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3:09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1

2021.3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通过本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学习,我们了解到,要深刻反思自治区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问题和教训,进一步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民族工作。

我作为机关支委,更要时刻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充实自我,指导自我的言谈举止。要认识到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首先,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基础。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民族大融合”思想,可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公民都自觉地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不只是教育群众,也要教育党员、教育干部。使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全社会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日常工作中,要落实好中央关于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使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民族青少年心中,使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民族大团结观念深入人心,也是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祖国的迫切需要。我们看到过,,近些年在处理民族关系中,由于对经济利益矛盾的调处不当,或因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执行不力,引发了一些民族纠纷。甚至,一些普通的民事纠纷因境外敌对势力的挑拨与煽动而成为境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制造暴力事端的借口。这些民族纠纷的产生,更加警醒我们需要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反对民族分裂、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2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特征,也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让广大群众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多元和认同一体,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中,让多元真正成为凝聚一体、认同一体、维护一体的要素和动力,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特征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同时也是各民族共建共守的,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主要途径,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各民族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当前这一相对独立的民族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需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促进各族群众发现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共同要素,并努力使其凝练为社会共享的核心价值。因此,要逐步建构开放融合的民族教育体系,为各族群众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使其在交往中相互了解,在交流中相互理解,在理解中相互交融,在交融中相互包容、尊重和欣赏,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日常生活中,人们有着多重社会角色与身份,多重社会角色与身份所遵循的社会规则和价值是超越个体身份,是全社会普遍遵循的,这是多元社会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一体或构建共同体的所需求的社会心理基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核心是让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在尊重各民族认同、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确立和凸显各族群众多重、叠加的共有身份,在共学共事中发现社会共有共享和价值,进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社会;公共意识;

[作者简介]邹颖佳(1981―),女,南昌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江西南昌 330099)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MKS143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逐步得到新的觉醒,个体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平等意识正在得到重新定位。公共生活领域、公共意识也随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虽然“公共意识”概念理论方面研究比较少、比较新鲜、比较洋气,相关交叉领域的研究更是缺乏。但是,“公共意识”所指向的客观实在内容却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早已有之,比较接地气,并且是意识形态方面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社会,“公共意识”不仅仅具有学术性,在社会实践层面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下,大学生作为时代精英群体,理应需要培养积极的“崇公抑私、大公无私、克己奉公”等公共意识观念,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公共意识的概念和信息化指向

在信息语境下,信息社会中的公共意识实际上就是公共意识的具体化、现代化,是建立在信息社会结构和信息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一种以公共伦理为准绳的社会意识。大学生公共意识主要是强调大学生在信息网络社会中对公共领域内准则、规范等方面的一种思想层面认可和对于客观外在公共事物的一种遵守、关心和改善、建构、塑造以民众利益和社会需求为依归的伦理规范、政治价值和社会制度的深层意识。

公共意识在不同历史时空当中对于不同的群体存在着不同的特质,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涉及到公共意识培养的共同性,也面临着公共意识培养的“信息社会”、“大学生”等方面的特殊性。其中,共同性方面,主要是涉及到“公共”、“社会意识”、“社会公德的历史渊源”、“公民伦理”等方面;特殊性方面,主要是涉及到“大学生的自然社会”、“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大学生的公民社会”等历史考量。这些“下设”的具体问题领域为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历史参照。倘若我们将“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看做是一个整体,必然也会存在着一种不同的历史分期。这也是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需要注意的方面。比如,传统社会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公无私、天下为公”等等,正是在这些思念的熏陶下,涌现出了大批出色的时代英雄、时代担当。

当前,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总体上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具体体现在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的经济制度、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的政治制度、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尚未成熟。这是一个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方面的危机方面,同时,也是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方面的契机空间。在实践方面,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着两个领域的转向,其中一个是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是要转向“信息凸显的具体国情”,另外一个方面是转向“信息为主的现代语境”,在培养的原则方面是要坚持不能忽视的“阶级标准和历史标准”两个方面,这是公共意识培养得以科学化保持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从范畴上来看,属于当下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伦理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信息社会当中,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逐步增强,政治文化逐步多样,大学生公共生活领域的问题逐步体现出来,其中尤其涉及到大学生公共意识方面的缺失。这种传统公共意识的缺失在信息社会当中得到了“更大化”的呈现,与此同时,一些基于信息社会的大学生公共意识新缺乏――民族精神的整体肢解、公共意识的稀缺、国民公德心的缺乏、公共人格的萎缩等――也得到了高度关注。信息社会当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缺乏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自己身心的公共意识认知;(2)传统公共文化的缺乏;(3)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不足;(4)家庭中公共意识教育的不足;(5)信息社会公共意识问题的具体呈现。上述因素迫切地推动着信息社会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的提出;(6)除此之外,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在实践、理性以及主体精神均存在着具体的问题。

二、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的特征反思

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特征是多样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体现。首先,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是一种蕴含在公共社会里面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这种深层次的社会公共意识主要体现一种信息民主、信息平等、信息自由和信息秩序和信息利益、信息责任等一系列的基本信息价值命题;其次,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是一种现实语境下的公共事务关心,侧重于一种积极的公共秩序建构,在网络方面体现出了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再次,根本上看,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这是一种建立在公共意识层面的经济公平的增长和经济层面的宽容,以及社会精神正义层面的一种信仰追求;最后在信息社会当中,大学生公共意识转换为一种大学生公共制度、公共规则、公共行为以及一种民主制度的精神推行。

