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舞龙运动的发展及保护策略

时间:2022-04-03 02:40:35

广东舞龙运动的发展及保护策略

摘要:流传千年的龙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对龙的敬仰和崇拜,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地区舞龙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相应地提出保护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 广东文化 舞龙运动

舞龙是中国元素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技艺,也是在中国特有的生存环境中不断演化而来深受普通百姓喜爱的民俗运动。农耕文明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的美好愿望与无能为力,衍生出对神灵的思想依赖,其中对超自然的信仰成为人们期望改变自然为我所用的主观愿望。“神灵”的原始观念,可以说导源于对龙的崇拜。自古以来,对龙的起源众说纷纭,辞海称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也有学者指出龙是在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长直、大口、大多数有角有足的具有莫测变化的世间所没有的神秘动物。不管何种解释,龙都不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而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文化创造,一种文化符号,成为历代统治者垄断其权利地位的手段,也成为普通百姓信仰的对象。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广东舞龙运动

1.1 中山醉龙

中山醉龙,起源于中山西区长洲村,已有200多年历史,是中山市独特的民俗运动项目,于2008年相继成功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焯根老人为醉龙传承人。中山醉龙只需龙头和龙尾,龙头为木头雕刻,配上真鹿角和眼睛,起舞者故作醉态,举步轻飘,东倒西歪,龙尾随之摆动,故有“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在似醉非醉中演绎龙的各种形态。醉龙融合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要求表演者有较强的武术功底和很好的身体素质,马步如山、腰腿灵活,运用醉拳的套路,突出酒醉后舞木龙的千姿百态。

1.2 埔寨火龙

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六年(1741),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埔寨火龙是村民闹元宵的传统表演节目,其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岁岁平安。最初火龙由稻草扎结,缚上硫磺、白硝和木炭制成的火药,经过村民长期不断的改进,现在的火龙做工精细,由稻草改为竹篾,内装格式烟花、火箭,用纸裱面,绘上色彩,栩栩如生,火龙全长可达35米。埔寨火龙表演形式由燃放“禹门”、“烟架”、“火龙”三个部分组成,“禹门”高6米,宽10米,内装各式烟花,用导火线连接起来。“烟架”是用木料搭架若干层,高达十余米,每层叠结成不同的景观,也用导火线连接。“火龙”表演需夜晚在广场表演,有火缆队、喜炮队、龙灯队和鼓乐队共100多人配合表演。“火龙”具有张嘴、吐珠、躬身、摇尾、喷火等功能。在舞动时能自动点燃发射各类烟花火药,出现壮丽的景观。埔寨镇由于“火龙”而闻名四方,1998年,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埔寨镇“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殊荣。

1.3 乔林烟花火龙

据《揭阳县志》记载,乔林烟花火龙始于明代磐溪都古乔,即今磐东镇的乔东、乔西、乔南村。《广东揭阳县磐东区志篇》载称,乔林的游龙、舞龙、烧龙民俗已有六百余年历史。乔林烟花火龙包括“游龙”、“舞龙”、“烧龙”三部分。依照当地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十二月就开始扎龙,次年正月初一便有游龙、舞龙活动,至农历初五便对龙进行“武装”,安插烟火,正月初十晚开始“烧龙”,成为整个活动的高潮。乔林烟花火龙共有九节,其中龙头龙尾各一节,龙身七节,用竹篾扎骨架,外贴棉丝纸,绘上龙鳞、祥云,项上画太极,龙身各节彩上“八宝”墨画,每节各用一支长竿扎紧,并用麻绳牵连,可以擎着游行。2008年6月,乔林烟花火龙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4 荷塘纱龙

荷塘沙龙是江门市荷塘镇的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据记载,明代时期由篁湾举人李唐佐在本地草扎“游龙”的基础上,融合四川“彩龙”的特点,材料由“草”改为“纱”,并经过历代传人的改进与创新而发展成为现在的荷塘沙龙。荷塘沙龙全长50米,主要以竹篾和木板等材料制作龙身骨架,其中头部、龙身和尾部用四根粗绳了相连,龙衣采用纱布包裹,彩色布贴作龙鳞,最有特色的是在龙身中安放防风和防滴的蜡烛。荷塘纱龙的龙舞套路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平面式为行进路线的姿式;立体式为技巧性龙舞造型。整套龙舞历时1小时左右,在舞动的过程中要求龙体内蜡烛不灭。舞龙人每轮26人,接力交替时,不歇舞,不乱阵,称之为“绝技”。

1.5 汕尾滚地金龙

滚地金龙源于广东省汕尾市南溪村,始创于南宋,现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黄锐胜。滚地金龙由二人钻入“龙身被套”,一人舞龙头,一人舞龙尾,整个过程分八个段落,由“开场见礼”、“打围巡洞”、“游潭戏水”、“抻筋洗鳞”、“伏蛰闻雷”、“迎雷起舞”、“驾云飞腾”、“收场还礼”组成,并用大唢呐根据不同舞段的情节吹奏不同的曲调,一般有“宫娥怨”“哭皇天”“八板头”等,演绎龙的喜怒哀乐。1996年,南溪村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滚地金龙被编入《中国舞蹈志》,并在国家和省级地区的重大活动中多次获奖。2006年5月20日,汕尾滚地金龙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 湛江人龙舞

湛江人龙舞分东海岛人龙舞和雷州沈塘人龙舞,有雷州半岛民间舞蹈之魂的称号,有着极强的地域文化特色。人龙舞鼓点强劲,气势磅礴,观看后能催人奋进。东海岛人龙舞相传起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沈塘人龙舞是沈塘先民在清嘉靖年间创建的一种大型喜庆舞蹈,500年来一直延续至今。“人龙舞”的特点是全部由人组成,龙首、龙身、龙尾都是由人体搭建而成,龙头由一大人身负三个小孩,代表龙舌、龙眼、龙角;龙身由大人支撑着仰卧的孩童,节节相连;龙尾也是大人肩扛着一个小孩,双脚叉开,以示龙尾。表演者头扎黄、红两色头巾,身穿短胯龙衣,臂、腿都扎着绑带,显得坚实有力。这种“人龙舞”一般长十来米,甚至几十米,由几十人到数百人组成。

