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物流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时间:2022-04-03 08:31:10

加强物流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摘 要]现代物流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企业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企业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其次,对以活动为基础计算物流成本进行了探讨。同时,从运输费用的控制;装卸搬运费用的控制;储存费用的控制;包装费用的控制;流通加工费用的控制;要更新观念,细化管理,强化全员物流成本管理意识;加强全面物流成本控制在企业中的应用等方面就如何加强物流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物流成本管理 企业 经济效益

一、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被称作“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随着企业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企业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加强物流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行探讨。

二、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

要把成本作为一种管理手段,使其在物流管理中发挥作用,就要明确它的地位,在物流成本计算之前,先要了解一下为什么要进行物流成本计算。目的不明确的成本计算,只不过是为了计算而计算,对企业的管理没有多大的作用,是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利用成本来进行成本管理是由成本本身具有的两个特性决定的。第一,成本能忠实地反映物流活动的实际情况。假如出现不合理现象,物流成本就会增大;相反,合理的活动,成本自然减少,这些都是实际情况的反映,如果管理人员能注意到成本的变化,就会及时发现问题,准确评估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通过成本来把握计划与实际活动的不一致性。成本的第二个特性是,成本能成为评价所有活动的共同尺度。即通过金额评价各项活动,得出不同的结果,从成本上反映出来就是成本有差异,所有的活动都可以用成本这个统一的尺度来掌握,能够在统一场合进行比较分析,为物流管理提供决策的依据,这也增加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例如,想要了解运输活动发生变化时,对其它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就可以通过计算总成本的变化,得出结果。又如企业决定利用集装箱来简化包装,这是利用集装箱运输的好处;但是另一方面,包装强度下降,企业大仓内不能往高堆码,仓容不能充分利用,装卸作业时间也延长了,这是不利的方面。那么,要不要使用集装箱呢?这时,可以利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计算衡量总的利害得失。这个统一尺度不是别的,就是成本。这只是说明了物流成本管理中的主要方法――总成本研究的一个例子,与此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总之,因为成本具有以上特征,所以所有的物流活动,都能够变成成本加以掌握。企业要重视利用成本进行物流管理。

企业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在于:

(1)把握正确的物流实际成本,以时间为基础进行比较,如对上月的比较,去年同月比较,同一企业内相同时间内不同企业的比较等。

(2)物流活动计划、执行、控制的数据计算和绩效考核。

(3)对高层经理提供正确的分析数据与报告,加强全公司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促成物流革新的决心。

(4)指出应该由其它部门如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等负责的不合理的物流活动,以图改进。

(5)测算、评价物流部门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贡献度。

(6)应用物流成本的数据来模拟、预测物流系统重新规划时产生的影响及可能取得的成果。

三、以活动为基础计算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的计算要领,首先要认清对自己公司而言,哪些作业是属于物流作业,方可着手进行。其次,对于物流成本单据的收集,并非都是向支付给外部的物流费那样容易从会计帐中抽出,其原因已经在上面论述过了。例如,物流作业人员的工资、津贴等是包含在工资津贴等一般会计科目内,公司自有仓库的营运维持费用,则分散在折旧、税金、水电、修缮、保险等科目中;因此,必须从有关部门,把相关的会计科目明细数据抽出后,进行统计。 物流成本在计算时要以活动为基础,即将所有的有关费用与完成物流服务的活动联系起来。例如,在对某一门店提供物流服务时,将与门店物流服务有关的所有物流活动的成本,无论时间和地点都要详细记录下来,综合起来就可以反映出配送中心在对这家门店服务时的物流成本是多少,从而可以清晰地辨别这家门店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有时一家门店的销售额好像是很高,但实际它的物流成本却是其它门店的几倍,所以采用以活动为基础的物流成本计算,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门店的绩效。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以活动为基础确定成本的基本概念在于将有关费用分配到消耗一定资源的活动而不是一个部门。例如,在同样一个配送中心配送两种不同的商品,可能会需要不同的配送流程。其中一种需要流通加工程序,这需要附加的设备和劳动力。按照传统会计的做法,费用将记录在总工资和设备总折旧等项目下,那么不需要流通加工的商品也为附加装备和额外劳动力付出代价,这样就不合理地降低了使用简单操作程序的商品的利润率。所以在配送中,应确认每类商品的流程,将特定流程上的费用平均分摊给运用特定流程的商品。 尽管各个企业在运用这一方法进行物流成本的计算时,做法上有所不同,但都是以活动为基础确定成本。在连锁物流实践中,配送中心还会以批发商的身份与许多的客户打交道,这时物流中关键的内容就是每一个客户的订单,以及由此产生的为完成订单所发生的一系列物流活动。此时,以活动为基础确定成本,就是要确定特定客户的物流成本,然后比较成本与收入,得出特定客户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情况。 有效的物流成本的确定首先要求对分析对象的特定费用做出确认。其次要关注成本的时间跨度。最后成本必须分配给与评价对象相关的各项活动。此外,为了完成有效的分析,还必须要了解配送中心决策的焦点,如果决策的焦点是改善内部物流绩效,就选服务对象为确定物流成本的对象;如果决策的焦点是改善外部物流绩效,就选整个供应链为确定物流成本的对象等。 实际上以活动为基础确定成本的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关键在于确认、归组和分派成本的规则和程序,它们对物流系统的设计和运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以活动为基础的计算物流成本,要求发生的成本与实际活动是相关的、一致的。相关是指到底哪些物流费用与物流活动相关,这对于物流管理人员了解影响物流费用的主要因素来讲是很重要的。一致是指当期发生的费用计入当期的活动项目下。 最后要说明的是,以活动为基础确定物流成本,仅对那些利用成本来指导决策的管理人员有意义。事实上,没有任何一项规章制度要求企业一定以活动为基础计算的物流成本。

