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测试中的真实性研究

时间:2022-04-01 10:48:11

英语写作测试中的真实性研究

摘要:真实性是决定语言测试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语言测试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大的影响。真实性对于英语写作测试任务的设计、写作受试者的输出、写作阅卷人的评分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国内外对于语言测试中的真实性都做了较多的研究,但英语写作测试中的真实性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关键词:语言测试;真实性;英语写作测试

1.引言

随着语言交际测试法的出现,Morrow【3】和Bachman【2】等人提出了语言测试的真实性问题。语言学界和测试学界的学者为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Morrow【3】认为真实性问题是语言测试的一个重要方面。 Bachman【2】认为真实性是衡量语言测试考试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真实性强的语言测试往往能检测出考生的实际语言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具体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Bachman【2】将真实性的两大流派称为“现实生活法”和“交际能力法”。“现实生活法”强调测试任务的真实性,主张使用直接测试和行为测试【7】。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基于语言测试的真实性理论,分析英语写作中的真实性问题,以便以后的英语写作测试中,能更好的体现真实性的要求。

2.真实性的概念

Bachman把真实性定义为“某一给定语言测试任务的特征与目标语实际运用任务的特征之间的对应程度。” 测试界在讨论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时,也把真实性分解为输入的真实性,输出的真实性和情景的真实性。

测试情景的真实性是指考生完成测试任务的情景与现实生活中完成类似交际任务的场景的相似程度【4】。情景的真实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务的真实性。情景都是完成任务的场景,任务都是在一定的场景下发生、完成的,两者不可分割。

3.真实性与英语写作测试

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又是测试中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因此,要做到英语写作测试的真实性,就必须从写作测试的各个方面加以研究,以确保其真实性。

3.1写作测试任务的真实性

大学生英语写作测试中一般会给定学生一个题目和一些要求与提示。真实性就要求这题目和要求都要有一定的真实性,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或者是他们经常会涉及到的话题。同时,写作测试的要求也要和学生日常写作的要求相一致。同时,作文的要求是在30分钟内写出一篇不少于120字的短文。这与受试者平时所训练的要求相同,同时也是在教室中进行。测试的情景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对于一些没有进行过英语写作训练的学生来说也不具有真实性。

3.2写作测试输出的真实性

写作测试输出的真实性就是考生在测试情景下写出的作文语言表达是否地道,是否符合英语的语法、语用规范以及英语的流利程度如何。黄大勇指出语言水平高的考生的输出要比水平低的考生输出的语言更加的地道、正确、流利。但是,由于时间的制约,加上考试的焦虑感,会让一部分学生一时想不起来已经掌握了的单词或短语,不能正常的发挥其该有的水平,导致平时写作水平很高的学生这次的得分较低。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这篇写作测试的真实性就相对较低。

3.3写作测试评分的真实性

输出真实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评估人和衡量标准问题。写作测试是一项主观性比较大的活动。输出的结果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标准的答案。这就需要评分人根据评分标准去综合评判、打分,因此对评分人的要求很高。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评分的真实性,关键是要有一个相似可操作性强的评分标准【5】。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语写作测试来说,一般是按照国家四六级的评分标准加以评判。国家四六级评分标准为:满分为15分;阅卷标准公分为五等:2分、5分、8分、11分及14分,各有标准样卷一至两份;阅卷人约根据阅卷标准,对照样卷评分,若认为所阅文章与某以分数(如8分)相似,即定为该分数(即8分);若认为所阅文章稍优或稍劣于该分数则可加一分(即9分)或减一分(即7分),但不得加或减半分。评分标准:2分:条理不清,思路紊乱,语言支离破碎布偶大部分句子均有错误,且多数为严重错误。5分:基本切题,表达思想不清楚,连贯性差;有较多的严重语言错误。8分:基本切题,有些地方表达思想不够清楚,文字勉强连贯;语言错误相当富哦,其中有一些是严重错误。11分:切题,表达思想清楚,文字连贯,但有少量语言错误。14分:切题,表达思想清楚,文字通顺、连贯,基本上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白卷,作文与题目毫不相关,或只有几个鼓励的词而无法表达思想,则给0分。

4.结论

英语写作测试的真实性与测试的信度、效度有直接的关系,是测试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英语写作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出学生对于英语的实际掌握能力和表达思想的实际运用能力。但是写作测试的真实性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没有绝对的真实性,只是在程度上存在强弱的差异。考试的真实性对考试涉众的影响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主要包括三种情形:受试者对考试任务真实性的感知直接影响其考试表现;考试的真实性只对部分受试者或只在某些情况下具有重要性;考试的真实性对受试者并无影响,但对其他涉众如教师却很重要【6】。所以,在设计写作测试试题时,也要同时考虑到少部分考生的真实性情况,争取达到最大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Bachman, L.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Bachman, L.F. & Palmer A.S. 语言测试实践[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Morrow, K. Evaluating Communicative Tests, In Anivan, S. , editor[J].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Language Testing, Singapore: 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 1991(1):11-18.

【4】黄大勇.语言测试中的真性概念[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2):77-80.

【5】李静.论阅读测试中的真实性[J].内江科技, 2009(6):149-150.

【6】李新博.论语言测试中的真实性问题[J].外语学刊, 2011(3):92-95.

【7】周胜.语言测试各环节真实性概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6):42-48.

作者简介:宣云(1988年11月――) ,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安徽芜湖,助教 研究方向:语言学

上一篇: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高中生数学解题的几个常见误区及其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