2.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育体现出一种人格的独立。首先,信息社会中公共意识是指一种在信息社会中独立人格以及平等人的具体呈现,在这里特别重视一种大学生的自觉参与、主动关心以及勇于在实践中维护社会正当利益的积极风貌;其次,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强调一种大学生的共同活动,集体性,规范性和执行性;再次,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存在与社会中人格缺乏以及不和谐问题有着紧密的关系;最后,大学生公共意识是促使着家庭意识转向社会现实的一种具体体现。

3.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育是具体社会实践的历史体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学生家庭和血缘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但是在信息社会当中,其中浓缩着社会的一种现代化转型,也包含着家庭意识与社会意识的不断渗透交叉,属于一种传统社会意识向现代社会意识的不断转向,也体现出一种传统公共社会意识精髓的继承和扬弃;此外,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实则也存在着具体的社会限制,诸如独立人格的缺乏,民主意识的缺乏,权利意识的缺乏,参与意识的缺乏等等。

4.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育体现出一种系统性。诸如大学生公共意识的环境培育,大学生信息社会公共意识的自律要求以及信息社会中的大学生社会具体公共意识培育。此外,限制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的“德育工作不足”、“教育整合不足”、“文化氛围不强”、“科学研究不足”、“舆论引导不足”等等都体现出了一种公共意识的系统性。

三、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大学生对信息社会公共领域的认知。虽然,公共意识内涵尚未得到统一的严格的研究,但是通过关注公共意识、公共精神,我们可以逐步实现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去理解和使用公共意识。就领域而言,在信息社会中,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对信息社会公共领域的认识和在公共场合能遵循场所的行为规范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这为人们进一步探索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料。

其次,有助于大学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形成。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一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是大学生在信息社会下融入社会,参与公共服务,完善自身社会性的一种信息化阐述。这种公共意识的发现和培育不仅仅具体体现在对大学生自身品性的要求,更体现在对信息社会组织、网络群落、信息制度的社会品性要求,最终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氛围中社会风气、社会文化的形成,在这种信息环境下,大学生的公共意识是以利他的方式存在的,有助于大学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一种形成。

再次,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作为信息社会中公共生活领域的重要群体,也可以理解为是公共意识培育的核心。当下,信息社会发展迅速,大学生作为信息群体,其价值观、行为思维、心理都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只有去除了这些问题,才能促使大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相关研究的进行。当下,关于信息社会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是非常缺乏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教育的形式、方法和途径的不足;(2)信息社会的特征呈现不足,尤其是虚拟性、共享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研究不足;(3)信息社会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与行为研究的关联不足;(4)信息社会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创新思路不足。

[参考文献]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4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属性和本质体现,而且对于派自身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同心”思想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同心”思想付诸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同心”思想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凝练,“同心”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得到推进和提升。

[关 键 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心”思想;理论契合;逻辑必然;实践把握

2006年下半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1]2007年1月,总书记在党外人士迎新春座谈会上提出了“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2011年1月,总书记在党外人士迎新春座谈会上,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鲜明特质,第一次提出了“同心”思想。“同心”思想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对统一战线本质规律的科学把握,而且揭示了统一战线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对统一战线理论的重大创新。贾庆林同志曾经指出:各派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将这项事关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继续推向深入,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希望认真总结经验,以“同心”思想为指导,着眼增进政治共识,深入搞好政治交接,不断丰富和展示学习践行活动的成果。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同心”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同心”思想的理论契合

新时期新形势下,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国际政治格局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依旧是当今社会的两大主题。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处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因素还很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体制缺陷还存在,各种社会思潮交织涌动,整个社会呈现出思想的多样性、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协调各方利益、化解群众矛盾的压力不断增大。统一战线的形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问题。统一战线自身组织构成呈现新特点,成员组成以及成员整体素质比以往有着明显的变化。相对老一辈而言,统一战线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职业构成趋于复杂化,思想活动更加活跃化,价值取向更加功利化,有着国外留学背景的统战成员数量不断攀升,受国外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生活习惯的影响,统战成员尤其是部分年轻成员的思想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趋复杂多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总书记于2011年初提出了“同心”思想,即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同心”思想的提出能够最大限度地增进政治共识、凝聚智慧力量,用一元的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对于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中共一道共同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建设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心”思想不仅是统一战线重大的理论创新,而且为统一战线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是统一战线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不仅是中共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当代的核心价值观念,不仅是广大民众的道德基础和行为标准,也是广大派和无党派人士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全国人民思想上精神上的伟大旗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共同行为准则。

(一)“同心”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同心”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演化而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样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同心”思想强调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尤其强调思想上的同心同德,同德的根本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心”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内在共性,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并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同心”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同心”思想在目标上强调的同心同向,要求广大统战成员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形成统一意志,凝聚力量,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与中共中央的重大方针决策部署合拍,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全国人民共同坚持的道德准则,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从短期上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从长期看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广大人民群众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行动指南,共同实现不懈追求的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同心”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同心”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共同的行动步调。“同心”思想在行动上强调同心同行,要求广大统战成员发挥自身优势,凝聚智慧力量,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发挥好智慧、资源的叠加优势,形成强大合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的推动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行为规范,有利于人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同心思想的根本任务都是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普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同心”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目标明确,步调一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同心”思想的逻辑必然

