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应关注的问题

时间:2022-04-06 08:22:48

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应关注的问题

摘要:项目课程研究是最近几年职业教育领域课程开发的热门话题,影响日益增大。本文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项目课程对基础、综合素质教育、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围绕知识、技能、健全人格三位一体人才目标的实现和项目课程实训设备的要求等方面,浅述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应关注的问题,以期在课程开发和实施阶段提高效能,少走或不走弯路。

关键词:项目课程 开发 实施 问题

On focusing the issues of item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

Zhang Dongfeng

Abstract:The study on item curriculum is a hot topic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field in recent years.It influences a lot.The essay talks about focusing the issues of item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he implement which based on setting vocational curriculum,the affects on basic subjects,general quantity education,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item curriculum,and surrounding the satisfied training equipment of realizing three-in-one of knowledge,technology and perfect personality talents target,in order to walk along a shortcut and improve the efficacy during the period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

Keywords:Item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mplement Issues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013-03

项目课程研究是最近几年职业教育领域课程开发的热门话题。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1]“项目课程应是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让学生学会完成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2]目前,项目课程的开发在一些职业院校已经成为教科研工作重心,由于尚属于新的课程模型开发领域,相关课程课堂教学实施仍处于实验性探索阶段,项目课程应用的实际效果及成果尚不明确。但面对国内职业院校的实践情况,我们综合教育培养的经验与教训,提出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应关注的问题,站在培养知识、技能、健全人格的平台上,实践教书育人,以期在课程开发和实施阶段少走弯路。

1.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特色与科学问题

职业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课程开发者必须要正面回答的问题,因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的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全日制学校培养和短期社会化培训之间的效能同样是课程开发者不可回避的话题。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知识、技能和健全人格的基本人才规格要求。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单纯的技能条件无法满足培养对象社会化发展的要求。正因为此,人们在审视项目课程开发时自然会把目光聚焦于项目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培养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项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者来说,项目课程对于学生知识素养、专项技能、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其观点在于项目课程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这里的问题在于,如何设置科学而富有特色的课程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单项技术或多项技术的叠加。

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系统研究一定是在科学基础上进行的。项目课程为说明课程开发的适应性和可推广价值,提出未经论证的话题,即传统观点担心以任务为课程开发出发点会导致对理论知识的忽视。这里的传统观点是谁的观点?具体有什么消极的影响作用?诸如此类问题都没有定论,进而在此基础上认为是人们对现代职业活动的复杂性缺乏深刻认识所致,而且引伸出“倘若真是如此,只能说明这些职业的确不需要太多理论知识,那么对学科课程的坚持,只不过是权力支持下的被强行施加于学生的教师妄想。”[3]其实,我们不必对国内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妄下“传统”与“现代”的结论,教育本身就不是一个全面否定的命题。我们关注的是项目的来源、项目的合理与科学、项目与岗位和企业的对接、项目对学生成长的帮助和支持作用等,由项目上升到课程层面,就是课程的特色与科学。没有科学的论证、没有实践的提升、没有系统的项目相辅相成,不仅教育的目标无法实现,即便专业的技能也只能是零零星星。

无论学历教育或是职业教育,都是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教育的主体复杂多样,系统内部纷繁变化,还体现在与教育系统息息相关的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上。因此,研究教育有必要从复杂性的视角来审视。”[4]教育所输出的是人,是思想,而且是社会人,是具有积极社会价值的思想,而不仅仅是技术人和复制的想法。因此,课程设计改革是教育改革中极其关键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这一领域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不仅需要课程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长期努力,而且需要协调诸多直接或间接制约着课程设计改革的复杂因素,具备使课程设计改革对现代教育发展发挥最佳功能的客观条件。[5]

2.关注项目课程对基础、综合素质教育、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弱化

问题的提出不是简单的质疑,而是基于具体的教育实践所获得的结论。特别是近几年从事项目课程开发的专家和学者在强调其学术研究重要性时提出的一些观点,确实有值得商榷的余地。譬如:

