导:同学们肯定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吧?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内容。现在让我们开始学习杠杆的定义、力臂的概念……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是按部就班地演示,而是直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的浓厚兴趣,有效地促进了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科学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物理实验过程,即通过物理实验,帮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初步的操作技能,学会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体会科学家的探究艰辛和享受成功后的喜悦,能够简要描述实验现象、总结科学规律,并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从而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促进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高一物理失重演示实验的处理 下一篇: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