(一)“同心”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价值体系一般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理想目标、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旗帜和动力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属性和本质体现,同样也是引领社会思潮和个人价值取向的生命灵魂和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区别于其他价值体系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科学理论,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出了科学、正确、客观地分析问题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在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理论成果。在当今中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起来,教育人民。只有利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作,才能够让我们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看清本质,抓住机遇、克服困难、继续前进。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巩固、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保障、人民群众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才能实现。“同心”思想的内核是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这也正是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同心”思想始终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的大团结大联合的理论,这一核心内容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体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同心”思想提供理论指导。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论断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基础,而且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会失去方向。只有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引领多样性的社会思潮和思想观念,才能在各个阶级的人群中增进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标准,更好地有效凝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社会主义发展服务。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能够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力,能够扩大中华民族的影响力。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心”思想作为统一战线的核心价值观,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理论指导,汇聚各种资源力量,理顺各方关系协调,以推动统一战线自身科学发展和增强统一战线自身活力。

(三)“同心”思想的鲜明特点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特色。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是将社会成员团结起来的强大的“粘合剂”,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我国各个派的发展也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统战人士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同盟者、合作者,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等各个方面与中共通力合作,有了统战人士的积极拥护,使得中共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巩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3]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到各个利益群体,既有先进性导向,又有广泛性要求,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同心”思想的鲜明特点在于“同”上,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在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身上充分体现,在共同理想感召下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特点。

“同心”思想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同心”思想付诸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同心”思想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凝练,“同心”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得到推进和提升,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同心”思想的实践把握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建立与其根本制度相适应,能够主导和支配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核心价值体系。能否构建和践行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体系,关系人心向背、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兴衰存亡。涂成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中提出:从构成内容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为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伦理规范的统一,体现出内容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从传播路径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为政党推动、普及教育、社会实践和文化传播等多种途径的统一,体现出传播的多样性和实践性;从现实功能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为国家意志、政党目标、社会思潮到基本规范的全方位覆盖,体现出功能的全面性和差异性;从建构方式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打通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伦理规范的现实通路,表现出建构路径的通识性和包容性。特别是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的历史阶段,社会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正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和特征。如何以“同心”思想为指导,将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推向深入是当前统一战线建设的重点。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夯实“同心”思想的理论基础。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最根本的是不断巩固和深化政治共识,遵循共同的政治准则和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政治共识的集中体现,包含着统一战线所有的政治准则和价值标准。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形成高度的政治共识,才能使统战成员自觉地遵循共同的政治准则和价值标准。“差异是社会存在的客观事实,多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发挥主导作用,是很大程度上要看它能不能包容和整合大多数社会群体的思想意识。尊重差异就是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的思想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包容多样,就是要树立多样共生、和而不同的意识,不断扩大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度和影响力。”[4]当今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性。统战人士思想活跃、开放、自由,他们多数人学历水平高,社会活动广,专业能力强,还有不少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和背景。对于这样的群体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一定要打牢思想基础和理论根基。“同心”思想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不断夯实“同心”思想的理论基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和主导作用,用一元的意识形态引领多元的社会价值,促进社会前进。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用与时俱进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统一战线的工作,使统战成员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把握“同心”思想的方向和脉络,凝聚力量、增进共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二)用“同心”思想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途径。总书记提出的“同心”思想,充分体现了对统一战线本质规律的科学把握,这一思想高度凝练、内含丰富,揭示了统一战线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重大创新。杜青林同志认为“同心”思想,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历史经验作出的深刻论述,体现了对统一战线本质规律的科学把握,揭示了统一战线成员鲜明的价值追求,为新形势下巩固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思想上同心同德是根本、目标上同心同向是灵魂、行动上同心同行是关键。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思想教育,需要内化于心;也是实践要求,必须外见于行。“同心”思想强调理论性、指导性和实践性的紧密结合。要以“同心”思想为指导,不断发扬统战优良传统,通过参观历史教育基地、回顾派历史、参加研讨座谈会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引导广大统战成员深刻认识多党合作的历史,派老一辈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就是与中共始终同心相印、荣辱与共。要以“同心”思想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引导,促使统战基层成员自觉自主自为,抓住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实质转化为符合党派自身实际的具体要求。以“同心”思想为指导,不断扩大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通过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加强统战人士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履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共同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民生改善献计献策,为维护安定团结贡献力量。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同心”思想发展创新。深入贯彻落实“同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派、无党派人士必须履行好的政治责任。统战人士开展“同心”活动,要着眼于增进政治共识、搞好政治交接,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同心”思想的方方面面。“同心”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是:“同心”思想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同心”思想付诸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同心”思想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凝练,“同心”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得到推进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同心”思想实践的有力指导,又要体现出“同心”思想本身的变化和提高。加强“同心”思想理论研究的针对性,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更要明确结合点,务求入情入理、切实管用,使广大统战成员真正感受到“同心”思想的巨大实践指导力量,真正做到自觉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外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打牢“同心”思想的理论基础,深挖内涵,创新方式,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推动“同心”思想自身理论的发展,推进多党合作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基层统战组织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用“同心”思想为引领,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体制,创新工作思路模式,提高党派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统战基层组织成员的政治意识、能力水平,以确保统战基层组织和统战成员自身作用的良好发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属性和本质体现,同样也是引领社会思潮和个人价值取向的生命灵魂和精神武器。不仅是包括所有统战人士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的责任,而且也是统战基层组织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必然选择。“同心”思想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对统一战线本质规律的科学把握,而且揭示了统战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作为“同心”思想的理论指导,用“同心”思想引领统战成员,同心协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阚和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提高文化软实力[J].广西社会科学.2011(7)

