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技术教育中的体验

时间:2022-04-05 04:16:13

研究技术教育中的体验

【摘要】技术教育研究中通过引进现象学的方法可以建立一门技术教育现象学。现象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创作一个现象学文本,而现象学文本创作中的主题提炼和实例写作是研究关键之关键。文章通过具体研究介绍了如何提炼主题及如何针对性地写作现象学实例,希望能够为读者做现象学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字】技术教育;现象学;体验;写作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005―05

随着技术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技术教育当中人的体验和感受逐渐(应该)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学者们开始关注技术教育中的人的体验。例如成年人是如何学习电脑和网络的?农村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是如何体验现代教育技术的,等等。对人的关注呼唤一种“学会倾听”的研究方法,从而使得我们的研究能够深入到人的生活世界。质的研究方法为我们倾听和理解他人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质的研究是一棵大树”,在这棵“大树”下面有很多研究取向,如人种学、传记学、性别研究、叙事研究、现象学研究等,这些取向现在已经分别引入到教育研究中,渗透到各种教育研究方法中。其中现象学所倡导的对生活世界或体验的研究,为我们深入细致地理解他人提供了一条可取的路径。

一 选择做现象学的研究

1 教育现象学

教育中的现象学研究是西方教育学者不满学界在研究中盲目引进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教育现象学的出现和现象学及现象学运动的影响有着直接的联系。现象学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在二十世纪初创立。现象学自产生后就以其“回到实事本身”的态度和方法,将众多有着共同见解的哲学家如海德格尔、梅洛-庞蒂、萨特、伽达默尔等联合在一起,形成了欧洲大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想运动之一――现象学运动。现象学看待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不仅成就了现象学运动中的哲学家,而且其效应已远远跨越哲学界,广泛影响了“心理学、病理学、美学、文学、艺术论、社会哲学、法哲学、神学、宗教理论、教育学、逻辑学、数学、自然科学,甚至经济学等学科的问题提出和方法操作”[1]。教育现象学就是这样一种研究范式,它秉承狄尔泰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区分的观点,认为“我们说明自然,但我们理解人类”。理解人就是理解人们的体验。在现象学者那里,“现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体验”。因此,现象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们(对某种事情或者某种现象)的体验是什么样子的?这种体验的形成过程是什么?体验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体验对他们意味着什么?生活世界或者体验是一个源初的领域,世界在此显现。教育现象学就是要把人们教育生活中的体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揭示体验的结构特征(本质特征),从而加深对人(包括自我)的理解。

2 研究技术(教育)现象

研究就是要理解他人。只有理解了他人,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实践;只有理解了他人,我们才不至于武断地或一厢情愿地凭主观意志行事。无论是我们研发、开发、改进或推行某种技术(教育),都需要考虑到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包括各种层次的使用者)的体验。现象学启示我们要建立一门技术现象学,即要系统地关注人们在面对技术时的体验,关注技术教育当中教师(教辅)和学生的体验。这不仅仅是一个提高技术及技术教育质量的问题,也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

任何技术(教育)现象都值得我们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和技术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技术的依赖也越来越多。例如,电脑在写作中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以往的笔和纸。人们逐渐感到,写作越来越离不开电脑,而不再依赖纸和笔。在电脑上写作和纸上写作有什么不同?又如,博客(Blog)成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们人际交往和自我表达(倾诉)的一种途径,那么“博客(Bloger)”是如何体验自我、他人和世界的呢?电子联系方式改变了人们交往和联系的方式,人们在远程通信(如电子邮件、短信等)当中是如何体验人际关系的?人们又是如何体验其中的自我的?教师在使用PPT(幻灯片)中是如何体验教学的呢?

对于类似这样技术(教育)现象的研究不仅会加深、丰富我们对他人和世界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我们自身的理解。这是教育研究者的责任,也是教育者的使命。

二 如何做现象学研究

1 收集资料

当我们选择了某一现象后,首先要对自我进行研究,也就是用自我写作的方式看看自己对该现象的体验是什么样子的。因为我们的体验也可能是他人的体验,是人类的共同体验。现象学家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经历的描述发生在他人身上也是可能的,体验具有主体间的性质。而且,在自我研究中也可以澄清很多研究预设问题,这样就为理解他人以及进一步的发行奠定基础。只有对自我有了清醒的认识,我们才能够更清楚地洞察他人和世界。

