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时间:2022-04-02 04:13:36

谈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数学,无论从教材或从教学来说,对应用题教学都是很重视的,但是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如目前的应用题主要是偏重内容的教学,轻视能力的培养,加之教材的选择和编排不尽合理,教学的方法不尽适当,以致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很多,收的效果较小。因此,如何更有效率的提高学生解应用题能力,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从宏观上

明确应用题教学目标,如《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一些新的对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的要求。

《大纲》为了适应义务教育性质和需要,切实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根据国内外应用题教学改革的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一是适当降低应用题的难度。《大纲》规定:整数、小树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以一、两步计算为主,最多不超过三步。由于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作为义务教育,提出的统一要求不能太高,这就能使全国大多数学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升入初中打下更好的基础。二是加强联系实际。一方面增加了联系实际的内容,如百分数的应用中明确提出利息的计算,把求平均数问题与统计紧密结合起来等,另一方面强调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从实际出发,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编成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或作一些简单的统计,逐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兴趣、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具有自觉地把数学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和态度,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手中的有用工具,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是注意体现教给学生解题的一般策略。《大纲》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这实际上体现了培养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策略。为了使之更加具体,在各年级的教学要求中还明确提出分阶段要求。在一年级要求学生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二年级要求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四是要求适当加强方程应用题及其与算术解法的联系。比如在教学简易方程ax+bx=c这一类型,相应地扩展了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这不仅可以用来解答较多的整数、小数应用题,而且可以用来解答一些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这样还降低了所解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难度。

二、从微观上,对教师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几点教学方法建议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改革的经验及个人参加试验工作中的体会,对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题几点教学建议。

(一)抓好简单应用题的教学

解答简单应用题是解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无论整数应用题或分数应用题都是一样,它们有共同的教学规律。打好整数、分数简单应用题的基础就为解复合应用题做好了准备。

1、初步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解答一切应用题的重要基础。虽然应用题的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但是都是四则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的认知特点分成不同的层次来教学。低年级要通过操作直观使学生理解每种运算的含义。例如减法,只要通过摆物品和图画等使学生懂得是从一个数理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高年级再进一步抽象,使学生懂得减法是已知两数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高年级教学分数除法也是从乘法的逆运算的角度来理解的,这样就便于在解应用题时实际应用。

2、使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一项基本功。即使是简单应用题也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决不能因为应用题简单而忽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分析清楚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着什么数量关系,才好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3、紧密联系运算的意义来选择运算方法,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运算的意义,把对运算的意义的理解与应用直接联系起来,很容易确定运算的方法。例如,当学生分析出要把两个数合并,就联想到用加法;当分析出要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就联想到用减法;当分析出要求几个几是多少,就联想到用乘法;当分析出要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或者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联想到用除法。由于运算的意义与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建立起直接联系,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加深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一方面学会应用运算的意义来解题,从而提高学生自觉应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检验的良好习惯。解答应用题也要注意培养检验的习惯,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另一方面可以为培养检验复合应用题的能力打下初步基础。检验应用题要比检验四则计算更复杂一些,首先要重新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是否正确,然后再看列示、计算、答案是否正确。较高年级还可以通过改变应用题并解答来检验。通过检验还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对解答结果的负责态度和自信心。

(二)积极借鉴好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寻找数量关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如在日本小学数学中,应用题多有开放题型的教学内容的编排。 所谓开放题型,是给学生一个具体场面,让学生由此找出与数学有关的内容,找出多种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例如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学习量与测量的长度单位km、m时,便出了一道示意图,图中均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并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找到相关的数量关系。如问题为,如图所示,从小红家到学校有几条不同路线? ①如果经过银行,要走多少km多少m? 如果经过市役所,要走多少km多少m? ②比较一下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和路程。 从这个教学内容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开放题型的意义。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了长度单位及换算关系, 而且学会了用数学方法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使学 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他们把数学知识用于日常生活的态度。课后学生可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画出到学校的线路图。

三、结语

数学的美在于运用

小学数学是数学的初级形态,但是和学生的生活联系最密切,每个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立足,小学数学看似简单,但是应用广泛,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不掌握一定的小学数学知识,就不能清楚明白的生活,小学数学应用也是最低限度的应用,但是魅力无限,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

上一篇:浅谈定义域及其求法和应用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