[3]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60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5

从价值观分化与整合的逻辑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观的分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现实语境。现代社会生活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分化。所谓分化,是指事物由同一性、同质性向多样性、异质性的演化过程,而社会分化所指认的就是社会各领域从“合一”走向“分离”且指向不同价值的历史历程。因此,社会分化不仅体现为社会领域的相对分离,也体现在价值领域的分化上。诚然,分化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标志,但是分化过度就会成为社会问题滋生的温床。就当代中国而言,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剧,中国已经进入了矛盾和问题的凸显期,贫富分化、生态恶化、价值冲突、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等问题屡见不鲜。实际上,在这些社会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层问题,是由价值分化乃至价值冲突所引致的价值共识危机。

价值观的整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指向。从逻辑上看,过度的社会分化必然要求相应的社会整合,同样,价值观的过度分化也呼唤价值观的整合。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刚性“强”的社会整合而言,价值观的整合是一种柔性的“软”整合,是在对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达成共识基础上的一种认同性整合,这就必然要求一个社会拥有能够为其成员共同认可并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核心价值体系。法国学者吉尔・利波维茨基曾指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绝不是一种“奢侈”,可有可无,相反,它是集体生活自身的条件,它可以帮助个体彼此照顾,具有共同目标,采取共同行动,一句话,没有价值体系,就没有可以再生的社会集体。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在应对经济体制转轨期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是价值共识危机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凝聚人心、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强大价值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共识的重塑,它不仅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判断是非得失、做出价值选择提供了一个相对统一、比较可靠的价值标准,也有利于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形成共同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共同理想;坚持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形成共同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共同规范。

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价值”在意识形态层面的展开。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作为“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是“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正是在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体系的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和“观念形态的国家机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表达着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引导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决定着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总体特征和基本方向,从而也是整合并引领社会主义社会多样化价值取向的核心价值理念。

实际上,在西方普遍流行的“意识形态终结”这一社会思潮的背后潜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冷战结束以后,尽管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不会改变。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于1999年6月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报告称,美国的对华战略应该分三步走,其中第一步就是“西化、分化中国,使中国的意识形态西方化,从而失去与美国对抗的可能性”。对此,中国共产党人一贯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同志强调指出:“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真正自觉。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依然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作为中国社会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反思,也是人们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根据,更是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精神的太阳”。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不同于马克思所批判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这个“精神的太阳”,因为后者无论“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相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的太阳”必然会“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因为它是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形成的社会共识。

从中国特色的方向去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彰显“中国特色”。事实上,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都与本国的文化土壤、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20世纪50、60年代,许多非洲国家的社会主义信念都含有本国传统的内容,如加纳总统恩克鲁玛所倡导的“非洲式社会主义方案”就是以非洲的乡村秩序为前提的。当然,基于当代中国的特定历史语境而提出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彰显“社会主义”的价值意蕴,而且力图凸显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突出“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是在中西古今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冲突与消解、传承与超越的历史过程中自觉建构起来的。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方向来看,它本身意味着一种现代价值观念的生成。“现代价值观念在一定的国家、民族的传统中生成,但并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总是与传统的和现行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相斗争中生成的。这样一种生成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上的革命。”但是,“相对于世界的存在、现实、事物的既有状态而言,价值现象具有某种超越的性质,它是产生于现实和实践,又高于现实的现象。要准确地把握价值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就必须深入全面地理解人类的生活实践,实事求是地考察人类生活实践的表现和逻辑,才能得出科学有效的结论。”

由此可见,生活实践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就是致力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探寻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伟大实践。在价值本质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依此看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无疑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6

论文关键词:学科 共同体 知识管理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学科的规模内涵不断扩大,不同院校同一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多。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各院校学科发展模式有许多差异,研究方向差别非常之大。这就需要相同或不同区域间学校中的学科之间加强合作,成立学科共同体,并对其进行知识管理,共同促进学科发展,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1 学科共同体的含义与发展

    学科是指按门类划分的系统知识,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系统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共同体是一个人类社会学范畴的概念,其进人学科领域应从1887年滕尼斯发表(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一书算起。滕尼斯使用这一概念的目的在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及对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共同体”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探索源于20世纪杜威“学校即社会”这一概念,国内外研究最有成效的是“学习共同体”,随之衍生出“教师发展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等,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早期如滕尼斯等定义的“共同体”的意义更为宽泛,而如实践共同体、教师共同体则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更加明确目标的共同体类型。学科共同体是指相同或不同地域间同一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学习和实践的教育协作组织。这一组织建立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之上,旨在共同推进学科发展,形成学科文化,促进学科创新。本质上学科共同体就是以学科共同发展为目标的实践共同体,扮演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管理角色。