随后,我们要尽可能地收集有关他人的体验材料。现象不是个别的,现象往往具有普遍性的特征,而现象学研究就是要揭示现象的普遍性特征或者说现象的本质特征。因此,对现象的研究不限于某个人的体验,而是要尽可能多地搜集他人的体验。通过大量的经验事实我们就能够洞察到现象的本质特征并揭示其结构特征。这些经验材料可以通过观察、访谈获得,也可以是别人的书面材料如日记、博客、邮件或者其它来源的书面材料。现象学研究接受一切有助于我们理解现象的材料。因此,现象学研究把小说、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都作为资料的源泉,而且把传记、笔记及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都作为理解现象的资料来源。文学和艺术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并理解超出日常生活经历范围的鲜活的生活例证,丰富我们对实际生活经验的理解。

2 提炼主题

在收集资料的同时,我们就要提炼研究现象的主题。提炼主题是现象学研究的核心。主题是理解现象的手段,主题为理解现象提供了一种确定的表达方式。这里的主题和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主题可能有些不同。这里的主题是揭示现象的方方面面特征。因此,当我们试图揭示一个现象时,需要通过很多主题来描述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对现象的还原就是通过主题来实现的。例如我们在研究“批评”现象时,收集了很多的经验材料(如学生有关批评的写作),每个具体经验情境都不相同,而且不同经验材料往往差异很大。因为不同的人往往看重或者只看到现象的不同方面,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发现更多的主题。这样,通过分析一个个经验文本以及这些经验文本所蕴含的主题,我们就可以表达我们对现象的理解,建立起该现象的本质结构,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还原”该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主题比喻成天上的星座,借助于它,繁杂的星空(现象)就可以被我们有条不紊地认识”[2]。

作为一项研究,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揭示现象的所有方面。因为现象的丰富性不是我们语言所能够全部揭示的,我们无法完全还原现象。

3 形成主题的方式

形成主题的方式可以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前者是指在经验中,在具体材料或者观察当中发现或形成主题,后者是指我们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或受到其他思想启发而形成或发现主题。例如,在对“批评现象”的研究中[3],我们从很多人的体验中发现,批评会造成被批人不同形式的“报复”。这样,“报复”的主题是在材料中,即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现的。同样在“批评现象”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也可以从存在哲学对人的生存维度的分析中获得启示,即我们对批评的体验分析可以从存在维度上进行展开。在哲学理论之“光”的照亮下,我们可以在经验材料中发现批评的“时间体验”、“空间体验”、“身体体验”、“关系体验”等方面的主题。当然这里,我们也可以而且也必须根据经验材料和我们的洞察而对其中一些主题进行再创造或再提炼。例如当我们思考批评的“空间体验”就觉得有些空洞,而于此对应的批评的“气氛”则是很好的主题形式。不过,这两种形成主题的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印证,从而形成螺旋上升或者循环发展的关系。

在确定主题的过程中,关注时代话语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不断地被文化化的世界,生活世界不断地在文化中进行历史的沉淀,每一代人都有其时代话语。专业化实践和学者表达观点的方式更是受到这种话语的影响。这些话语构成了我们的前理解。例如,“身体”、“时间”以及“身份”这样的主题可以说是永恒的主题,但不同时期学者们关注的却不一样。今天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在研究中也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的。这样的主题首先不仅是从访谈中获得的,更多的是当今时代人们关注这些话题,而这种主题确实也能够在经验资料中发现其经验源头。毕竟,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这种时代话语并不是赶时髦,而是理论本身所呼唤的,它与特定时代所关注的实践联系在一起。它们不仅是学界对话的基础,也是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主题分析贯穿于整个资料收集和文本写作过程之中,它是一个创造性发现且不断揭示的过程,是对意义不断追求的过程。因此,在提炼主题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一种对事物的开放态度。而且,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现象,我们需要把一些已经形成的主题拿出来“公开放置”,即在再次或以后的访谈中,与参与者或对话者进行“审查”,从而能够克服目前研究视野中的局限并设法超越。这样的“审查”工作还可以在同事之间,或研究共同体中,或在向其他人士咨询中进行。对现象意义的探究就是通过这样“做”的方式来进行的。

