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知行互发教学一体化讨论

时间:2022-03-31 07:10:36

艺术设计知行互发教学一体化讨论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与其它课程的共同目标一样都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就是在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强化艺术性。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到“教、学、做”一体化之中。由此,在本文中涉及到教师与师傅、技术与艺术的本质差异。于是,笔者从“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知行互发”三个步骤上对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作出探讨。

第一步:“知先行后”,以“道”引“器”

“知先行后的观点早在古人中就有不少争论。南朝理学家朱熹对以上三个方面有深刻的阐述:1、“知先行后”说,“夫泛论知行之理,而就事中以观之,知之为先,行之为后,无可疑者”。在朱熹看来,如果只教人“笃行”,不教人明“义理”,“笃行”就没有目的,也就不成为笃行。即是说以“道”引“器”比盲目地模索更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2、“行重知轻”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其依据是:“第一行能生知;第二行能使知深化;第三,行是知的目的;第四行是检知的标准”。墨子对学生的教育也非常注意学以致用,他主张“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3、“知行相须”,他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明末进步思想家王夫之提出的却是“行先知后”,他认为“知是在行中产生的,离开了行就不会产生知。虽然朱熹、王夫之的知行理论关系处理先后秩序的不同,但都是作用于维护封建道德论理的,达到控制人们思想的目的。但是,笔者认为,如果我们从这些思想中剔除其糟粕,批判性地转移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对于开辟新境界也是很有其参考价值的。活用朱熹“知行”理论观的顺序其理由是,在今天科技信息高度发展的社会中,已有许多中西古今成功的现成知识和经验,如果不作充分的运用,就会陷入盲目的实践,其收效是事倍功半的。但也要充分理解王夫之正确的一面,不要把学生引入故纸堆里,“寻行数墨”,结果使学生空疏无能,或者陷于“虚为索惝怳觉悟“之中。名人有言“没有什么象清楚的知识能使我们如此的开郞达观”。“知”与“道”其大体相通。荀子在“正名”中写道:“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就是说心将意义赋予印象,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可以凭耳朵知道声音。可以凭眼睛知道形状。五官虽能记录某物而不能辩别它,心试图辩别它若未能说出意义,在这个时候,人们还只好说是没有“知识”。说明了知识在实践前传授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都是通过较后批次录取进入高职院校的,好动的性格决定,对于冗长的知识讲授容易引起疲劳厌倦,因此讲知识,首先可简短地引用苏格拉底“知识也就是美德”。还有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关于“美的理念”中的“学问知识美”。“关于事物属性美的理念”,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对称和确定姓”。“美必须具有可观性和和整体感这两个特点”。这些理论在艺术各门课程中经常见到,但没有被强调,说明是移用哲学家,美学家提出的美学标准,使学生听起来缺乏力量感。其中柏拉图在其对话《会饮篇》中描述的两个步骤对于设计理念最具说服力。“第一,从某一美的形体开始,由这美的形体孕育美妙的道理。第二,了解了这一个形体美或那一个形体,与其它一切形体美是互相贯通的,在许多个别美的形体之中见到共同的形式美,由此获得形体美有概念……”.哲人的权威性论点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和重视,也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二是以引出经过整合过的同一课程不同课本中所具有的承续性、广延性、普遍性、权威性的知识核心点;引出整合过的同一学科不同课程的具有承续性的知识核心点,使简洁、流畅的语言能使学生易记、易懂、易背的具有共性的知识点。诸如艺术设计中的形式要素,色调、对比等等。学生让各科相互续用,通过反复、关键的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活用。