    美国的学科共同体研究开始得较早,美国学科设置呈现综合化的趋势,与中国稳定的学科组和线性行政建制不同,这种组织形成打破了不同教师和学科部门间的壁垒,多是一种基于主体自愿、民主平等的专业学术组织。在这里,我们更容易看到那些基于共同价值观念或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团队合作。近几年在国内中小学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学科共同体,但多集中于传统方式,对于不同地域间的知识共享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实现网络环境下不同地域间的知识共享,解决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理论和技术瓶颈,建立学科共同体,实现教育工作效率最大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

2 学科共同体知识管理研究的意义

    在信息时代里,知识己成为最主要的财富来源,组织和个人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被认为是一种对知识的组织和再组织,是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的管理。uanlei l uleary认为,“知识管理是将组织可得到各种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正式的管理,以便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

知识管理有成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界,在教育中应用并不多。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如blog,wiki等技术的出现为教育知识管理提供了较好的思路,也使教育界开始逐步重视知识管理。在我国,知识管理在教育中的应用最早见刘毓于1998年发表的《学校“知识管理”探微》,他认为学校知识管理是指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学校应变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管理活动。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共同体是很重要的知识共享场所,因为一个组织的知识往往是通过小规模的、非正式的、自组织的学习性网络所创建的。共同体里所有的学习都包括文化适应、知识共享、协作的过程,被广泛认为是知识管理应用领域的有效工具。特定学科领域的人员通过共同体联系在一起,并围绕这一学科领域发展分享知识。

3 学科共同体知识管理要素

    3.1共同目标

    学科共同体是一个非正式的团体,在学科共同体成立之初,开展讨论以确立共同体目标有助于提高成员参与的积极性。这些讨论可包括共同体讨论什么内容?最终期望达到怎么样的目的?为什么要参加这个学科共同体等.

    一个学科共同体与一个任务组有所不同,任务组通常是为完成某项具体任务而形成的,目标完成之后解散。而学科共同体通过把学习和共享融人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去,能够有助于学科知识的积累和共享。学科共同体存在着一定的作用机制,学科共同体的人员构成、内外部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组成因素的相互作用是构建和谐学科共同体的关键因素.学科共同体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学科相关人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培养学科的创新和集体创造力。

   3.2接受规则

    与一般的学校管理不同,共同体的成员管理相对比较自由。这就使得激励机制和组织契约变得尤为重要,参与共同体的成员自愿接受规则,形成透明、公平、民主化的机制和规则。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强调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知识创造者的价值和作用。在知识高度发达的今天,规则的建立有利于知识的传递与共享。

    对于有效的知识共享,共同体参与者在交流的过程中必须对意义有相同的理解。成员讨论的过程,实质上是对各种观点中的关键词汇、术语进行辨析,从而达到一致理解和共识的过程。通过对关键词汇、术语意义的讨论,经过补充、纠正、完善等环节,在参与者同意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产生共同体的共享理解。

    3.3互相信任

    一个信任的氛围是使得知识共享变得简单的法宝,而知识共享正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意义所在。信任应该存在于学科共同体成员之间和学科共同体的交流渠道中。

分享和利用知识往往是不自然的行为,隐藏我们的知识并疑惑地看待来自他人的知识,这是天生的倾向。因此,为了推动学科的发展,成员们必须具有高涨的积极性,给予共同体成员充分的信任。信任和相互依赖是维持个人间良好关系的纽带,也是共同体成功的先决条件,建立相互的信任关系可以保证有效的交互和持续的知识共享。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个体间的接触和信任的确立是密切相关的。共同体中人们之间的良好关系,可以消除彼此的不信任和恐惧,打破个人和组织的障碍,促进共同体成员共享知识和创造知识。

3.4合理结构

传统的正式学科内部组织结构,是按照刚性管理的要求设计的。教职工的信息、意见和建议要通过这一组织结构逐级汇报,不能超越。学科共同体的知识管理要求打破这种设计,建立能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知识型组织结构,任何一个参与者的信息、意见或建议都可以通过简化了的组织结构直接传输,从而建立有利于学科共同体所有成员之间进行合作、有利于知识进行分离和积累的创造性方式。

3.5核心成员

核心成员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学科共同体存在的重要因素。学科专家通过示范和发起话题等方式组织学科共同体的成员进行讨论和互动。共同体核心成员一般拥有敏感的、外向的、温和的、开拓性、利他性、灵活性等人格特质,而社交性、开放性和利他性对沟通技能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

核心成员可以通过向他人总结和报告知识,通过基于知识使用的角色扮演和游戏,以及通过与知识提供者保持密切的相互关系而获得知识,能够实现更主动的关注知识。

4 学科共同体的知识管理模式

哈佛大学教授汉森和罗利亚曾将企业中的知识管理模式分别称为编码管理模式和人物化管理模式。存储模式是指知识被编码、贮存在数据库,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调用;人物化管理模式是指知识与知识的所有人没有分离,他的知识通过人员的直接交流得到传播和分享。学科共同体可以综合两种模式的优点,由专家或学科领域的领先者将自己的知识通过平台进行传播与分享,形成的显性知识由专门人员形成数据库,供共同体成员参考和查阅。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说,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过程知识。传统的学科知识交流是单向流动,交流的主要是以文件形式出现的显性知识,不同学校同一学科之间的隐性知识的交流很少。而互动正是基于网络的学科共同体的优势,核心成员与共同体成员之间、共同体成员与成员之间存在互动,这就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提供了具体的情境,从而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共享效率的提高。