三 如何写作现象学的实例

一篇成功的现象学描述应该让读者频频点头,即所谓的“现象学点头(phenomenological nod)”,读者可以发现研究所描述的体验是自己曾经拥有或可能会拥有的或能够认同的(例如对于特殊群体的特殊现象的研究,艾滋病人的体验研究、产妇的研究)。现象学的文本就要让读者能够“看到”现象。这样的效果除了研究者深刻的洞察和分析外,更主要的是研究者所提供的实例的揭示性力量。现象学研究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在于它所展示的实例的丰富性和生动性。由于现象学研究的这个特征,拜登狄克(Buytendijk)称现象学研究为“实例的科学”。由此人们也把现象学研究的文本看作是“由实例组成的实例”。[4]

由此可见实例的收集和写作在现象学研究中的地位。这里的实例包括情境描述、故事或轶事。它们都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经验材料,因此它们往往是日常生活当中的很小的事情或者细节,并不一定要求很长,关键是要能够指向主题多表达的意义。因此,在写作这些实例的时候,一般要开门见山,注意人物语言的引用,在达到高潮后迅速结束,而且为了有奇妙的效果,还需要点明主题或者要点。[5]因此,实例的选择和写作就成了现象学研究关键的关键。

1 根据主题需要写作实例

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在积累写作实例。例如,上面提到的有关批评的存在维度的四个主题,我们都能够发现一些实例:

批评现象中的“时间体验”实例:

“我心中暗自祈祷,希望时间一分当成一秒,赶快脱离这个‘唾沫满天飞的苦海’之中。于是,满脑子如来佛、孙悟空、猪八戒……老师的话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只是最后一句记得特别清晰:你可以走了!”

有关“身体体验”的实例:

“在这个如此先进的时代中,为什么没有发明隐身术、隐身衣之类的东西?害得我只低着头、背着手,弯着腰的狼狈样子被同学们看见了,真是丢死人了!唉!要是我有特异功能该有多好啊!……”

有关“关系体验”的实例:

“批评时,最担心的就是,你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而老师也就这样盯着你也一句话不说,最后叹口气,‘你走吧!’那样,你的心情一定非常不好受。因为你已经被老师放弃了,说明你的学习已经毫无希望。而老师对你大说特说,虽然当时脸上无光,但内心还是欣喜的。因为老师还是很看重你的,并没有放弃你。你的学习动力还是有的。”

还有有关批评“气氛”的实例:

“月考成绩出来了。大家早已坐在座位上等待班主任的到来。每次成绩出来,同学们都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气氛。当老师满脸笑容走进教室时,课堂就显得暖融融的,很明显比其他班级考得好。而当老师一脸的严峻走上讲台时,大家便有些惴惴不安。若老师站在讲台上不说话,静静地只是那么看着全班,哪怕两秒钟,也让大家喘不过气来,谁也不敢说一句话…… ”

这样的实例会有很多,而且往往还有不同的层次。例如,在批评现象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批评体验中“报复”这样的主题。为了更加丰富地展示该主题,我们可以根据该主题寻找可能性的实例。这样就能够帮助读者理解现象这方面主题的“厚度”。下面是我们在孩子们的写作和访谈中发现了下面两个实例:

“有一次上课我睡着了,老师当着全班同学让我站起来,还要我站一堂课,非常气愤。心里暗暗地下定决心‘我就是不听你的课。’”

最近我的成绩是有一些改观,老师也开始把目光投向我。但我并不感谢他,平时他除了批评没有给过我一丝的鼓励。

还有很多其他类似的“报复”形式,如,面对老师严厉的批评或惩罚,有些学生以逃学或者出走的方式抗议、报复老师,让老师着急等。我们还可以回忆自己或者让其他人回忆曾经有过的类似实例。下面就是一位家长的回忆:

四岁的淘淘已经学会了自己播放VCD。他想把四个光碟叠在一起放到机器里。爸爸赶紧阻止,而他却坚持要这么做。爸爸生气地在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他本能地回敬了爸爸两拳,但他明显感觉到自己吃了亏,因为他打过爸爸之后看了看自己的手,似乎疼的不是爸爸而是自己。爸爸对他这种不听劝阻和‘以暴抗暴’的行为极其不满,于是又在他屁股上拍了一下。这下,孩子没有还手了,而是绷着脸,生气地四处寻找着什么。最终,他拿起爸爸的茶杯,气冲冲地跑出去,把它扔到了门外。

