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化还给民间

时间:2022-04-05 12:09:58

把文化还给民间

2009年,其实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总结的时机。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忙着总结这三十年的变化。中国的这三十年,究竟有多少变化?这个问题世人有目共睹。从衣食拮据到基本解决国民的温饱问题,从全国人民浑身上下一色的穿着到今天大街小巷的五颜六色甚至是露着肚脐之类的奇装异服,值得人思考和回味的地方很多。在此类的回顾中,在文化领域,不少人以及不少文字激情飞扬。但是,很多问题却未必真的到位。

倘要我说,这三十年,中国文化领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个人感觉,不是成就了多少XX工程,不是出了多少本书,乃是民间文化的壮大与发展。

三十年前,国内基本上没有什么民间文化。记忆里能够享受的文化生活,在乡村,除了过春节和中秋可以吃一顿白面的食品之外,每年至多看两场电影。至于城市,偶尔有剧团弄两出《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或者《红色娘子军》演出。全国人民,能够欣赏的也就那么一点娱乐项目。彼时彼刻,大陆的刊物常常称港台是“文化沙漠”。其实,那个时候的大陆基本上是文化沙漠。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街小巷唱起了软绵绵的歌曲。“白天听邓小平,晚上听邓丽君”,成了一种时尚。此后,电影《少林寺》轰动全国,《少林小子》、《南北少林》一类的“少林系列”走上银幕。再后来,大批的电影如期而至。不管当时的人们是否都能接受,这些娱乐类的文化活动开展了起来。人们开始审美,女士烫起了大波浪;男孩子喜欢滑冰鞋、牛仔裤……民间文化被传播的过程,其实也是文化领域的政策不断放松、人们审美观念不断获得突破的过程。

民间文化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是润物无声的。一旦某种新潮流的东西获得认可,在大街小巷马上都会随处可见。人们的观念一旦获得突破,任何约束都将成为一纸空文。在这个过程中,无论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渐渐成长起来。包容、理性逐渐获得普通大众的认可与接受,相对的,极端的和刻板的东西,则被束之高阁。

三十年来民间文化的发展,实际上是民间信心逐步恢复的过程。民间文化的回暖,前提当然是建立在约束机制的松弛的基础之上。倘若文化监管无比严厉,则民间文化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发展与变化。那么到今天,我们身边仍然可能到处都是干部们穿的四个兜的蓝布衣服,肩上挎着黄布书包……

民间的文化和文化的民间,从理论上来看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谈的是文化;后者,谈的是立场。如果要问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文化的民间性的大小决定民间文化的发展规模。后者影响前者。三十年来,民间文化的发展,不仅得益于文化管理领域相对宽松的政策,本身也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当互联网一夜之间将数十亿人联系在一起,任何试图将人类生生分开的做法都成为徒劳。显而易见,科技的力量在文化领域再一次造福了人类。

值得一提的是,民间文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决不容小觑。前两年,有数据显示,日本的动漫产业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钢铁业的利润。―――日本人口比中国少得多,文化市场在国内的蛋糕究竟有多大,这是无法估计的事情。

写了这么多,无非想说一件事:把文化还给民间,是一件造福千秋的好事。只有民间的文化得以发展了,庙堂之上才有数得到的大师;只有民间的文化氛围宽松了,才会有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和滚滚而来的利润。“把文化还给民间”,也正是社会和谐的一种体现。

上一篇:留学生不要轻易帮人捎带物品入境等 下一篇:我的德国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