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农业增效

时间:2022-03-30 10:51:09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农业增效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制约着广大农户融入农业市场化的进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农业的生产、农产品的流通和消费等3个环节分析了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成因,提出了以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农业规模经济和提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地位的途径,从而有效促进农业的增效和农民的增收。

关键词:农业比较效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增效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825-04

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谈论农业发展问题时曾经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1]这一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对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第一次飞跃确定的以单家独户为主体的家庭承包经营,以其自我监督、自我激励以及可以包容不同水平生产力的优势被证明是最适宜于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家庭承包经营对农业生产的潜力已经释放殆尽,小生产带来的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问题逐渐显现,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在新时期如何有效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1 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成因分析

农业比较效益低是指相对于非农产业的生产来说,从事农业生产所获得的收益会较低;尽管农业生产除了经济效益以外还有较高的社会和生态效益,但通常所说的农业增效,更多的是侧重于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总体上来看,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原因有多方面,涉及到农业的生产、农产品的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

1.1 生产环节

农业是一个社会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具有周期性长、季节性强、生产不连续等特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就是说,价值并不取决于生产过程各阶段所持续的时间,而是取决于这个生产阶段内耗费的劳动时间,只有劳动才能形成价值,因此,劳动时间才是衡量产品价值的最终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农作物独立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内没有劳动者的劳动,因而不形成价值。农户真正作用在农产品上的劳动时间相对于农产品的生产时间来说总是较少,也就意味着相同的生产时间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相对工业产品较少,农产品的价值生产率要比非农产品价值生产率低。在我国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户的低收入限制了其购置农业机械的能力,同时耕地面积过小且地块过于分散又使现代机械得不到充分使用,农业生产方式大多仍以畜力耕作和手工劳动为主,劳动生产率较低,使得农业生产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更大程度上是依靠以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集约化投入所带来的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所获得的。这些以石油能源为基础的生产资料在有限耕地上的密集投入必然导致边际报酬递减,不仅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降低了农业利润。

1.2 流通环节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农产品的价值在社会交换中不能得到合理实现,而是通过工农“剪刀差”的形式低价转移到工业,农业依靠自身积累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被削弱。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分离、缺乏必要联系的局面难以得到改观,工业部门负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商业部门负责农资供应和农产品的流通与销售、外贸部门负责农资和农产品的进出口的这种农工商部门分割的事实,造成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不平等交换,而农业生产特有的市场结构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交换的不平等。农产品市场通常意义上被认为是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而农产品的收购商在各地区内几似处于垄断地位,因此,相对于众多分散的农户来说,买方具有较强的垄断势力,在双方交易中占有优势地位。据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有关课题研究资料表明,农民从生产的农产品中所应得到的利益,有43%左右在加工和流通两个环节流失掉了[2]。从农业发展规律来看,伴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业的三个部门中,产中部门的比重逐渐降低,产前和产后部门的比重逐渐扩大,并成为支撑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业产前、产后同产中部门人为分割的局面,使农业产中部门仅仅局限于农业产业链末端的原材料供应环节,农业生产不仅长期处于外部规模不经济的状态,而且难以分享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导致农业利益流失严重。

1.3 消费环节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基本稳定,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调整缓慢且难以适应市场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导致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农业发展受市场需求的制约逐步显现:一方面,作为日常必需品,农产品需求缺乏价格弹性,但供给却富有价格弹性,在买方市场中随着农产品供给的增加,农产品价格下降的幅度会大于需求量增加的幅度,由此带来农业增收但并不一定是农业总收入的增长。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是以动植物体的自然再生产为基础,农户难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及时调整农产品品种、产量和规模,从而形成了农产品价格的发散型蛛网波动,使农产品“买难”与“卖难”现象交替出现,农业生产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市场信息,农户生产中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在经营项目、农作物品种的选择上存在“村看村,户看户”的现象,造成生产结构趋同,加上农产品保鲜期短、易腐烂变质、不耐储藏的特点,在狭小的市场销售半径内集中上市进一步加剧了供求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农户之间的恶性竞争,从而造成农业利益的流失。