2.1 伴随式学习的内容要求。最突出的观点就是摈弃“三段式”的课程模式,根据技能培养的诉求,将基础课程和理论课程的进度与技能训练的进度揉合在一起,公共类课程全面为专业技能训练服务。

理论上讲,这种模式的设计是理想化的、可行的,但在与技能培养现实的对接中还找不到实践的环境。技能培养,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只有知识的不断积累,才能通过实际操作的提升,形成能力。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课程设置有其岗位需求的独特性,而课程内容又具有相对的局限性,没有哪一门课程可以穷尽所有的知识和能力,而基础知识这张似乎看不见的手又在左右着能力获得的进度和程度。特别是作为全日制教育,公共类基础知识能否完全与专业技能训练高度揉和在一起,确实值得探讨。实践表明,同一个班级,同一门课程,同一个训练项目,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认知、理解和应用技高一筹;而文化功底弱的同学同样的项目和进度,技能获得很吃力,其行动的熟练程度和质量均因起理解能力而大打折扣,至于创新和可持续,无法同日而语。

2.2 用到什么学什么,不用就不学。如此课程的设计在实施过程中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教师的灵活把握,需要全能教师。教师要根据课程项目内容的需要,可以在学科和课程之间跳跃。机械加工课堂中出现物理和数学的知识,教师能迅速讲解物理和数学的知识,而且能在课堂上引领操练;其二,学生要以不变应万变,需要全能的学生。学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老师教什么就能学会什么,而且能够及时应用到项目技能的训练活动中。这种功利化的课程开发模式人为地“弥合”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把知识和技能片段化,最终的结果是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变得支离破碎。因为“作为高职院校系统化教学规范,它适应重视能力培养和形成的知识多元性、综合性的规律和特点,有时单纯地就某一种能力,开设具体相关知识的课程,其效果并不能让人满意,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其他相关知识的补充,致使能力形成的基础产生缺陷。”[6]因此,课程设计者无论是从建筑学理论或是从生物学理论出发,都需要直面这样的问题。

2.3 课程设置一刀切,盲目跟风。在职业技能教育活动中,项目教学法是许多任课教师选择的有效方法,因为它是师生通过共同开展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实施互动的教学活动。但对于项目课程的开发,似有一哄而起、盲目跟风现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课程,一律项目化,如此课程开发实则违背了课程开发的原意。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所有科目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各门具体科目。如果在前一意义上理解课程,那么项目课程指的就是所有科目都要项目化;如果在后一意义上理解课程,那么项目课程特指某门以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通过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学习的科目。[7]它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实事求是地结合课程、技术、技能培养的特点,“因地制宜”,宜项目则项目。任何一种课程设计和教学思想的形成,都必然经过长时间、艰苦的探索和研究,经过教育实践活动的检验和总结。课程开发和设计要有热情、激情,但实施起来要头脑冷静、清醒,“实验”性研究更应慎之又慎。

3.知识、技能、健全人格,三位一体人才目标的实现问题

知识、技能、健康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培养的基本目标。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它具有的特点就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包括项目洽谈、报价、合同拟定、合同签署、生产组织、售后服务)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8]

目前,国内所开展的项目课程设计关注到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但对于健全人格培养,多是用职业素养表述,要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从宏观上讲,这种目标没有问题,但具体到如何培养、如何操作,几乎都没有涉及。课程设置无体现,考核无要求,成果无展示,如何衡量是合格或不合格?这种空对空的人才规格要求实际是避实就虚,简单地说就是重职业技术能力,轻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另一种对项目课程的普遍担心是,认为它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①在一门课程中,学生只是学习完成了几个项目,而不是积累系统的理论知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何而来?②项目课程强调以‘做’为核心,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削减理论知识,这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那么项目课程是否会影响到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要注意处理好设计的一些细节,项目课程不仅不会制约,反而很可能会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9]不难看出,这段表述的重点尚停留在“只要注意处理好设计的一些细节”和“可能会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层面上,人们的担心也并非多余。