第二步:知轻行重,实践出真知

知轻行重阶段基本上是从个别到特殊开始的,在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实践课题的认知和训练,其中,告诉学生决不能忘记亚里士多德的“整体感“的理念。再强调任何事物的个别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也离不开个别。使学生明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的所在,举例说“黑体字”,我们不限于这个字怎么写,而是让学生认知大多字体设计中存在的黑体特征的美的理念,从而理解对“美的理念”“分有”。这样,学生自然觉悟到对传统黑体字训练的必要性。然后,再引用荀子的“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知智合称为“知识”,“这就是说,人和认识事物和掌握技能的能力,只有和客观事物相接触才能构成知识和才能”。这一点就强调了“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会进一步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知识才能的重要。常有学生在课堂训练中叹息作业做不好,正当此时,可袭用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开导他们的新思维,还可运用朱熹关于事物运动存在“渐化”和“顿变”两种形式,鼓励天天练习就能像“木渐长,则山渐高”使“渐”不知不觉地“化”,由量变到质变,只要做出不懈努力就会显著迅速的“变”。“变是自阴之阳,忽然而变,故谓之变,”即为“顿变”。朱熹认为“顿变”是由于“渐化”积累到一定的限度而引起的。再推而远之,“变者化之渐”,在顿变之后又必然转入逐渐的变化,谓之“化者变之成”。固此经过反复实践,认识、总结将使学生悟到“渐变”是“顿变”的基础,而“顿变”是“渐变”的必然结果。于是学生如重释负信心倍增,兴趣盎然。继续袭用苏格拉底、柏拉图的问答法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师学生相互提问互相回答。另外教师示范、个别指导修改也十分重要。许多艺术家常讲,只看过程、不看结果,只要过程到位,就水到渠成。也许有道理。只要在实践环节中,对知行,关系的正确处理,“知行互发”自然拓宽了视野。

第三步:知行互发、成绩斐然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朱熹又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把知识与实践比成眼睛和脚,相互依赖,强调了两者不可偏废的道理。,他还阐述了知行还存在“互发”相互促进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了这些哲人道理,才能做出境界超迈,气度不凡的技艺融合的产品。“艺术”在古希腊与“技艺”是同一个词,亚里士多德最早把一般技艺称为实用的艺术。在此,提及这些观点,阐明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教师和师傅的区别与关系,二是技术与艺术的的异同关系。实用艺术正是二者综合的结果。简单地说:概念上的师傅有精湛的技术,而没有具体理论,师傅让徒弟极力“摹仿”,还有教一路留一手的说法,方法上简单粗暴,徒弟稍有不是就拳打脚踢,可谓“棍棒下面出人才,严师出高徒”。今天教师要求的是“双师型”“德艺双馨”既有理论研究的能力,又要有实际操作的实践能力,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问答式”等等,对作业要求一丝不苟、准确无误,是谓“严师”,以教学相长、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为美德,师生关系是相互尊重的平等的关系。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中国著名山水画家王中年先生指出“在艺术创作中技与艺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的方面。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技从属于艺,向着艺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技可以起决定作用。任何高超的构想,如果没有相应的技与之结合,终究要落空”。将这一论述针对时代生活的艺术化,人们追求物质文明的完美,而完美的物质则需要高技艺作补充。物质是艺术的载体。吃穿住行全都讲究艺术性,视觉信息传达艺术性。这一切都离不开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可以说,现代的产品的如果说没有艺术性是很难受到人们的亲睐,市场的繁荣也大大逊色,固此,艺术是知识铸成的,技术是实践铸成的。换言之,产品是用理性对感性材料的加工。然而,使学生在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只有把经验能力和理性能力结合起来,才能避免认识上的混乱”。都能明明白的做什么,于是,在实践中就不难发现“没有手上功夫就缺泛中实内涵的精髓,没有画外功夫就缺泛灵性”,这也证实了“知行互发”的要义。

概括地讲,对于艺术设计的课堂教学,既要继承传统的师承关系,言传身教,又要求用现代教师的准则循循善诱。既要充分发挥各类教材中的教学方法,制作过程和步骤,又要运用中西、古今文化理论作引导。使学生文化品位得到提高。从而使“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知行互发”,赋予现代意义,通过课堂“三步”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个性、学习积极性得到互动发展,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率地培养出高技能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上一篇:国内艺术设计传统内涵分析 下一篇:装演设计专业教学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