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新探

时间:2022-04-03 12:22:32

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新探

摘要:新课改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跟上时展的步伐,它要求广大历史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改革,真正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们作了许多尝试,现谈一谈这几年来实施新课改的体会,与同仁们交流探讨。

关键词:课改;历史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214-01

1.营造民主氛围,发展求异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在思维的相互撞击中顿悟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应是我们历史教师追求的目标。所以,我经常激励学生标新立异,进行求异思维,使学生不惟书,不惟师,不依常规,大胆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对屈原以身殉国这一历史事件,我指出屈原的这种爱国精神是伟大的,将会流传千古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并且让学生分组讨论屈原。讨论中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学生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多数同学赞同屈原的死是爱国的,认为屈原以死抗争,是为了唤醒民众,死得其所。有的同学还引用了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名言,认为屈原的死比泰山还重。这时,有的同学提出了完全相反的意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人人都像屈原那样,谁还去继续斗争?"也有的同学则说:"屈原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因为当楚国灭亡时,他作为一个楚国人,应该勇敢地站起来,积极组织反抗斗争才是,而屈原却自杀了,他这是逃避现实,是懦弱的表现"。一席话,使举座皆惊,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各抒己见,谁也无法说服对方。这时,我并没有急于给学生一个"标准和唯一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们继续查阅资料,用具体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敢于把思考的时间、空间和思维的过程留给学生,就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和不同层面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

2.构建了自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把学生当成完全被动接收的对象,不注重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既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不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使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通过设疑——解疑——质疑,而让学生摆脱了这种被动学习的局面,构建了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氛围、留足时间去最大限度的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景,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发展"言之有据,论者 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

如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就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观光者、考古学家、古代商人、文化使者,假想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向西寻访考察地,通过研读书本,组内讨论确定与本组角度身份相符的问题(即为设疑),然后一组提问,另三组回答(即为解疑),最后四组会拢,进行质疑。教师及时点拨指导,适时鼓励,整个课堂活动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提出的问题也涵盖了本节课所有的知识点及重难点。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缩短了与史实的距离,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对比较枯燥的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多种能力。

3.让学生体验

人有与生俱来的探究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环境和适当的方法。而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多地强调认知,过分地注重教师的理性分析、逻辑推理和参考(或标准)答案,结果忽略了学生的心理体验与情感需求。由于缺乏心灵体验的环节,学生的学习过程被简单地异化为机械传输的过程,求知的经历变成了一种单纯的灌装知识的活动。而新课程首次将体验摆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并反复提到了"体验"这个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过程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面向实际、进行探究和体验的学习环境。

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五四爱国运动》一节中时,笔者就采用了问题导学法来进行过程教学。先用上面的漫画引入教学,再通过设置下列问题,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1)画面上反映的焦点问题是什么?(2)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怎样的决定?(3)这个问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通过上述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对背景问题的具体分析中,学生们或独立思考,或讨论问题,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接着,要求学生结合的经过,模拟新闻记者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作"五四北京见闻"报道。然后,组织讨论:怎样认识工人阶级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最后在学生基本了解了概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讲一讲:①"如何理解的意义?②学习了这节课后,你有何体会或启示?"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后,还可让学生乘兴唱起《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再次体验和感悟五四精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用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体验,让学生经历整个过程。

4.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也就是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所以我们教师要多注意创设教学情境,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尤其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是思维的诱因,是学生思维的源泉,而问题的设计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及难,层层递进,适合学生思维的深化和知识的迁移惯性特点。如教师在讲授长征一课时,可以引用的诗《七律。长征》来创设问题情境,这首诗学生在七年级时学过,所设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可以这样设问:通过阅读这首诗,想想红军在长征中要面临哪些困难?红军为何要长征?红军路过哪些地点?红军将士为何尽开颜?通过长征的原因到长征胜利结束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可以从革命先辈身上学习到些什么?通过这一系列递进式的设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进而达到课堂"三维目标"的实现。有人说过"思维自惊奇开始",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制造让学生好奇的心理,使学生渴望主动去探究。正如苏霍姆斯基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上一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教学设计 下一篇:让“人情味”激荡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