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素质教育

时间:2022-10-05 01:23:54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初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 优化政治课教师素质,提高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下面几点。

(一)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二)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三)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

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既传授知识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的目的。

三、利用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题,让学生从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中,使学生理解体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认识,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做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使学习生动活泼,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升华,激发他们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提高他们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

上一篇:利用英语学科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下一篇:备课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