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过程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时间:2022-04-01 08:22:44

优化探究过程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摘要:很多科学课存在的问题是活动有余而思维不足。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不应仅停留在“动手做”这个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科学的理性思维。因此,我们要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优化,注重科学探究活动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只有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在不断深入的探究活动中掌握探究方法,形成科学素养。

关键词:探究;思维;小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71-02

现在的科学课孩子们有了更多“做科学”的机会,在其过程中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引领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让他们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们科学教师追求的目标。但是,很多老师只关注探究的结果,而忽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呈现出“活动有余而思维不足”的现象,只是注重让学生“做科学”,却忽视指导学生“怎样做科学”。科学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其探索活动只是科学探索的一种外在形式,真正的内在灵魂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在科学课上要注重探究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在不断深入的探究活动中掌握探究方法,形成科学素养,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和严密性。

一、以问题为基础,提升思维的针对性

小学生对外界环境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与生俱来的心理特点,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兴趣。从提问题开始进行探究活动,小学生对学习的愿望比较强烈,对思考问题也很感兴趣,并且具有科学探究的勇气。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鼓励并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科学问题,只有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提出的问题才更有针对性。在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部分课程时,我做过一个实验,首先,选一个大小适中的漏斗,要求用手托住漏斗保持喇叭口向上,把一个兵乓球放在里边并用大拇指按住,然后往漏斗中加水。这时提出问题:“松开大拇指后,兵乓球会不会浮上水面?”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会。”我随即松开大拇指,结果兵乓球并没有往上浮。正是由于亲眼看到的现象跟自己的猜想完全不同,引发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为什么兵乓球不浮出水面?”“要怎样让兵乓球浮起来?”这时,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学生就会积极探究“浮力是怎样形成的”。这样有效地开启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以假设为起点,推动思维的主体性

科学探究活动是在理论、经验、假设下进行的,并且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假设是为了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以便于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探究活动,所以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大胆假设的机会。因为学生的知识经验、知识水平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就会有所不同,因此提出的问题也会有所差异。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合理的假设,而不是凭空想象。有一次,听一位老师上《摆的研究》,当学生认识到每个小组摆的摆动次数不一样时,让学生猜测可能有哪些因素影响到摆摆动的次数。有的学生说可能跟摆锤的重量、推动摆的力量有关,还有的认为和摆绳的长短有关,有一位同学则认为可能和摆锤的形状有关。学生的想法很有意思,甚至连教师预设的教案中也没有事先设计好,于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对他们的这些猜测进行分组探究活动,通过探究,再让学生对照假设,学生们发现,原来摆摆动的次数只跟摆绳的长短有关,和摆锤的重量、摆动的角度这些因素无关……

三、以计划为重点,深化思维的逻辑性

儿童自发的探究计划性不强,常常随兴所至;由于儿童认识水平的限制,考虑问题往往不够全面。为了使探究活动合理、有序地进行,制订计划尤为重要。科学思维具有一定的计划性,探究活动的目的性明确了,这样探究的方法就更实用。要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让学生各自有明确的分工。如在教学五年级科学《设计种子发芽的实验》一课时,如果没有制定好科学教学计划,只是口头上说说,就匆匆让学生开始科学探究,研究光、温度、水分等这些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那学生肯定是做不好的。他们的研究目的不明确,对变量的控制非常模糊,甚至连应该做什么都不清楚,这样的探究学生又能做些什么呢?而制定好探究计划以后,学生就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应怎样做这个实验,从而开展有序的探究活动。当然,学生自己制定计划一般是不完善的,所以教师对学生制定“探究计划”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在学生探究活动前,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而合理的猜想,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探究计划,包括探究过程的设计、探究方法的选择和设想、安全措施等,通过师生探讨、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更科学地制定探究计划,提高探究能力和探究活动的效率。

四、以实践为核心,落实思维的过程性

科学探究的过程不仅是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做。“信息”可以灌输,但“理解”却不能,因为理解是来自学生本身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直接指向理性的思考,所以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依托同位互动、同思互动、异思互辩等多种互动形式,丰富他们的行为参与经历,让他们体验发现的乐趣。小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考虑问题不够成熟,往往会忽略许多细小的地方,所以我们要经常性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多关注学生心里在想什么;有哪些内容是他们想到的,有哪些内容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有哪些内容是他们想得好的,有哪些内容是他们想得不够全面的,应借助有效的方法和有结构的材料帮助学生克服思维上的难点。有位老师在讲《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时。先把马铃薯放在水中看它的沉浮现象,再把这个马铃薯洗干净放入另一不知名液体中看它的沉浮现象。结果发现马铃薯在水中沉,在不知名液体中浮。这时老师提问:“为什么同一个马铃薯出现这两种不同现象?不知名液体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盐水,老师问:“为什么说是盐水?怎么证明?”于是,学生们通过两种不同方式进行验证。老师再次确认:一定是盐水吗?有部分学生不再一致肯定。于是,老师又要求学生调制一些白糖水跟味精水,看马铃薯在里边的沉浮情况。结果实验表明,在浓糖水跟浓味精水中马铃薯都是浮出水面的,而在淡糖水跟淡味精水中马铃薯是沉入水底的。老师再次提问:“原来那杯不知名液体一定是盐水吗?”学生回答:可能是浓盐水,也可能是浓糖水或是浓味精水。最后还是确定不了是什么。在这个实验中,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推测—求证”,经历着一个个的矛盾冲突,他们在自己的直观感知上进行理性思考,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意识。

五、以事实为依据,追求思维的科学性

科学是用事实来说话的,而这些事实的获得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反映,没有经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虚的、站不住脚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如实地表达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不能人云亦云;要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认真分析观察所看到的现象,不能掺杂个人的偏见或主观想象。做出科学的解释,得出科学的结论有赖于观察的结果和收集到的数据。事实和证据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得新知的关键所在,同时通过证据的收集,从证据中提炼解释,将解释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的过程,可锻炼学生的推理及判断思维能力,有利于得出科学的结论。一位老师上《杠杆的研究》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改变钩码的位置的数量,杠杆尺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这一实验后通过汇报,在黑板记录了大量数据,然后问学生,从这些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发现大量的现象,虽然这其中也有不少是不科学的,但是经过整理,学生还是认识到是支点的变化造成了杠杆的省力。只有真正地进行了理性思考,科学探究才会变得更严谨、更实在。

参考文献:

[1]郝京华.科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重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下一篇:以戏带练 促技能训练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