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时间:2022-04-03 08:23:47

加强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强,联系实际紧密,但与现实生活个别地方又有点脱节的课程,这使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枯燥心理而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一、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学习兴趣

有人认为思想品德课不是什么重要学科,是副科,教师谁都会教,学生即使平时不学,到考试时照书抄抄(开卷考试)就可以了。这种认识,难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想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就必须首先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第一,介绍学科特点,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科学性的认识,教师在传授思想品德课具体内容之前,必须向学生介绍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即研究对象、方法、知识体系,具体要求以及与别的学科的关系等,尤其让学生知道学习本学科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充分了解这门学科。第二,通过具体事例,说明思想品德课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作用。如,中国革命时期对道路的选择所付出的沉痛而巨大的代价,正是由于一些领导者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不掌握科学的方法而导致的,通过列举事例能够使学生从思想上消除对思想品德课的错误认识,进而看到学习思想品德课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而教师在课堂中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课的类型既有讲授课,也有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教学手段可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方法的设计思路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在每堂课里应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二是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也来了,睡觉、做其他学科作业的现象也消失了。因此,经常变换教学形式,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使学习兴趣与日俱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将教学中涉及的文体、图形、图像、声音等媒体资料,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组织起来,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三、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虽然教材内容进行了课改,但仍然有不少抽象的概念、原理构成,这些理论性较强而抽象的知识,要由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尚未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的中学生来掌握,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举例、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的理论融于具体的事例中,使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逐步掌握抽象的理论。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事例,理解相关知识点。其次,教师要根据内容举例。第三,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举例,学生评比,这样就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例如讲到我国生产力状况时因为本县工业不景气,农村学生在对情况的了解上占优势,因而就让学生讨论列举农业方面生产力水平状况等,通过灵活举例,一方面可以取得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理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知识就在生活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实际调查研究,强化学习兴趣

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等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发生了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可以让学生深入实际,调查一个家庭的衣、食、住、行,进行总结,多数同学对住、行答得多,有的同学还列成了图表比较,通过查资料等方式列出了中国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可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提高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

五、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除了精心设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可以通过举行演讲比赛、辩论会等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内容时,可以在课下以辩论会的形式,分成两组进行辩论,通过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了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知道了要正确利用网络。文明上网,遵纪守法,使学生懂得了知识,也受到了教育,看到了学习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思想品德教学是极为重要的,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教书育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南省原阳县第一初级中学)

上一篇:分类例析解析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说话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