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配送:冷链物流的必由之路

时间:2022-04-03 02:50:27

共同配送:冷链物流的必由之路

2013年初,商务部了《关于印发全国城市配送发展指引》的通知,进一步提出了全国城市配送的建设目标是:城市配送网点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等量货物运输量降低30%以上,物流费用占商品流通费用的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城市配送将构建以重点物流园区分拨、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共同配送点等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体系。

如果说共同配送是物流业的一个大主题,那么冷链物流就是这个大主题下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专题。因为,城市共同配送目前最大的难点就是“最后一公里”,而和“最后一公里”关系最密切的恰恰是冷链物流行业。

近年来,食品宅配的蓬勃发展,使农产品冷链“最后一公里”问题更加凸显。多年来的事实证明,单个企业独建冷链物流中心,投资成本高,回收期较长,要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冷链配送服务是不经济的。结合我国的冷链发展情况,笔者认为,必须整合社会冷链资源,走联合经营之路,这对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独自或联合其他企业共同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其好处多多,具体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大层面来分析。

微观实现企业互利

从微观角度看,第三方物流实现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能够提高单个企业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心业务,促进企业的成长与扩散,扩大市场范围,消除有封闭性的销售网络,共建共享良好市场环境。

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冷链网络实际上是由一个个城市节点构成,这些城市的节点不仅仅起到温度的保障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进行集货或分拨。采用“共同配送”的城市配送模式,可以使得通过网络化操作的物流运作其成本更加经济。众所周知,全程冷链运输的价格相对其他的货物配送,成本相对较高。哪怕只是一件货,也必须用冷藏车进行派送。如果能搭建一个平台,将所有需求组合在一起,通过集聚货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不仅能为有冷链要求的企业改变营销思路,也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方便。

而对于有冷链物流需求的企业来说,如果将产品冷链运输环节外包出去,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在运输车辆购买、车队建立、冷库建设等多种冷链物流设施所必需的投资,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可将运输责任转嫁于第三方,一旦由于运输不当而出现了问题,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也能够降低企业的相关运营成本,减少这方面的人力、物力支出。

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于没有能力自营冷链物流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到冷链物流是得不偿失的,而完善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能够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物流服务,帮助生产企业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务,从而以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有助于冷链企业规模化发展

当前,冷链物流企业普遍仅重视发展冷链物流的仓储、运输等单一环节,没有把冷链物流放在统一的食品供应链中来考量,这就使得冷链物流上下游企业间缺乏统一的规划。这种零散的冷链运输模式,让冷链运输效率低下,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如果能用共同配送的方式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并且合理调配,则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还可以助力冷链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并提升本地农产品和冷链食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一批较有规模的冷链物流企业,其成功的前提都是首先实现了共同配送。如快行线、光明领鲜、双汇物流、众品物流等,都在全国实现了冷链共同配送,业界形象地将其称之为“冷链蜘蛛计划”。

宏观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从宏观角度来讲,实现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可以减少社会车流总量,减少城市卸货妨碍交通的现象,改善交通运输状况;通过冷链物流集中化处理,有效提高冷链车辆的装载率,能节省冷链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提升冷链商业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

根据初步统计,我国约80%的肉类、7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还未实现冷链全程保障。一个普遍现象是,冷鲜品物流“两头冷、中间断”,而“从厂门到店门”这段“中间”的冷链物流过程亟待规范。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缺乏冷链共同配送体系的支撑。

如今商超的不少配货商,冬天还在用普通货车加棉被的方式配货,而小型超市根本没有检验货物温度的能力。正如光明领鲜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殷海平所说:“就上海而言,小超市和便利店遍布全市,不可能每家都配一台冷藏车,城市交通也不允许这么多冷藏车大规模集中上路。”

两种模式的探讨

第一种为联合模式,我国农产品或者食品批发市场,常常结集大量的食品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冷库企业、冷链运输企业,甚至大量的个体经营户。相关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这种模式适应食品冷链涉及面广泛的情况。

第二种为整合模式,目前,我国的冷冻冷藏物流服务商多为小企业,但是大多积累了一定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和特定的客户群。因此,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品牌、资金、管理和网络优势,整合众多小型冷藏物流服务商的现有资源,在冷藏物流项目的不同环节上,与小企业开展多方位的合作,形成第三方物流系统,为冷链需求方提供完整的冷链共同服务,使冷链配送服务更大程度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总之,实践证明,我国冷链物流业要想在新的历史时期攀上一个新台阶,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必须进一步转型升级。而打造冷链物流升级版的关键,正是走共同配送的道路。对于冷链物流来说,共同配送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会大大高于其他物流业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共同配送将成为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上一篇:快递企业应专注人才战略 下一篇:“仓配一体”构建电商物流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