    知识管理提倡分布式协作工作,这就需要成员之间高度地交互,因为交互是有效的知识创造和共享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共同体成员可以使用视频会议、b1og,bbs,wiki等技术,这些都是共同体中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这些工具增加了在线通讯的交互层次,也增加了彼此的信任感、身份认同和学习承诺。恰当地应用知识管理工具,不仅有助于共同体成员有效地管理显性知识,而且减少了成员之间的时空分离感。但学科共同体必须克服虚拟环境下的信任问题,因此学科共同体强调接触通道的透明性,使平台能够消除隐蔽性的交流障碍。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7

当代中国又是一个强盛有为的社会,无论是抵御金融危机的高姿态,还是奥运世博的大手笔,让外邦人可羡慕可嫉妒,就是不能再小视。

但就是这样一个社会,现在越来越被一种现象所困扰:不同社会群体之间隔阂日深。所谓“官二代”、“富二代”、“贫二代”之类的称谓日渐风行的背后,不仅是阶层固化现象的陈述,更是阶层疏离情绪的表达。

对一个大国崛起与前行来说,这是“内忧”,亦是“隐疾”,较之于外部的风险与挑战而言更具危险性。于是很多的人开始呼唤社会共识,期待社会和解。

但是,虚假拼凑的共识没有意义,勉强达成的和解难成大势。我们需要去寻找既具公平正义又有实践基础且能凝聚社会的真正共识、真诚共识、真实共识,以真共识求得大和解。共识的精义在于“和而不同”

有人讲,思想乱了社会才乱,把思想统一起来搞“清一色”、“一刀切”不就没那么多麻烦了吗?这种想法在现代社会不仅是一厢情愿,简直是天方夜谭。

社会的“不同”、“多元”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中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利益主体,表现在社会结构中就是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自然会有其不同的阶层群体意识、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等等。这诸种不同使得今日中国的社会主体更加活跃、社会动力更加强劲。中国古代有句话“和实生物,同则不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僵滞、寂寥、死气沉沉与鸦雀无声的社会是没有活力、没有前途、没有希望的。所以,尽管现在似乎是多事之秋,是“矛盾凸显期”,但我们又把它称之为是“黄金发展期”,其道理也在这里。

可是,在肯定“不同”有益、分歧必然的同时,也要看到这些不同与分歧也会带来阶层的对立与隔阂。尤其是中国社会快速转型客观导致的制度的不完备与行为的不规范,让不同社会阶层与群体之间不是相互合作而是相互拆场子,不是相互尊重而是相互看不上。比如,中下层群体过上了过去过不上的日子,但由于预期的失落,抱怨声却随生活水平的增长而增长。他们最具代表性的声音就是,如果不是一些有钱有势群体的贪得无厌、肆意妄为,我们的日子本来应该更好一些;而被认为是成功获益的群体好像也不领情,因为欲望的膨胀,总认为社会对他们回报不够、民众对他们尊重不足。他们的潜台词是,如果不是我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打工的岗位,那些群体恐怕连饭都没得吃。

这些情绪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你对我“仇富”与“报复”,我对你“歧视”与“排斥”,相互心里都憋着一肚子的气,甚至一肚子的火,一有机会就会发泄乃至爆发出来。有些外国人很奇怪中国人为什么会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网络上炒个不停,其实中国网民心里很清楚,炒的不是那些事件而是心中的情绪。“我爸是李刚”让一起意外的车祸诠释了权贵的骄横张狂,局长的“色情日记”则成为了民众丑化官员荒淫的鲜活样板。当社会对这种情形的恣肆渲染与过度解读中不仅仅有当然的义愤,甚至还更多幸灾乐祸的时候,阶层分歧就不再仅仅是职业与身份的差别了,已经开始具有对抗性了。

分歧思共识,对抗求和解。没有共识,怎能理解?不能理解,何来和解?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在阶层的分歧中寻得共识,轻则一盘散沙、没有合力,重则滋生对抗、水火不容。

只是,共识的精义在于“共”,在于“和而不同”。所谓共识,是社会所有群体的价值、思想、意志、愿望求大同存小异后的结合体,它反映了每一个群体的意识又不单为任一群体驱使。一个群体的诉求、个别阶层的认识是不能称之为共识的。现在社会上有种态势,一些社会群体想把他们自己的意识、他们自己的诉求包装成为社会的共识、社会的诉求。他们更善于运用现代社会的制度体制,更熟练掌握现代社会的技术手段,更有力量让社会发出有利于他们的声音。对此,我们不必去压制,但必须去牵制。

目前,我们正在弘扬“主旋律”。从形式上来看,“主旋律”确实是“一”,但这个“一”是“多”的集聚、是“众”的共和。“主旋律”是各种声音谐和的结果,不是一个音符单调的重复。一个声音不经历史的磨合与社会的选择是不能也不会成为“主旋律”的。

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主旋律”是这个社会倡导的共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主旋律”也有一个进一步共识化、更加共识化,从应然共识到实然共识的过程。

共识的基础源自“共建共享”

共识是一种思想观念,但共识绝不仅仅是思想观念。思想观念本身不是自己得以存在的理由。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生活状态形成不同的思想观念。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很美好的期望,但没有同一种生活,何来同一个梦想。

猫见到老鼠肯定要去吃的,老鼠见了猫当然要想方设法跑掉。你死我活的生存模式怎能心往一处想?