可见,当前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下有着自然、市场和人为等多方面的原因,在这种形势下,形成了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投资减少——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增效缓慢——农业比较效益低的恶性循环,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对于如何促进农业发展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3]。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意味着农户小经营规模的长期凝固化,也预示着农户的经营规模在短期内依然不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根据邓小平的农业发展理论,要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必须在稳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第二个飞跃,走适度规模经营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道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正是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的基础上,广大农户为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效益而进行的有益探索。

2.1 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农业效益的根本途径,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现实选择,是增加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4]。尽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主要由农作物品种的更新、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态度、农业生产技术装备状况、劳动过程的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程度、自然条件等因素决定,但通常认为,增加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要素。

分析1990-2008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第一产业人均机械总动力由1990年的0.74 kW提高到2008年的2.68 kW,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在逐步提高,从0.13万元/人逐步增加到1.11万元/人。通过SPSS软件进一步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第一产业人均机械总动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1990年以来,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第一产业人均机械总动力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earson相关系数r=0.978,P=0,样本容量n=19,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第一产业人均机械总动力之间具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二者相关系数值达到0.978。可见,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还是受到第一产业人均农用机械总动力水平的深刻影响,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密切相关。

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与发展的条件,也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以生产同类农产品为主的广大农户的集合,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品种、农业生产资料使用以及整地、播种、灌溉、收割等农事活动各个方面都具有同一性,避免了不同农作物要求不同的机械化作业的弊端,有利于农户联合购置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而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通过组织内的协调可以有效促进成员间农地的合理流转,实现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从而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通过组织内农业机械的共同使用,不仅实现了农用机械的有效利用,而且因其不可分割性降低了生产单位农产品的固定成本,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2.2 一体化经营增强农业竞争优势,防止农业利益流失

如果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利益,那么通过一体化经营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利益的流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横向联合一体化上,把分散的小规模农户连接成一个整体,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改变了长期以来农产品市场近似完全竞争市场的局面,促进了农产品垄断竞争市场的形成,有利于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效应,提高农户在市场、政府、消费者面前的议价的能力,从而尽可能地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在纵向联合一体化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对组织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重新组合为农户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农用生产资料的购销以及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系列化服务,形成了农业自我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良性循环机制。特别是在纵向一体化发展后期,随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由组织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一些地区建立了所谓的“新一代合作社”(有的地方也称“增值合作社”),其目的就是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改变了过去把农产品销售到其他地方进行加工、无法分享加工增值利润的境况。

2.3 标准化生产创立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实现

长期以来,经济学的研究一直将农产品市场看作是最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即具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资源完全自由流动,产品或服务同质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拥有充分的信息。然而,随着以农药、化肥、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大量使用为标志的“石油农业”的兴起和新技术的不断采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农产品质量越来越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即农产品并不是同质的。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公开,就成为按照不同的质量等级来决定各类农产品价格的基础条件。2003年10月1日,由商务部组织起草的《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GB/T 19220-2003)和《农副产品绿色零售市场》(GB/T 19221-2003)标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开始。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绿色消费意识都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据部分市场评价机构对国内大、中城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市场消费认知度从2006年的30%上升到60%,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售价比未认证的同类产品高出10%以上,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形成[5]。因此,通过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有利于帮助农户在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创立农产品品牌,积极推动各类产品的质量认证,从而通过产品质量的提高来促进农户的增收。只有当优质优价原则能够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得到体现时,农产品的逆向选择行为将不会发生,生产安全农产品成为有利可图的事情,市场的激励和正向反馈会引导农户自觉调整自己的生产行为,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进一步根据价值规律的作用进行优化配置。在这一过程中,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加,安全农产品的市场容量日益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将会不断提高。

3 结论

作为降低交易成本的组织载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并通过合作的优势获得了家庭小规模生产之外由农业的外部性、内生于规模经济中的利润和交易费用降低等带来的潜在利润。同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统购统销、直营连锁等方式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极大地改善了“小”农户在农业生产购买和农产品销售方面的不利地位,有利于广大农户尽可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扩大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5.

[2] 张志晖.把农产品附加值留在农村的金融支持[J].农业经济,2006(1):69-70.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3.

[4] 顾焕章.论面向21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十大关系[J].中国农村经济,1997(7):4-8.

[5]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我国农产品优质优价市场机制正逐步形成[EB/OL]. http://www.agri.gov.cn/zhxx/xwza/201012/t20101230-74073.htm,2008-4-3.

上一篇:生活中的品德教育 下一篇:让幸福飘上“云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