四、如何加强物流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运输费用的控制

货物运输费用是运输物料、商品所消耗作业的费用。运输费用占物流总成本的比重较大,据日本通产省对六大类商品物流费用的统计调查表明,运输费用占物流总成本的40%左右,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运输费用控制的关键点主要在运输方式、运输价格、运输时间、运输的准确性、运输的安全可靠性以及运输批量水平等方面,控制方式通常是加强运输的服务方式与价格的权衡,从而选择最佳的运输服务方式。

(2)装卸搬运费用的控制

装卸搬运费是物品在装卸搬运过程中所支出费用的总和。装卸搬运活动是衔接物流各环节活动正常进行的关键,渗透到物流的各个领域。控制的关键点在于管理好储存物料与商品,减少装卸搬运过程中商品的损耗率、装卸时间、装卸搬运次数等。控制的方法有:对装卸搬运设备的合理选择,防止机械设备的无效作业,合理规划装卸方式和装卸作业过程,如减少装卸次数,缩短操作距离,提高被装卸物品纯度等。

(3)储存费用的控制

储存费用是指货物在储存过程中所需要的费用。控制的关键点在于简化出入库手续、仓库的有效利用和缩短储存时间等。控制方式主要有强化仓储各种费用的核算和管理。

(4)包装费用的控制

包装起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的作用。据统计,多数物品的包装费用约占物流总成本的10%左右,有些商品特别是生活消费品,包装费用高达50%。控制的关键点是包装的标准化率和运输时包装材料的耗费。控制方式有:选择包装材料时要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优化包装功能和成本;开展包装的回收和旧包装的再利用等;努力实现包装尺寸的标准化,包装作业的机械化;有条件时组织散装物流。

(5)流通加工费用的控制

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以后,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一定的加工活动,称为流通加工,由此而支付的费用为流通加工费用。不同的企业流通加工费用是有所不同的。首先应选择反映流通加工特征的经济指标,如流通加工的速度,观察、测算这些指标,对标准值与观察值的差异,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控制。控制方式有:合理确定流通加工的方式,合理确定加工能力和改进流通加工的生产管理。

(6)要更新观念,细化管理,强化全员物流成本管理意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物流成本关乎着企业生存发展和效益高低的大事问题。而且传统的那种只是财务及相关管理人员才有降低成本的责任观念是落后的。降低成本需要企业必须树立新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观念,增强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及效益观念。为更好的控制成本,细化管理还应实施多层次的成本目标管理。明确各级管理、核算的原则、目标以及责任,将成本控制好的油气成本费用计划逐级明确,落实到各相应组织机构,进而影响到每个岗位和职工的成本控制的思想,使每位员工重视成本控制,自觉约束自己的作为。同时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奖罚分明,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员工的岗位和单位的成本都逐级有效的管理,真正形成全员、全过程的控制成本体系。

(7)加强全面物流成本控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全面物流成本控制势必与IT 环境相结合,帮助企业解决以往实施全面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困难,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全面物流成本控制工作量大,没有信息化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成本控制管理涉及到大量的数据管理,成本控制编制、调整、执行和分析考核的技术性、复杂度都很强,任何一个微小的调控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单靠人工处理,势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全面物流成本控制的各种信息的统计势必会有一定的滞后,成本控制管理的情况不能及时反馈给管理者,影响全面物流成本控制的管理效果。企业应依靠网络不断完善全面物流成本控制的信息系统,开发全面物流成本控制相关软件,简便、快捷、准确地将成本控制执行情况及时提供给不同的管理者,保证成本控制编制、执行、调控和考评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满足工作管理需要。依赖网络信息系统实行全面物流成本控制信息化,是推行全面物流成本控制的高效选择。

参考文献:

[1]翁心刚.物流成本:物流管理的永恒课题[J].中国储运,2008:12-16

[2]丁俊发.中国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26-129

[3]张荣忠.物流供应链降低成本之路[J].交通企业管理,2006:36-38

[4] 王凯岭. 如何降低物流成本[J]. 内蒙古统计 , 2005,(01):118-119

[5] 林丹梅. 物流成本初探[J]. 中国西部科技 , 2005,(03):123-126

[6] 肖康元. 物流成本政策分析――与日本的比较[J]. 商场现代化 , 2004,(09):152-153

上一篇:浅谈企业培训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西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监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