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学分制

时间:2022-04-01 08:04:16

高校德育学分制

[论文关键词]德育学分制大学生德育观念以人为本隐性课程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内容和德育形式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如何使德育发挥育人功能,使高校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是社会主义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是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一次探索,是把好人才培养出口关的重要举措。实施德育学分制,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评价和自我量化的情形中加强修养,完善人格,规范德行,提升素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多年来,有关改进、提高德育效果的理论研究成为众多学者进行理论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许多研究成果切中了以往德育中存在的弊端,并对高校德育改革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然而,伴随着社会急剧转型,市场经济完善过程中的疏漏,教育的失误和制度的不健全,一部分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断裂,诚信缺失,集体观念淡化,自主意识不强,信仰迷惑,审美迷乱,高校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如何从创新的角度改革德育,走德育改革与创新之路,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是德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的一次探索,它必将经过实践的检验,最终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充实,在实践中规范。

一、实施德育学分制,把好高校人才培养出口关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人才的主阵地,德育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发展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重大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生活本身呈现出了多样化特点,这使高校德育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对象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德育领域的拓展,无论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形式、德育评价等也都和传统德育有很大不同,特别是随着高校扩招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轨迹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体的高度发展,大学生接受不同倾向的思想意识的频率越来越快。因此,仅用过去习以为常的德育单向运作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

高校的德育工作,是高等教育陶冶人,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新生从入学到毕业只有几年时间,从时间上来看是有限的,但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思想、模范的行为对人有持续的影响,高校德育不仅对学生当前的成才起作用,而且将对大学生今后的人生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入口”到“出口”,直接关系到将什么样的人送到社会上的问题。正如《中国普通高等院校德育大纲》所述,“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可见,高校德育不是几年大学教育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久的历史工程。

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德育内容已经扩充到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中国加入WTO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诚信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内容也应扩充进来。高校实施的德育学分制,是对这一教育内容进行量化和评定的有效方法。学生们根据德育相关内容的规定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思想品德课程相结合,修满德育基础学分这,这才能作为学生毕业的出门证。在修满基础学分的基础上,对于学生入党、奖学金评定和评优等方面将有不同的德育学分标准。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改变了以权威主义为标志的德育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从单向式走向多项式;从包办式走向自选式,在充分的自主意识支配下,学生们自觉自愿地接受德育内容,实现德育目的,成为德育改革的大趋势。

二、实施德育学分制,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德育工作一直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多年来,高等学校按着德育大纲的要求,从总体目标和具体规格两个方面明确规定了大学生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应该达到的要求。应当说,这个目标是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出发,在充分考虑当今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特点的前提下而提出的,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事实证明德育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道德品行、价值取向、人格塑造等方面与高校培养的人才目标有一定距离。分析其原因,德育的主要症结在于脱离实际,也在于缺乏科学性,特别是受教育者主体性失落,是德育缺少实效的关键。我们知道,传统德育片面强调受教育者对社会的责任,而轻视了学生对自己负责;注重受教育者对社会的绝对服从,而轻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培养。“以人为本”的德育观认为,只有承认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发展地位,德育才能被作为一个客观的、不以教育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活动过程。过分强调人与社会的地位,施教者对受教育者的居高临下,没有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没有自我主体意识,没有完善的人格、精神,没有主动与创新,反映着缓慢发展的传统社会的德育观念,在这种观念下培养不出当今社会需要的创新的人,自我发展完善的人。

德育学分制的实施,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自觉地用德育内容去衡量自己,规范自己,约束自己,量化操评、定量选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适应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他律向自律转化过程中内化的层次,主动吸取时代的精神营养,让大学生的基础文明行为达标,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觉适应性和主观能动性,在个体与外界的互动中完善自我。

三、实施德育学分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教育平台

1.建构德育学分管理领导体制。各高校党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应制定具体的规划和实施原则,分工负责,研究探讨新时期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督促检查指导,认真开展工作。各二级学院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亲自挂帅的“三级管理”体制:院党委——学工办(辅导员)——班级管理委员会。班级管理委员会以班长为主要责任人,由同学自己选举的3名班级干部和2名普通学生组成5人考评小组,负责班级全体同学的德育学分量化评定,这种方案在目前应是科学、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

2.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稳定过硬的学生管理队伍,是德育学分实施的重要保证。高校德育学分管理主要是校学生工作部(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贯彻实施,辅导员实际指导班级管理委员会成员具体操作。为使这项工作能顺利进行,学院主抓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要亲自挂帅,定期例会,听取汇报,对学生工作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学生工作办公室要规范辅导员随时检查、监督班级管理委员会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要公正选拔班级管理委员会成员,要挑选那些有责任心,有敬业精神和品行正派,诚实守信的学生进入到这个组织中来。为提高该组织的战斗力,必须加强制度管理,完善考核机制。

3.提升这支管理队伍的德育观念和政治素质。德育观念的创新和政治素质的提高,是新时期对德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是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当人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时,人的主体意识也日益增强。顺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历史主题,高校德育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多元的个性化成长需求。为此,德育管理工作队伍成员要有新的德育理念:树立战略德育观,认识到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人才的发展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树立素质教育观,认识到德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以实现全面素质教育;树立大德育观念,探索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形成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与此同时,要提高这支队伍成员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为此,要加强理论学习,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管理工作者的头脑,确立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质量的导向和指针。

4.加强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建构有效教育平台。学校德育的显性课程是对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培养社会性发展人才、完善人格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加强高校德育显性课程建设的同时,隐性课程的设置也得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那就是将学校德育融入教师良好的言行举止、与时俱进的课程设置和奋发向上的校风学风中,使大学生这一主体受教育者在既有认知的参与又有更多情感的参与下,贴近校园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净化自己的心灵、培养高尚情操、确立审美观念、美化人格品行。为加强高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必须加强领导作风、校风、班风以及教师的为人师表、人际关系和社会各种信息等建设;必须加强校区规划、校园绿化、图书杂志和音像资料等建设;必须加强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建设。只有建构有效的教育平台,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形成文明、正直、向上、活泼的集体氛围,启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勇于探索、自强不息、诚实守信、求实创新,才能使德育真正发挥其育人的作用。

上一篇:教育良心培养 下一篇:女中学生体育消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