2 用什么样的语言描述

“现象学是对生活世界的研究――一个即时体验而尚未加以反思的世界,而不是我们可以为之下定义、分类或反映思考的世界。”[6]体验是原初的、现场的、未经反思的。而我们的描述总是在体验之后,是对体验的捕捉,试图通过语言或文本的方式“还原”这些体验,发掘生活的意义。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体验比我们所描述的更加复杂、高深。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指向体验的世界呢?梅洛-庞蒂的建议是 “尽力以直截了当的语言来描述当时的体验,而不作任何原因解释或概括总结。”所以,他建议,在现象学实例描述中不要意见,也不要看法;不要观点,也不要说明,更不要解释。而是要尽可能地把前概念、前反思、原初体验描述出来。下面我们看看两位母亲对与孩子“握手”的描述:

我的小儿子很难控制。如果我不捉住他的手,他就会跑掉,就像他爸爸一样。他爸爸一年前跑了,从没回来过。不过,走了也好。

我爱我的儿子,所以当我们在拥挤的购物中心或繁华的地方时,我总是急切的抓住他的手。有时他会对此发脾气。你知道,我不是一个很随便的妈妈。有时,我见到一些父母,他们让孩子随意乱跑,也不约束。也许是他们忽视孩子或对孩子不负责任,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事故是如何发生的,或孩子是怎么丢失的等。

几天前,我带着我23岁的儿子在附近一家购物中心购物。正当我们边走边说话的时候,他抓住我的手,似乎很突然。顷刻间,一个记忆涌上心头,一个很具体的记忆。他握着我的手似乎就像他过去常常这么做一样。那时他还是一个小孩。也许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当孩子握着我的手的时,此刻是如此特别!就在这一瞬间,我重新体验了当儿子还很小的时候握着他的感觉。手中握着这样可爱的小手的感觉是很奇妙的。(现在)我不知道如何去描述这样的体验:我的手被呵护着、牵连着、信任着,在一起……因此不孤单!

这种感觉与丈夫手拉着手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尽管那种感觉也很美好,但这是不一样的感觉。无论如何,我感到很惊奇,我成年的儿子如此自然地当众和他的妈妈手拉着手走路。他似乎没有感到任何不安。其实,说实话,当我们手拉着手走的时候,我自己都感到有点尴尬。但我没有告诉他。[7,8]

同样是“握手”这一主题,实例1中的目前表达了太多的意见,并不断地解释和说明,它没有展示具体的体验,没有把我们带入情境当中去。实例2种母亲描述了具体的体验,让我们在阅读中理解了当事者的切身感受,具有情境感和现场感,它把读者带到了人类可能性体验之中。

3 用什么样的视角描述

为了更好地理解孩子,也为了更好地展示主题,有时候我们需要变换角度去改写收集到了资料。例如,下面是一位教师的描述。

回顾那个星期五,和五月的其他日子一样,除了高二的数学课,没什么特别的。他们是一群相当不错的孩子。前一天,我已经给了他们一次重要的考试。大部分同学做得相当不错,也有一些学生没及格。把试卷发给他们后,我非常严厉地告诫他们,要认真对待学习,不要松懈。只记得当我把试卷发给凯文时,由于他的分数很低,于是就警告他要努力并要集中精力。凯文没有说什么;他只是看着我,带着一种距离感。还记得其他的什么呢?那个周末没什么事件。但星期天晚上校长打电话给我,要我到他家去谈话。我有点疑惑地去了。我想不起我做错了什么。校长让我坐下,给我到水,给我拿了茶点,然后告诉我说凯文在星期五的晚上自杀了。我顿时颓然地倒在沙发上,不知所措。我们只是彼此对视着,我拿起茶杯喝着水,尽力的不显示出我的感情。

现在对凯文的记忆清晰起来。我开始记起所有的小事:星期五他是如何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以及如何游移地离开教室。他在做白日梦,我为此还责备过他!我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些暗示?我得提醒自己保持清醒,他的死不是我的错。但我的心中有疑惑。

第二天是我一生中最难过的一天。凯文的班级是我自己的班。周一第一节课是我的课。如何对一群16、17岁的孩子说他们的一个同学自杀了?我尽力轻描淡写地告诉他们这件事情,努力使自己不至于哽咽,但我做不到。最终,和班上的许多其他同学一样,我的声音还是沙哑了。奇怪的是当我告诉他们凯文死了后,班里再没有人坐那张桌子。