2 广东舞龙运动的保护策略

2.1 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对传统舞龙地区的政策投入――基于“非遗”项目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孙文辉指出:“非遗”的保护离不开“政府主导”。地方政府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的关键,在项目的申报过程中一般由政府牵头,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资源,整合民间力量,群策群力组织申报工作,由此在“非遗”申报过程中当地政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申报成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规定十年的保护计划,其中对于保护项目的发展提出具体措施采以保证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首先要保护该项遗产的传承人(团体)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尤其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俗话言:打江山易,守江山难。“非遗”申报成功只是保护的开始,因此对“非遗”项目的保护比申报工作更加困难。对于项目的保护工作单纯依靠民间力量还不够,政府支持应占重要地位。

2.2 以学校为阵地,建立“认知-认同-传承”三级理念一基于“非遗”项目的传承

传承需要一个源头,而且是不间断的历史记忆。每一个历史故事都会追述一个最早的源头作为最权威的版本,而对于口传身授的民间艺术而言确实难以找到一个最具权威的版本。历代的传承者都会根据当时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对一些传统民间艺术的“原生态”资源通过深入挖掘,捕捉那些最能体现个性特征和本质事实的人物故事和情节情态进行再创作。霍布斯鲍姆认为:传统的发明这些情况下会出现得更加频繁:当社会得迅速转型削弱甚或摧毁了那些与“旧”传统相适宜的社会模式,并产生了旧传统已不再能适应的新社会模式时;当这些旧传统和它们的机构载体与传播者不再具有充分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或是已被消除时;总之,当需要或供应方发生了相当大且迅速变化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龙原生态文化也逃脱不了传统发明的规律,而且在现代社会变得更加活跃,所以在近几年对保护原生态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不得不承认完全原生态的文化已经变得相当稀有,所以人们对原生态文化才变得倍加珍惜。

对于非遗项目的传承势必不能离开学校教育而存在,所以以学校为阵地传承非遗项目是最合理的途径。对一个项目传承情况的评判不能简单的以该项目开展程度作为标准,在某些“非遗”项目的本地,当地政府以发展经济的模式对某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大肆商业化,以期以文化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某些文件和指导思想中以“开发”“发展”或者“打造”等词汇发展传统文化,结果文化的内涵被篡改得面目全非,体无完肤。所以对负载着本土文化气息的项目发展重心在学校,商业化、产业化等都不该成为主体。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认知-认同-传承”的三级理念,首先挖掘能负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认知教育,让学生从思想意识层面增强对本项目的认识,从而对本项目产生认同,进而在认同的基础上传承本项目的“形”和“神”。中国武术的学校发展由来已久,注重技术教习的体育课形式往往忽视其文化讲解,致使许多学生自以为学会一个武术套路就认为懂武术,其实缺乏文化内涵的武术只能称之为“武操”,没有能达到武术教育的预先价值和功能,从另一方面恰好为正要寻求保护和传承的“非遗”项目提供了借鉴的案例。

2.3 技术动作之“形”和原生态文化之“神”的辨正发展――基于舞龙运动本身的发展

目前许多学者以“竞技”和“传统”来区分同源的两种运动形式,如同属武术,有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之分;南狮有竞技南狮和传统南狮之别;舞龙运动也有竞技舞龙和传统舞龙两种分野。民间传统体育始终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摇篮,而竞技体育则是民间传统体育在现代化中的延续。竞技舞龙运动是在传统舞龙运动形式上通过制定规则,如动作名称、参赛人数、场地要求、器材等方面进行标准化,基本沿用现代西方体育赛事制度,以“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模式对传统舞龙进行“体育化”,实行的“金牌战略”。传统舞龙一般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年复一年进行的重复表演,表达着永恒的中心主题,对于崇拜者而言舞龙运动只是祭奠仪式和精神寄托的载体。

民间艺术在传承发展中往往会提出原生态的问题,就是要强调它的“原滋原味”。对历史的忠实,用情景来反映当时的现实状态,包括声像、情景、人物、动作、声响等真实的、本质的、自然的记录。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龙运动而言,“原滋愿味”只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其实任何“原滋原味”的东西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舞龙运动的产生与发展都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化。舞龙运动的发展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技术体系。“请下神坛”的舞龙运动成为单纯的体育运动而非仪式,所以人们要求具有竞技体育的审美特征,以前动作单一的舞龙技术动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所以在舞龙运动的技术体系中增加了许多具有较高观赏性的难度技巧,也发明了许多极有诗情画意的动作术语和名称,如卧龙飞腾、腾身穿尾、360度翻转等;另一方面是文化的原生态,即寄托人们思想情感并成为传统的文化内涵。舞龙运动从发生学的角度而言,它并非一种体育运动,而是一种图腾崇拜的民俗活动,或者是驱邪祈祥的民间仪式,所以舞龙运动的初衷是对原生态式的宗教般的情感传承。即使舞龙运动成为奥运比赛项目向全世界推广,技术动作发展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它也无发承载中华民族对龙文化的祈求,也不能成为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象征。舞龙运动技术动作之“形”的发展演化为现代竞技舞龙,加速了舞龙运动的推广,而代表传统舞龙之“神”的文化内涵是舞龙运动得以远远流传的基础。

上一篇:谈水利工程监理工作的研究与探讨 下一篇:对云浮中学高中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