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市场的分析预测

时间:2022-04-04 10:17:20

上海电力市场的分析预测

【摘要】电力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它关系着国民经济命脉,同时又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关系着社会稳定,是现代化建设和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料。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和深化,电力行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等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上海的电力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势,产生严重缺电局面。因此,以市场为导向,关注市场供需关系,对电力市场作好预测分析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电力市场;分析预测

1.影响上海电力需求的重要因素

1.1 产业结构调整

上海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格局。1991年以来,上海市政府对整体经济发展进行了系列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对电力需求的结构及变化趋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1.2 消费结构的调整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日益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促进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的变化,家用电器类商品的消费量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随着上海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也呈上升趋势。目前,居民生活用电已成为上海电力需求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1.3 气温变化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气温变化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已经成为重要因素。近三年来,由于用电形势紧张,上海已经开始实施高峰让电避峰措施。

从2012分季度气候分析,也可看出这种影响。

(1)第一季度

1月份气温明显升高。降水偏多。2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气温略显偏高,降水多。3月份气温偏高,气温变化幅度大,降水少。虽然是暖冬,但有几天气温特别低,造成最高负荷比去年同期增长11.9%,大大超过了电量增长速度。

(2)第二季度

4,5,6三个月降水量有所增加,用电量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3)第三季度

受温室效应影响,全球气候普遍变暖,7,8,9月用电量突增,突破往年最高用电负荷。

(4)第四季度

10月份气温异常升高,11.12月份降水少,日照正常,还是受暖东气候影响,电量增长不多。

经过分析,目前上海夏季当最高温度超过26摄氏度时,负荷呈现随最高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的趋势,并且在31度以上时,上升斜率加大。冬季日最高负荷的温度敏感点在5度和0度左右,当最高温度低于5度敏感点以下时,最高负荷呈现随温度降低而明显增加的趋势。当最高温度低于0度以下时,最高负荷增加的趋势更加明显。由于近几年来用电形势严峻,在中高压用户端安装了负荷监控装置,对用户在冬,夏两季的用电量有所控制,如果用户用电量不受限制,预计用电负荷增长量将产生更大幅度的上升。

2.上海电力需求的现状

2.1 经济发展环境

上海经济总体运行平衡,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2.2 用电状况

由于三大产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居民经济收入持续增长,用电负荷增幅较快。冬夏两季受天气影响,用电负荷显著上升。由于电力需求的瞬时量是时刻变化的,电力工业的供应体系建设工期较长,经济寿命也较长,建设过程及一次能源生产,运输及其它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专业技术等问题,为了保证有足够或者是充分的电力供应,市场分析预测不能仅做当前的或短期的,必须要有足够长的时间跨度,要有前瞻性。

3.开展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必需性

3.1 市场经济的要求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轨过程中,经济活动要以市场为导向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电力工业的设备,材料,燃料供应方面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大,电力建设和生产的周围环境均处于市场化之中,因此,电力企业必然要建立起市场观念,对电力市场进行分析预测。

3.2 电力工业特点的体现

电力工业是产供销同时完成的系统,电力不能储存,生产和消费必须瞬时完成,否则电力系统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行,难以保证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这就要求尽可能地准确把握电力需求,按需组织电力供应。并且电力需求又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为了安全可靠满足需求,电力供应必须要在满足最高负荷的基础上,留有一定的备用容量,以满足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负荷波动,事故以及机组检修需要,亦即能够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需求。电力工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必须采取分析预测方法研究透析电力市场的性质和规律,掌握电力需求的变化趋势。

3.3 电力企业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和深化,电力行业也相应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放开投资市场,实行集资办电开始,直到实行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的电力体制改革。实际上已逐步把电力企业推入了市场,电力企业已成为电力市场的竞争主体和承担责任的法人实体。2002年起国内生产总值两位数增长的经济腾飞,导致电力需求超出原先预想,出现了连续三年严重缺电的局面,现在随着发电机组每年近1亿千瓦的投产规模,电力供需有将面临供大于求的趋势,电力市场风险活生生地摆在电力行业和企业面前。很自然地,电力企业必须直面市场和研究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这也是电力企业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的一种必然行为。

4.上海电力市场预测的原则和主要方法

4.1 遵循的原则

采用专家预测和模型预测相结合,重点以专家预测法为主。力求准确把握电力需求变化的自然趋势。主要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需求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与类比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把握。找出影响电力需求增长变化的主要敏感因素,结合基础资料对敏感因素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合理预测电力电力需求变化的异动部分。推荐结果的可行性分析。需要对综合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和修正,即才用不同指标对预测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核对,得出有效的推荐结果。

4.2 采用的主要方法

(1)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模型的基本原理为通过分析预测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拟合出反映预测变量对因变量的相关方程,然后根据因变量的估计值计算预测变量的估计值。

(2)产值单耗法

根据上海历年单位产值的电量消耗水平和上海市“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定的GDP单耗下降20%的要求,通过产值单耗法,预测第二年上海全社会用电量。

(3)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法

参照历年上海最大负荷利用小时的变化趋势,考虑2003年以来错避峰因素的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连续高温天气情况,预测最大负荷。

5.结束语

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目的,就是为了电力供需平衡提供依据,合理,经济地安排组织电力供应,同时对电源和电网建设,电力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利用等有所指导。

作者简介:周杰(1982—),男,江苏启东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

上一篇:基于高速工业以太环网的综采工作面自动化监控... 下一篇:高职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平台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