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又称关键能力。在西方社会学和职业教育学领域,关键能力是指对那些具体工作任务和专门技能或知识无关的,但是对现代生产和社会顺利运转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的总称。关键能力具有相通性和可转换性。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计算的能力、方法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都是各国学者一致强调的能力,对学生人格养成起着显在的引导作用。

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技术人,更要指导和帮助学生由技术人转向职业人和社会人。因为“职业活动是一个整体的范畴,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有其自身的文化和逻辑样式。学校职业教育限于对职业活动诠释的单一性和真实职业活动的缺失,始终是职业培养的困境。从最初的重视显性理论知识到重视职业技能训练与提倡‘零距离上岗’,职业院校的教育规划中始终没有职业素养的培养空间。”[10]我们认为科学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绝对不是对学科的彻底否定,也不可能一概拒绝概念和理论。概念、理论等知识是一门学科的核心,它们和事实性知识不同,具有永恒性、普遍性、抽象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它们的学习过程也和事实性知识的小过程有所不同,后者可以通过演示、他人告诉获得,前者却只有通过动手、动脑、深度卷入,通过超越事实的抽象思考才有可能获得。[11]知识、技能、健全人格应当是项目课程设计与开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课程开发和设计者不能把问题留给未来,把责任推给社会。学校虽不是万能的,但科学发展的职业教育应该自觉地避免“脆弱知识综合症”的蔓延,肩负起教育的社会责任。职业教育课程的功能决定了学生的真正就业是以知识、技能和人格素养三者共同来支撑的,这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就业导向观,它除了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满足企业的需求之外,更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4.项目课程实训设备的滞后,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

项目课程与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成果密切相关。开发和设计项目课程,要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中心,按工作过程编排内容,以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为结果。其成果的验证相对直观。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的设备从技术和型号上与企业现实的生产设备还有一定的距离,校企之间的“无缝隙对接”还有较大的间隙。在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具体项目对实训条件有着较高要求,项目课程开发后,学校和专业系对系统的实训设备投入决定着项目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

一般地,项目课程的实施需要的资源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即实训设施,软件资源即师资。实训资源和师资是提升课程功能发挥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从实训设施的配置来看,除了建设校内实训室、实践教学基地之外,要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企业内实训基地、社会机构实训基地、开放实训中心等资源,以保证课程效能的体现。

设计和开发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过程,是育人的过程,是教育工作者实践工作职责的过程。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决策、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的过程应该是对话式的,而不是独白式的,课程的设计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

值得庆幸的是,专家和学者已经注意到项目课程开发与建设中相关问题的存在。“职业教育研究急需把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和环境危机,研究职业教育在实现社会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应对劳动力市场、企业、就业模式、职业种类、社会组织、个体选择模式等外部环境因素的不断变化,从多学科的视野研究不断变化的工作组织和个人选择模式对职业教育实施的影响”。[12]在项目课程的实际与开发过程中走一条高效、科学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

[2] 胡桂兰.浅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EB/OL].

[4] 么加利.走向复杂:教育视角的转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

[5] 唐晓萍.从威廉姆•E•多尔的控制理论看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及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1999(2):94-95

[6] 青龙网校.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中的调整.[R/OL]

[7] 蒋庆斌1,徐国庆 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 [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8] 伍国长.试论项目教学法的课程开发.[R/OL] www.省略/show.aspx?id=3111&cid=111

[9]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1)

[10] 许亚琼.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职业技术教育.2009(7):50

[11] 郝京华.脆弱知识综合症就在身边.[N].中国教育报1009-10-9:(6)

[12] 吴言.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职业技术教育.2009(7)

上一篇:我国民办高校产权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广西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对就业推动作用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