这一学期剩下的时间我和孩子们变得很亲近,所有的人都团结互助。有一个学生甚至对咨询员说,她对我很担心。

这是一位教师的描述,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忽视了孩子,没有关注到学生所带来的结果。但从教师的角度,我们看到的东西很少。下面是他试着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反思以上的过程,从这个视角,将会看到更多的细节。

我注意到,当凯文把试卷交还给老师时,他只是听着翰森先生说。这已成了惯例。“凯文,如果想通过这一科的话,你得努力。”老师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就坐在凯文的后面,所以我可以看到他的分数,只有30分!凯文什么也没说,和他平时在班级一样安静,似乎是个局外人。所有的孩子们都感觉到凯文有麻烦,但他没有和任何人说。他一直坐在桌子上,一句话不说,也不参加任何讨论。剩下的时间我一直观察着他,想知道会发生什么。但因为我是个女孩,所以感到不好直接问他有什么问题。当下课铃响时,我注意到,凯文似乎犹豫了一会儿,好像想要和老师说什么似的。但这时一位女老师经过这儿。她走到门口,和翰森先生聊了起来。

当学生们走出教室后,两位老师还在那聊着。凯文磨蹭了一会儿。翰森先生瞥了他一眼,但没有和他说话或没有注意到他――所以最终,凯文走了。当他从门那儿走过时,我看到他和老师的眼神相遇了一下,但什么也没有说。我收拾完书本,当经过他们时,我停下来说,“翰森先生,我认为凯文有话要和你说。”翰森先生没有认真的看我,说了一声,“好的,我现在有点忙。周一我找他。周末愉快,玛丽!”

周一,当我们走进教室,发现翰森先生看起来很严肃,几乎是忧伤。他在那儿站了一会儿。

全班同学都感到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老师站在我们面前,然后,眼泪就不禁流了下来。 “凯文周末自杀了。” 他说,“我希望你们知道,任何人任何时候,只要需要,我都在这儿。”我只是看着他。

这些描述反映了什么呢?作为老师,什么是最重要的?当学生需要的时候,老师要在场,在那儿,能够满足学生实际和精神上的需要。老师不可能注意到所有的学生的需要和体验。但一个好老师是可以理解特定孩子的体验和需要的。

通过重写,变换角度重写,老师发现了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事情。因此,这里所展示的不仅仅是一种视角的转换,同时也是一种看待现象的方法。这样的写作是更好地理解孩子,它是被实践所呼唤的教育研究。教育智慧的提升往往就体现在这种孩子意识的提升之中,体现在这样的写作当中。

改写是一项艺术,这和我们对现象和读者的把握以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直接相关。作为研究,改写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主题,集中读者的注意力,把读者带入他情境当中去。因此,要把一切不相关的信息去掉,突出所要表现的主题。在我们写作实例中,我们始终要记住的是,我们要向他人说明什么。我们的实例呈现方式要表明我们的写作目的,同时也展示着我们的写作水平。人文科学研究严格性主要是表现在语言描述的精确性上。因此,为了准确地“再现”现象,研究需要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

四 小结

研究最终要呈现一个丰富的文本,从而把现象的特征展示出来。现象学需要通过实例展示现象,让读者“看到”现象的特征,但研究者在描述的同时也要承担起解释的任务。因此,现象学文本最终是现象呈现和解释相结合的文本。

文本呈现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关键是要把现象的本质特征或者根本结构展示出来,同时以经验实例丰富和充实这些特征。范梅南也提供了几种文本写作方式的建议:主题化方法、分析法、例证法、注解法、存在论方法等。[9]这些方法可以灵活地使用,主要取决于我们所描述的现象以及研究者的洞察力,而且文本呈现也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已有的现象学研究文本为参照,建构自己的研究文本,但我们更应该创造性地建构自己的文本,从而丰富人们对现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6).

[2] 朱光明,陈向明.理解教育现象学的研究方法[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1.

[3] 朱光明.理解批评――一种教育现象学的视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6):16-24. 更为详细的版本则见:表扬与批评现象的意义[D].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资料室,2008.

[4] [加]范梅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60.

[5] 范梅南.研究并理解学生的体验[A].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评论(第二辑).2008.

[6][9] [加]范梅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217-224.

[7][8] 马克斯•范梅南2004 年6月2-5日来华演讲整理.

上一篇:社会计算视野下的教与学 下一篇:打造职业特色鲜明的部级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