大观园的林妹妹宝玉爱得不得了,可是贾府看门的焦大就不会有这种爱的感觉。整天病怏怏的,还不如找一个健壮的农妇又能干活又能带孩子。不同的生活诉求自然会有不同的认识偏好。

为什么大家会相互不理解呢?为什么社会中不同群体已经很难对同一个问题有最起码的共识了呢?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了共同的一种生活。没有同一种生活,共识便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当然,同一种生活绝对不是指大家都穿一模一样的衣服、都住一模一样的房子、都吃一模一样的饭。绝对的平均主义不仅没有现实性,也不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我们讲“同一种生活”是指政治权利之“同”,人格尊严之“同”。面对社会经济运行,我们可能分属不同阶层与不同群体。但面对政治权利,我们只有一个身份:“公民”;面对大自然与宇宙,我们更是只有一个名字:“人类”。社会可分化不可排斥,可差别不可异化。所以,同一种生活至少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同一种生活指向能共享。

所谓“共享”,就是指每一个社会群体都要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生活的改善与提升。这种分享可以有量的差别,但不能有质的不同。

经济发展从来不能自己为自己辩护,必须用发展成果的实现与被享有来为自己找到合法性证明。通过发展做大蛋糕,好像是天经地义。但问题是对于分不到蛋糕的社会群体来说,蛋糕做得再大又有什么意义,毕竟分到的蛋糕才是真实的蛋糕。当房子被一些群体当作投资品乃至投机品来回倒腾大赚其财的时候,更多的民众面对非正常攀升的房价只能“蜗居”“蚁族”;当一些群体津津乐道拥有所谓财产性收入的时候,大量的劳动者因工资上涨跑不过CPI而开始节衣缩食;当世界惊呼中国成为了奢侈品消费大国,到海外的中国游客被商家众星捧月的时候,数以亿计的农民工

还在为区区1000多元的工资加班加点。邓小平当年讲“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候,后面还有半句话,“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些年来我们很多的人往往把这后半句给忘掉了,甚至故意不说了。但是没有了后半句,前半句就没有了合法性。

――同一种生活要求能共建。

所谓“共建”是指各个社会阶层与群体都能在社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应有位置和恰当位置,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一位革命家曾讲过,政治,就是众人之事。既然是众人之事,众人就都有权利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

但我们不得不指出,在这些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普通民众的作为有时被忽视,社会目标的设定、发展方案的设计、改革措施的出台要真正考虑最广大群众的眼前和长远利益。

任何政治家都必须记住一点,一个社会的发展方式是可以选择的,一个社会的民众却是不可以挑三拣四的。

共识的逻辑坚守“公平正义”

不管我们再如何要求共建共享,在当下的社会发展阶段,阶层与群体间的差距难以消除。那么问题就来了:判定不同阶层与群体间的差距合理合法的标准该是什么呢?就共识而言,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导致社会群体愿意放弃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兼顾他者的逻辑又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就四个字:“公平正义”。

也许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百分之百的公平正义,甚至也许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公平正义的定义,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与认同,并不影响人们给予其最不吝啬的赞美。总书记指出:“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总理更是强调“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其实,公平正义并不是那么难以把握。无论是西方大哲罗尔斯要求人们在“无知之幕”背后做出选择,还是中国圣贤孔子要求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对公平正义的一种表述。你不知道自己未来处于什么样的境况时,你的选择就算想偏心也不知如何去偏;面对你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最好就别去要求别人、更不能去强迫别人做。当我们求解社会问题时,当我们与其他群体交往时,能做到了这两点,也就做到了公平正义,也就会达成共识。

此外,针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对公平正义还应该特别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公平正义一定要坚守弱者的立场,不在于锦上添花,而在于雪中送炭,不是“傍大款”而是济贫穷。现代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与权利,固然不必然是对立与冲突的,也不全然是一致和互补的。很多的时候某一群体的某种权利的实现是以其他群体的另一种权利的丧失为前提的。这个时候就不能抽象地去谈什么所有权利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优势群体的发展权利与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公平正义的逻辑是允许你有发展的权利,但你的发展不能以剥夺我的生存为代价。“马太效应”在西方可能理所当然,在中国绝对是逆天道而行不通。中国有句古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尚且如此,更何况人世间的制度法律。

二是,公平正义不能下不为例。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相当一些群体的发达之路不规范。由于这些群体现在有势力有地位了,自然不乏一些趋炎附势的辩护之语,什么“功到成时就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应该赦免原罪,不要再提了,这一页就算翻过去了。我们讲,这一页不是不可以翻过去。但是一个群体如果不能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有所担当,如何让其他群体服气,如何让其他群体可原谅。所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香港电影中的这句话是有些糙,可它反映的正是对公平正义的信守。

当我们坚守这样的逻辑去寻找共识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共识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共识的保障需要“力量均衡”

有人说社会和解最根本的是利益的协调。只要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协调好了,社会就安定和谐了。此语不错,人所奋斗的一切都与他的利益有关,利益得到了保障,一切问题就都好说了。

但关键是利益如何得到保障?靠一些群体主动让渡利益有效但也有限。我们一定要记住,施舍的利益是不保险的。今天心情好了多给一些,明天心情不好就没有了;记起来的话给一些,记不起来也就算了。一个社会群体如果把自己的利益有无交给了别人的心情与记忆,这样的利益就不能叫做利益,至少不能叫做可靠的利益。

呼吁公平正义,必要但不够。如果一些群体厚颜,假痴不癫,死猪不怕开水烫不也无济于事,徒唤奈何?

