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应凸显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3-29 12:07:05

数学教学中应凸显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力的提升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终极目标,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计算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做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培养;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28-02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力的提升有益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也这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最终目标,它符合了素质教育之所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现就教学中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浅谈一二,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培养计算能力是保障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首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计算,无处不在。计算能力是在生活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技能,它也是解决问题正确性的重要保障。然而现在的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却有待提高。纵观对学生进行的期中、期末测试以及平时学生在练习中的出错情况,计算出错的情况非常普遍。计算的正确率低使许多学生的作业质量不达标,在考试中因计算失误丢分现象严重。

笔者总结后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计算之前出错,常见的是题目看错和因书写慌张或是潦草在抄题中导致出错。如6看成了9,1和7写得很像从而抄错,5与8写得模棱两可以至于自己也无法分辨出来等;第二,计算过程出错:常见的如列竖式时数位没有对齐,加法计算时忘记加上进位的数,减法计算时忘记退位等;第三,做题习惯不好:如计算时不备草稿纸随处乱打草稿或是全凭口算心算,做作业时精力不集中,一心二用,或是草纸上算对了,在抄到本子上时慌忙中又出了错。

如何减少计算的错误率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笔者以为,首先,要重视错题分析,帮助学生找到出错原因,对症下药,结合学生易错之处多加练习;其次,要加强口算能力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之所在,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去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寓学于乐中,摒弃学习的枯燥而习得能力;再次,巧用简便算法,计算时要求学生自觉利用简算,如25找4、125找8凑整,运用一些交换律、结合律等进行计算。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各学段的计算教学工作,将计算作为学生的基本能力常抓不懈。

二、培养动手能力是关键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提高。动手操作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为引导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直观教具的使用有时会剥夺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我们不要给学生以现成的结论,要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操作活动中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因为学生看到的知识远不如自己亲自实践得来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在动手操作中学生才可以充分地去感知,才便于将来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于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

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让学生把不同的大小的圆柱形盒子从一侧剪开,展开后看看是什么形状,有的学生沿着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按斜线剪开,展开后是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把沿高剪开,展开后是正方形,通过同学们的亲自动手操作,学生们在实践中清楚地掌握了这样的知识: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长(或底)与圆柱底面周长相等,宽(或高)与圆柱的高相等,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在此基础上,导出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公式,这种在动手中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理解得深刻而全面,不仅掌握了圆柱体侧面积的概念和计算侧面积的公式,而且提早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弄懂了算理,学到了数学思维方式,而学生亲自做一做也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对于知识的习得印象极其深刻,学习兴趣也更浓厚。

三、培养思维能力是目的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常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学习过程中,质疑是启思的前提,是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提出问题。教师要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学目标充分暴露于课堂,以利于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教师还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力图把这一过程很好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我们展开的过程中去交流、探索和解决问题,其实,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和内化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有时,我们也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上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勇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去寻找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首先出示两个图形,然后请学生想办法比较了它们的面积大小。这就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的学生想到了用“割补法”,先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然后再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直接用直尺去对图形的外周长进行测量……在肯定了学生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同时,教师可以将问题引向深入:“要想知道面积更大的广场的面积、一个国家的占地面积等需要用什么方法更容易得到答案呢?”学生们的思维随着这样的问题被打开,质疑中让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唤起,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开始主动去探求新知,五花八门的思路也随之出现,求异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计算能力、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真正使学生在学习中受益。

上一篇:浅谈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及其培养的关键因素 下一篇:浅谈汉语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