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4-01 12:13:49

培养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探索与实践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初中生好奇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强化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物理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主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我在起始课上,做了大量有趣的实验。如:让学生观察烧瓶颈部的水沸腾了,而金鱼却在下面的水中游来游去;水在纸制的“锅”里烧开;用力也不能吹开用线吊着的间隔5―6厘米的两个乒乓球,越吹它们反而靠得越近;天女散花(同电相斥现象)等。

此外,还向学生讲了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一杯热水冒“白气”,冰棍也冒“白气”;冬天能看到口中吐出的“白气”,夏天却看不到;高压电能电击人和牡畜,但鸟雀却平安地停在高压裸线上。他们感到十分新奇,大家兴趣盎然地要探索、学习。通过这一教学过程,他们会感到物理有趣。课后不少学生说“有意思极了”“好玩极了!”对完成家庭作业,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有的学生举了很多例子,不少学生还提出了平时不懂的问题。由于起始课的成功,不少学生爱上了物理课。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JP3〗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一)改进课堂教学,做大量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JP3〗为了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时时牵住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注意,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如“惯性”一节,用鸡蛋来做观察物体惯性的实验。由于学生担心鸡蛋会滚下来,他们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被吸引到讲台上来。随着有机玻璃片被打飞,鸡蛋安然落入水中,学生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再告诉学生鸡蛋是空的,里边放了沙子,使得重心降低,像一个不倒翁,学生开心地笑了。这样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而且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气氛,给他们以科学美的享受,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积极情感的培养。

(二)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并能给予解答。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生动有趣的实验,吸引学生积极思考,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

上一篇:备课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下一篇:生命化教育及其在农村学校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