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理解

时间:2022-08-16 07:46:09

浅谈对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理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其中,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因此,课程评价改革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新的课程评价应体现出以下方面:

一、重视学生的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新的课程改革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转而成为注重学生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于是,评价的功能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是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为评价的需要服务。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

即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以前,学业成就曾经是考查学生发展、教师业绩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爆炸、竞争加剧和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靠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从只关心学业成就,到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即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如果仅仅以量化的方式来描述、评价一个人的发展状况,那么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只会泯灭在抽象的数据中。而质性的评价方法则以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受到欢迎,也成为近0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例如,在美国,除了笔试测试以外,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项目调查、书面报告、作业等开放性的方法。“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评价方法,目前也受到较为广泛的重视和认可。总之,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教师的发展状况。

四、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此方法的好处在于加强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即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有助于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真正体现了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尊重与平等。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

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地关注。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因此近年来,评价中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过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才能对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只有关注过程,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注重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成为当前世界各国评价发展的又一大特点。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主要是通过笔试去测试、评价学生。只要试题答得好,得分高,就为优秀学生;如果试题答得差,得分低,即为差生。这种评价方式,只重视知识,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学习愿望与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这种评价方式,过多强调共性,忽略了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这种评价方式,始终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这种评价方式,过分关注结果,忽略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

现行评价方式与现代评价发展的特点不相符,成为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极大阻碍。因此,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要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只有开展好新课程指导下的教育评价改革,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和成功。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东方二中)

上一篇: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的学法指导 下一篇:初中化学课堂捕捉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