依靠法律,很符合现代社会的理念,但也不够。如果人家有法不依怎么办,执法不公又当如何?

所以,共识的保障,利益协调是表,力量均衡是本。要让每一个社会群体都有途径表达自己的声音,都有力量维护自己的利益。我们不要动辄宣布什么是好的手段,什么不是好的手段。

强者有其文明的护身符,弱者亦有其天赋的求生诀。目前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看似影响社会稳定的和非理其实正是弱者用自己最后的手段在表达着自己底线的诉求。如果社会能给这些群体以过上更好生活的希望,没有哪一个正常人愿意铤而走险;如果社会能让这些群体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同样不会有人歇斯底里。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不是去压制暴力不让它出现,而是通过进步所带来的看得见的利益去赎买暴力,让暴力不必要发生、让暴力不愿意发生。最近大家可能正在看姜文拍的电影。只要有可能,连土匪都愿意做文明人,用文明的方法得到财富,更何况普普通通的社会民众。所以,让子弹飞正是为了不再用枪。

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人际信任;知识共享;农业企业;知识型员工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4-6608-05

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是农业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源。管理大师Drucker曾说,知识业已成为资源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其他要素都要依靠知识来更新与装备。知识是惟一有意义的资源。而知识的获取、传递和利用,都与知识共享紧密相连,知识共享能给农业企业内知识的量带来质的飞跃,实现农业企业知识创新,为农业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在组织公民行为范畴内的知识共享行为通常发生在组织情境中,以个体的内在动机和主观规则进行行为选择。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意愿和行为最可能受到彼此信任关系的影响[1]。目前理论界主要从员工对上级以及同级间这2个层面展开对人际信任和知识共享关系的探讨[2,3],结果显示认知信任、情感信任对知识共享有着显著作用。现有研究也较为充分地证实了人际信任与知识共享的关系,进而深化到各变量结构维度的内在关系就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探讨农业企业知识型员工之间的人际信任与知识共享关系,选取知识共享意愿为中介变量,重点研究认知信任、情感信任能否通过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共享行为形成积极影响,以丰富和发展信任及知识共享理论。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认知信任、情感信任与知识共享行为

信任源于社会学者Blau的社会交换理论[4]。在组织行为学领域内,信任的关注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员工的人际信任,包含员工对上级、同级间的信任关系;另一点是员工对系统或整体的组织信任。目前人际信任被分成情感型信任和认知型信任属于众多学者较认同的维度划分[2]。根据McAllister的观点,认知信任属于知识型员工基于对方能力与可信赖性的认知判断;情感信任则是知识型员工双方之间基于情感基础而形成的信念。

对于认知信任,其产生的基础是技术的可信与绩效的可靠[2]。Chowdhury[5]证实认知信任对知识获取有着显著的影响。曲刚等[6]发现员工之间形成较高的专业知识信任度能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知识型员工双方的信任水平基于对方行为的预期,假设双方之间认知信任水平比较低甚至不存在,那么任何一方都有可能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不采取知识共享行为。相反,假如双方之间的认知水平很高,知识拥有者对对方具备的知识结构比较了解且具有很高期望,那么双方之间的责任感也会增强。由于彼此信任的水平比较高,知识拥有者进行博弈决策时,可能会把对方的利益得失纳入考虑范围内,进而主动进行知识共享。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H1:认知信任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Holste等[7]证实,员工之间的情感信任关系会影响知识共享,特别是对隐性知识的分享作用更显著。还有部分学者选用实证方法证明了情感信任对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5,8]。情感信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注与关心程度。人属于集群动物,一定程度上有较强的归属动机与责任感。集体自我作为自我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旦知识型员工意识到自己和他人属于同一利益共同体,则会对该群体形成情感认同。知识共享可以提升群体绩效,进而提高群体地位和个人自尊,所以知识型员工之间会主动地进行知识分享,这也解释了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更能够相互信任且擅长共享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H2:情感信任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假设人际信任的2个维度都能对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影响,那么这种影响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在知识共享过程中,认知信任对情感信任产生正向影响,认知信任水平提高,情感信任程度也会提高[9]。McAllister[2]研究发现认知信任的产生领先于情感信任,且对情感信任产生积极影响。由于在工作关系中建立了较高的认知信任,知识型员工双方有了一定的信任基础,同时二者又处于高水平情感信任的主体之间,双方的信任关系会更加亲密,会经常无意识地进行知识交流。当对方遇到问题时,知识拥有者知晓自身具备的知识优势,会主动、友好地表现出知识共享行为。员工之g较高的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关系会促使他们愿意共享知识资源,并且相信共享知识不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后果[10]。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H3: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的交互作用对知识共享行为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1.2 人际信任与知识共享意愿

上一篇:社会化媒体市场分析范文 下一篇: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